百年三国风云史:浪花淘尽英雄,门阀士族夺取最终胜利

小瑀说史吧 2024-11-07 15:23:05

文章共分三篇,多达一万余字,您的耐心阅读就是对小编付出心血的最大肯定。

序言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在一百多年的风云际会中,政治权谋和军事斗争被发挥到极致。

人性中的良知道义与杀戮贪婪交织在一起,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同样是历史上的乱世,承上的春秋战国虽历时五百年,但斗争智慧和权术谋略远不如三国精彩。

启下的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虽充满血腥诈力,但又少了一丝情怀浪漫。

纵观历史大势,只有三国能够做到残酷而不减魅力,混乱而不失优雅。

从阶级斗争和发展规律看,如果说春秋战国是周王室体系下的奴隶主贵族盛宴,最终被卿族新兴地主阶级取代。

那么三国经历军阀混战后,曹刘孙三足鼎立被以司马氏为首的士族集团取代,从而开启门阀士族掌权时代。诚所谓“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下面就让我们追寻历史的踪迹,揭开这段精彩纷呈、沧海桑田的时代原貌。

第一篇:黄巾起义拉开三国帷幕,军阀混战成为主旋律

三国一般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是指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建魏代汉,到280年西晋灭吴,三分归一,共六十年时间。

广义是指184年黄巾起义,诸侯割据,经过几十年的兼并战争形成三足鼎立,直至晋灭东吴的近一百年历史。

前者按照官方年号计算,比如说,不管曹刘孙打的如何激烈,但历史上记载的都是建安某某年,建安就是汉献帝的年号。

所以说,虽然东汉实亡,但名依然存,曹操永远是大汉丞相,刘备、孙权在法理上还是汉朝的臣子。

而后者从历史学角度出发,更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在本文中,小编也将按后者进行阐述。

在介绍三国之前,我们有必要交代一下东汉的架构特点。

东汉是继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其法理和血统源于西汉,但与西汉那一群布衣大老粗出身的开国元老不同,东汉是以刘秀为首的地主豪族集团建立的王朝。

从上层建筑本质看,东汉是豪强地主的联合政权,而豪族作为封建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具有极强的保守性和反动性。

不管东汉的皇帝如何励精图治都挡不住这个帝国的政治生态恶化,到东汉末年,朝局黑暗,政治腐败,天灾瘟疫肆虐,徭役赋税繁重。

民间百姓达到“寒不敢衣,饥不敢食。民有斯厄,而莫之恤”的窘境,最终于184年酿成著名的黄巾起义。

短短几个月时间里,黄巾军席卷整个中原,东汉政权摇摇欲坠,由于东汉政府拿不出太多军队镇压起义,只能下令地方州郡和豪强地主招募军队自行镇压。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豪族统治集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仅仅不到一年就扑灭黄巾主力,但权力一经下放就很难收回,从此地方割据形成。

地方的州牧、刺史、郡守拥兵自重,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并开启群雄割据的局面。

这里顺便提一下,东汉统治阶级分为士族与豪强,前者是世代为官的世家大族,以儒家经义为价值标杆,垄断政府政治资源和社会舆论。

士族是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阶级,他们以地域为纽带,以联姻为手段,互相壮大巩固,势力盘根错节,而且与皇室紧密联系。

但士族一直以来不掌握军权。比如,袁绍号称四世三公,以士族领袖自居,但在后期讨伐董卓时也只能依靠各地诸侯捧场。

豪强没有士族的政治底蕴,但历经东汉百年沉淀,他们建立田庄,豢养私人武装,大的地主豪强的门客就有上千,犹如一个个独立王国。

东汉的上层官僚利用地域纽带和政治影响,与地主豪强结合,借镇压黄巾之乱,脱胎成一个个军阀集团。

在这个礼乐秩序崩塌的社会,人们信仰丛林法则,争地盘,扩军队,谁的拳头硬谁就可以称雄中原。

最先露头的是凉州军阀董卓,189年,董卓趁外戚宦官火并,两败俱伤之际入洛阳夺取朝政大权,随后废汉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

然而其一系列倒行逆施和噬杀暴虐引起天下公愤,并导致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抵挡不住避祸长安,最终于192年被司徒王允和吕布等合谋刺杀。

而各路军阀在讨伐董卓结束后,不再理会中央政权的号令,转而发展各自势力,中原陷入军阀混战。

当时北方军阀主要有勃海太守袁绍、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幽州牧公孙瓒、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上党太守张杨以及骁骑校尉曹操。

这里要说明的是,曹操是首唱义兵讨伐董卓的诸侯,但由于势力较弱,没有自己的根据地,讨董之后只得了一个骁骑校尉的虚名。

不过群雄逐鹿注定是大浪淘沙,只有能力突出才能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中立足。

经过几年的血与火洗礼,袁绍与曹操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袁绍先占据韩馥的冀州,继而打败田楷、臧洪、公孙瓒等人,掌握青冀幽并四州,雄霸河北,成为中原实力最强大诸侯。

而曹操在讨董后转战山东,收编黄巾军十万人,组建“青州军”,于196年奉献帝于许昌,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讨伐各地诸侯。

他先后破袁术、灭吕布、降张绣、逐刘备,占据兖豫徐三州及司隶等中原地区。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迎来巅峰对决,爆发著名的官渡之战,这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第一场,此战将决定中国北方地盘的归属。

战前袁绍实力远强于曹操,但是曹操接受许攸的建议,奇袭乌巢,火烧袁绍军粮,最终成功翻盘,以少胜多,击败袁绍。

此后,曹操消灭袁绍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吞并河北,后北上大破乌桓,平定辽东,于207年统一北方。

与北方群雄逐鹿相比,东吴的故事同样精彩,孙坚早年追随袁术,在讨伐董卓之战中多次挫败强悍的凉州军团,成为第一个进入洛阳的诸侯,人送外号江东猛虎。

不过在奉袁术之命进攻荆州刺史刘表时,却中埋伏被刘表部下黄祖射杀,孙坚死后,其子孙策统领部众归属袁术。

194年,孙策向袁术借一千兵马开始向江东发展,在周瑜等江北士族支持下,先后打败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吴郡太守严白虎、庐江太守陆康等,于200年统一江东。

但不久被刺杀身亡,其弟孙权继吴侯爵位,统治江东。

与孙、曹相比,刘备的境遇最为坎坷,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刘备的创业屡遭失败。

自黄巾起义后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等,近二十年戎马生涯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地盘,直到官渡之战打响后,刘备才向南依附荆州牧刘表,栖居新野。

从黄巾之乱到曹操统一北方的二十年时间里,军阀豪强是这个时代的话事人,因为乱世是枪杆子说了算的时代。

但在这一过程中,曹刘孙也在寻求与士族的合作,比如曹操的地盘不断扩大,想要维持统治就得和掌握地方政治资源和有影响力的世家大族合作。

以荀彧、钟繇为代表的颍川士族成为曹操集团的核心。

曹操在外征战时,荀彧以尚书令身份总理朝政,并逐渐形成以曹氏宗族为核心的军政集团和以颍川士族为首的文官集团,前者为主轴核心,后者为服务辅助。

同样,刘备在流亡各地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圈子,主要是关羽、张飞、赵云等元老派和以糜竺糜芳、孙乾为代表的徐州士族集团。

前者掌握军队领导权,后者提供物资帮助,死心塌地,不离不弃。

与曹操阵营的默契和刘备团队的忠诚相比,孙权集团与士族的关系最为紧张。

当初,孙策从袁术只借千余兵马,攻取江东主要依靠周瑜等江北外来士族,实力底子十分薄弱。

而顾、陆、朱、张等本土士族经营江东多年,不愿被孙策等外来势力凌驾,所以进行激烈的抵抗。

为了控制江东,孙策采取血腥猛烈的强硬手段,清洗一大批世家大族,最典型的是斩杀庐江太守陆康,也就是陆逊的祖父。

当孙策统一江东时,与本土士族的关系已十分紧张,而孙策遇害也表明江东士族的反抗和不甘。

孙权继位后,江东很多州郡扯旗造反,为维护统治,孙权不得不努力修复与江东本土士族的关系,广泛任用世家子弟为官。

而且与北方士族不同,江东士族拥有庞大的部曲武装,本质上是豪强与士族的结合体,孙氏很难压制。

比如会稽山贼造反多年,东吴官府无法平定,陆逊自己招了二千余人,很快出手平定,可以说,东吴政权从一开始就是孙氏和江北士族与本土士族的联合政权。

第二篇:从三分天下到三国鼎立,政局稳定带来士族的全面崛起

208年夏,曹操统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荆州作为长江中游的支点,北接中原、南抵岭南,向上游可直取巴蜀,向下游可顺势夺取江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曹操夺取荆州意在南下江东,一统全国,在他南下过程中,荆州牧刘表病逝,幼子刘琮继位,以辅政大臣蔡瑁为首的荆州士族为保住既得利益,选择献出荆州投降。

在这里要说明,刘表在董卓执政时期以单骑上任荆州牧,在荆州部分士族集团的支持下平定地方中小豪族地主势力。

代价就是刘表出让部分权力,刘表去世后,面对曹操的强大势力,刘表家族在荆州士族眼里失去政治价值,刘琮被彻底抛弃,不久后被调往遥远的青州,从此孤独而终。

在小编看来,刘表家族的下场其实也预示了曹刘孙的悲剧。

士族集团作为封建阶级社会的政治产物,有深厚的实力和悠久的文化,天下由乱到治,也是封建士族恢复发展的时期。

当时的荆州士族其实分为两派,蔡氏家族选择跟随曹操,另一派就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襄阳荆州名士,他们选择追随刘备,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

这里要说明的是,《出师表》中,诸葛亮自称布衣,但他背后却是背景深厚的世家大族,诸葛亮家族是琅琊郡望族,其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担任司隶校尉。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亦是荆州名门,与刘表还是连襟关系,论辈分,诸葛亮是刘表的内侄女婿。

诸葛亮的出山其实是荆州在野士族的政治投资,他们看重诸葛亮的才能,也相信刘备能成大业。

荆州被占领后,江东也面临同样的抉择,果不其然,士族的保守性和反动性决定江东士族一致劝孙权投降。

但孙权不同于刘琮,一是孙权早已成年,且历经多年政治斗争和刀光血影,积累丰富政治阅历,二是江东军权仍由周瑜、鲁肃等江北集团以及程普、黄盖、韩当等孙策时期元老把持。

在军方的支持下,以及诸葛亮的外交努力,孙权选择与曹操沙场见面。

208年秋,曹操与孙刘联军爆发赤壁之战,这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第二场。

此战周瑜利用曹操轻敌心理,设计黄盖诈降,以火攻曹操战船,再加上曹军阵营内饱受瘟疫折磨,致使大败,曹操不得已退回北方,失去短时间内统一中国的机会。

此战后,荆州被曹刘孙三家瓜分,三足鼎立之势从此形成。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一度面临政权危机,北方部分地区出现骚乱。

但曹操避免重蹈袁绍覆辙,在短时间内重新振作,不仅平定内乱,而且发展屯田恢复生产,于211年击破西北军阀马超、韩遂,在此后两三年里占领关中和凉州地区,挽回权威。

对于孙刘来讲,赤壁之战的军事辉煌属于东吴,但获利最大的却是刘备,刘备取得荆州六郡中的南方四郡,后于211年从东吴借得江陵作为进入益州的跳板。

当时的益州牧刘璋暗弱平庸,听信张松、法正之言,迎刘备入川防御汉中张鲁。

十年前刘表接纳刘备入荆州防御曹操,十年后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只不过同样的过程,不同的结果,刘备在入川不久就与刘璋翻脸,双方刀兵相见。

益州作为诸葛亮《隆中对》中复兴汉室的战略基本盘,任何行动不容有失,庞统身死后,诸葛亮带着荆州士族几乎倾巢出动入川配合作战,只留关羽镇守荆州。

经过两年多的内战,刘备大军一路轰轰烈烈打到成都,刘璋众叛亲离开城投降。

在夺取西川的过程中,益州士族作为刘璋的主要政治力量,其表现比荆州士族强不了哪去,几乎一触即溃,雒城、绵竹等重要关隘纷纷失守,刘璋也被无情出卖。

就在刘备取得西川的同时,曹操于215年取得汉中,张鲁投降。

汉中作为连接四川盆地与关中平原的枢纽,被誉为“秦之咽喉”“蜀之门户”,战略意义极其重大,更被益州士族称为西川生命线。

为此刘备不惜割让荆州三郡与孙权,也要保证东部稳定,以全力拿下汉中。

217年汉中之战打响,此战作为西川门户之战,刘备异常重视,派出了蜀中所有精兵强将。

经过两年多艰苦斗争,刘备成功夺得汉中,在定军山之战中,老将黄忠更是一刀斩杀曹军西线最高司令官夏侯渊,对曹军形成极大震慑,而夏侯渊也成为唯一战死前线的曹氏宗族成员。

经此一战,刘备不仅洗刷了逢曹必败的耻辱,其势力也达到极盛,荆益、两川(汉中为东川)连成一片。

至此三足鼎立正式形成,刘备于219年夏自称汉中王,与曹、孙平起平坐。

从赤壁之战到汉中之战,仅仅十年时间,但对于当时的战略格局和政治形态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幅度之大远超赤壁之战前的二十年。

从大的战略格局看,群雄割据过渡至三足鼎立,动荡乱世变得相对稳定。

由于短时间内无法打破这一局面,三国内部各自的政治形态也在重塑,士族集团在稳定的内部政治架构下不断发展。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通过“唯才是举”,提拔寒族势力,以扭转士族坐大的态势。

同时不断加强集权,214年称魏公,216年称魏王,而且每一次进阶前都伴随军事上的胜利,比如称魏公前平西凉,称魏王前并汉中。

对于阻拦自己的士族,曹操暴露出嗜杀的一面,即便是与自己并肩作战数十年的老臣荀彧,都将其无情赐死。

接任的尚书令崔琰,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望族清河崔氏,仅因诽谤之言就被下狱处死。

曹操的残忍铁腕无非是震慑士族,告诉他们江山的主人依然姓曹,但无奈士族力量太过强大,绝非一人之力可扭转。

而曹操年华已逝,渐渐力不从心,在汉中之战后不得不做出妥协,选择士族拥戴的次子曹丕为继承人。

不过好在军队大权仍被曹氏宗族控制,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大军区最高军事长官牢牢掌握在曹氏夏侯氏手中。

同样,刘备在掌握益州后也面临头疼的士族问题,当时其政权内部分为四大派系,分别是草创元老及徐州集团、荆州集团、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

其中荆州集团以诸葛亮为首,是刘备益州政府核心。

东州集团由中原和关中地区涌入蜀地的人士组成,在刘备入川前备受益州本土势力排挤,因此他们成为迎接刘备入川的主要力量。

益州集团毫无疑问是益州本土士族,与江东士族类似,他们世代经营此地,势大根深,党羽众多,在刘备被邀请入川时是反对最激烈的。

刘备在执政益州后,以荆州集团为班底架构,东州集团为辅佐,元老派掌握军队,益州集团则既被拉拢,又予以打压。

不过益州集团没有发育出江东士族那么强大的私人军队,所以刘备集团内部斗争远不如东吴激烈。

至于东吴,赤壁之战的胜利意味孙权挺过政治难关,巩固在江东的地位,并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和江北士族牢牢控制江东话语权。

不过江北集团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年龄架构老化,在赤壁之战后的不到十年里,周瑜、鲁肃、吕蒙在大都督的位置上先后病逝。至于程普、黄盖之流根本无法阻挡江东士族的崛起。

随着三足鼎立的形成和江北老派势力的老去凋零,江东朝廷的政治平衡被逐渐打破。

汉中之战后,三国格局又迎来剧烈动荡,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不久,关羽北伐襄樊,与曹仁血战。

东吴大都督吕蒙趁机白衣渡江袭取江陵,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最终被吴军杀死,蜀汉出峽被极大限制,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规划被打乱。

220年初,曹操病死,十个月后,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史称“曹魏”,汉朝在官方上彻底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221年,刘备以复兴汉室为政治纲领,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

然而刘备过于感情用事,称帝不久就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不顾诸葛亮劝阻,大起报复之兵,率五万精兵伐吴,水陆并进深入吴地,与吴军主帅陆逊对峙于夷陵。

由此引发三国三大战役的第三场夷陵之战,此战蜀吴兵力相当,陆逊利用刘备锐气正盛,求胜心切的特点,选择避其锋芒,据险自守。

双方相持半年多,时值六月盛夏,酷暑难耐,蜀军斗争逐渐懈怠,刘备不得不将主力转移到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休整。

而陆逊看准时机,发动火攻,一举歼灭蜀军全部主力,刘备仅带少数残余部队逃回白帝城,后羞恼忧郁成疾,于223年病逝,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辅政。

在此后的几年里,三国各自蓄养国力,战略关系再次回到平衡状态。

从关羽失荆州到刘备病死白帝城,黄巾之乱后的诸侯“创一代”基本谢幕,同时也宣告军阀时代的终结。

以曹丕为代表的“二代”更注重于巩固老一代的政治资本,而随着军阀的褪去,权力真空被士族填补。

先说曹魏,曹丕能够上位主要依靠士族的支持,而且在荀彧家族倒台后,司马懿家族成为士族新的领袖。

司马懿本人取代荀彧的角色,当曹丕在外征战时主持魏国内政,成为朝臣之首。

同时曹丕根据士族陈群的建议,建立九品中正制,将家世确立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士族垄断朝廷合法化,权力极大膨胀,国家政权渐渐沦为士族集团的工具。

当然,曹丕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深谙政治平衡道理,曹真、曹休等曹家二代依然执掌军队大权。

226年曹丕逝世,曹叡继位,曹休、曹真、司马懿、陈群为辅政大臣,其中曹休、曹真分列大司马、大将军,排在前两位。

但此时的政治形势已有了很大变化,曹氏夏侯氏老一代创业前辈业已凋零,“二代”们普遍资质平庸。

司马懿和陈群两位士族入围辅政大臣,说明单薄的宗族力量已很难遏制士族力量。

再说蜀汉,夷陵之战刘备带去的均是荆州集团精锐骨干,结果被一把火团灭,荆州集团遭遇政治和名誉上的双重打击,其统治威望和合法性遭到质疑。

而战争前后,关羽、张飞以及徐州集团等老一辈元老均逝去,蜀汉大局只靠诸葛亮一人苦撑。

此时蜀汉处境十分困难,益州很多郡县豪族纷纷起兵,诸葛亮为维持政局稳定,一面向益州士族让渡权力,任命大量士族为官,另一面领兵南征,镇压叛乱州郡。

经过几年磨合,虽然益州集团势力有所抬头,但在诸葛亮的强力治理下,荆州集团依然掌握蜀汉总舵。

相比于魏蜀,东吴显得有些悲催,夷陵之战虽然胜利,但陆逊任大都督标志江东本土士族已控制东吴军队。

政府方面,出身吴郡四大家族的顾雍取代张昭成为文臣首脑。

不过最棘手的还是江东军队私有化加剧。士兵只听从本宗族首领,一切外族包括孙权均被排斥。

孙权不过是名义上的江东之主,军队已经改名换姓,士族出兵打仗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所以导致东吴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这也就解释了东吴能打赢赤壁、夷陵这样的伟大战役,却未能北上一步,自己的十万大军被张辽八百死士打败,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分明是这些江东军队出工不出力,而东吴的病态政治生态也就注定只能偏安一隅,无所作为。

第三篇:魏蜀吴三分归一,门阀士族时代来临

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在六年时间里五次北伐曹魏,并一度成为三国后期政治军事斗争的主旋律。

从当时的实力对比看,蜀汉远远弱于曹魏,曹魏占据的区域有十个州,控制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440余万。

而蜀汉仅有益州一地,人口不过百万,诸葛亮为了维持刘备政权的统治,压制益州集团的崛起,必须把握复兴汉室这一底层逻辑。

为此他必须坚持北伐,哪怕北伐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也必须努力,只有以攻为守才能让蜀汉活得更久,才能让刘备留下的基业薪火相传。

然而诸葛亮即使拥有天纵之才,但受制于出川险恶地势,五次北伐均因粮草不济而失败。

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更是遭遇司马懿强力阻击损兵折将,最后诸葛亮因操劳过度病逝于五丈原。

从234年至253年的近二十年时间里,蒋琬、费祎先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

蒋、费均出自荆州集团,随同刘备打拼多年,诸葛亮冀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继续北伐,以此保住刘备政权和荆州集团权力永固,因此蒋、费执政的二十年也被称为后诸葛亮时代。

只可惜人的能力再强也抵不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诸葛亮以后,荆州集团面临东吴江北集团相似的命运。

作为客居益州的政治集团,缺少根基和足够的人才储备。

而益州集团根植于本土,不断繁衍,拥有无尽的人力资源,并得以在与荆州集团的竞争中胜出。

234年至244年的十年时间里,蒋琬主持国政,尚能凭借诸葛亮之余威以及北伐余温控制朝政,但蒋琬本是文官出身,缺少军队根基。

面对日益崛起的益州集团逐渐力不从心,244年,蒋琬以陆路北伐无法得到后勤保障为由,计划由水路进攻曹魏。

但此举竟遭到群臣反对,后主刘禅更是亲自下诏批评蒋琬,此时的蒋琬意识到蜀汉江山变色,心力交瘁下辞去一切军政要职,交由费祎接任。

费祎上台后,荆州集团已是强弩之末,在北伐这件事上很难有所作为。

为了保住权力,费祎不得不转变国策,寻求与益州集团的妥协,北伐姿态逐渐消极保守,转而保境安民。

然而即便如此,费祎仍没能逃脱政治斗争的席卷,253年,费祎在宴会中酒醉,被魏国降将郭修刺死,背后主谋逍遥法外,成为蜀汉历史上的悬案。

在这里要提示一下:蜀后主刘禅虽不是明君,但并不傻,当初诸葛亮选择蒋琬、费祎,如果没有刘禅支持很难顺利接班。

刘禅深知权力制衡的奥妙,所以愿意把军政大权交给蒋、费。

但由于益州集团壮大,刘禅不得已让渡权力给他们,在他看来,北伐不过是一句空炮,只有保住自己的位置才最关键。

而费祎的遇刺身亡,也标志着荆州集团彻底失势,此后荆州集团后继无人,朝中大权被以谯周为代表的益州集团全面掌控。

虽然姜维名义上是蜀汉大将军,但在朝中缺乏根基,并无太大政治影响,且长期驻守汉中、陇西,实质上不过是地方大将。

至于蜀汉终究重蹈刘璋的覆辙,国势日益沉沦,曾经的复汉伟业化为泡影,大汉遗脉沦为地方割据势力。

相较于诸葛亮的独木难支和刘禅的柔软随性,曹魏宗室的表现要血性得多,与士族的斗争要激烈得多。

226年曹叡继位后,孙权趁魏国权力交接,政局不稳,率军伐魏,司马懿领军将其击败,并于当年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

司马懿掌军意味士族开始染指军队,两年后司马懿奔袭斩杀孟达,粉碎诸葛亮东西夹击曹魏的计划。

而司马懿也凭借杀伐果断的军事才能获得曹叡赏识,并领军独当一面。

228年八月,大司马曹休立功心切,深入东吴境内,结果在石亭被陆逊伏击遭遇惨败,第二年曹休羞愧抑郁而终。

曹休作为曹氏宗室二代的领军人物,其在石亭的大败严重削弱曹氏宗族在军队的威信。

曹休病逝后,只剩大将军曹真苦撑大局,与此同时,诸葛亮北伐给曹魏西线造成极大军事压力。

此时的曹魏宗室人才凋零,曹叡不得不把司马懿提拔至大将军的位置,但仍然以曹真为大司马,确保宗室地位在士族之上。

只可惜曹真继承了曹氏短命的缺陷,于231年病逝,司马懿成为西部雍凉地区军政一把手。

在此后三年时间里,司马懿以一己之力阻击诸葛亮,并将其耗死于五丈原。

虽然司马懿和士族集团已掌控朝政,但尚未对曹氏构成绝对威胁,曹叡始终牢牢控制权柄,政由己出,其阴鸷强硬的政治手段成功压制司马懿的野心。

只可惜曹叡生命力实在脆弱,于239年病逝,享年三十六岁。曹叡临终前以曹爽、司马懿为托孤大臣,辅佐年仅八岁的幼帝曹芳。

曹爽身居宫闱,未有战功,位次却在三朝元老司马懿之前,终曹叡一生,以宗室压制士族的总体策略始终不变。

然而再良苦用心的布局也挡不住士族的崛起,年轻的曹爽远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曹爽在辅政之初强力压制司马懿,将他封为太傅,架空其军政大权,并以曹曦等宗室子弟掌控禁军,曹爽以为掌握军队就可高枕无忧,但实在低估士族的力量。

司马家族作为河内豪族,经营四百年之久,与中原各大士族集团盘根错节,再加上司马懿在军中威望甚高,绝非区区几张人事任免文件能左右。

被罢官后的司马懿一边装病一边与朝中士族大臣联络。

经过十年磨砺,司马懿于249年趁曹爽陪同曹芳谒高平陵的机会发动政变,诛曹爽三族,被牵连的党羽五千余人,史称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是曹魏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它标志曹氏宗室式微,士族集团接管朝政大权。

当然,曹氏宗室深耕北方数十年,流淌着魏武帝的血液,岂会轻易屈服!

当时司马懿虽然总揽朝政,但淮南却是曹氏传统势力范围,淮南军事集团不甘于屈从司马氏,六七年时间里发动三次叛乱。

251年王凌发动第一次叛乱,但因消息走漏,司马懿火速围攻淮南军政驻地寿春,王凌投降后被夷灭三族。

不久司马懿逝世,长子司马师接班,少帝曹芳联合夏侯玄等宗室意图发动政变,结果被司马师发觉,司马师诛杀夏侯玄等人,废黜曹芳,立高乡贵公曹髦为帝。

254年毌丘俭发动淮南二叛,司马师率军将其平定,不久司马师眼疾而逝,其弟司马昭继位。

司马昭执掌大权后威逼曹髦日甚一日,终于在258年引发第三次淮南叛乱,但在司马昭的调度下被再次平定。

260年,曹髦不堪忍受司马昭专权,竟带领宫中兵丁三百余人冲杀司马昭府邸,但不幸消息走漏,双方在南阙爆发军事冲突,曹髦本人被司马昭部下杀死。

可以说,从高平陵之变到曹芳被废再到曹髦被杀,无不反映曹氏宗族与司马氏的激烈博弈,而且一次比一次血腥。

曹氏势力不断被瓦解,淮南三叛被平定以及南阙之祸意味着曹氏政权被彻底终结。

而士族集团从曹操时期的卑微低下到曹丕时期的分庭抗礼再到曹叡时期的略占优势,终于迎来翻身机会。

曹髦被杀后,司马昭拥立曹奂为帝,但曹奂一如汉献帝一样沦为士族摆布的木偶,可谓冥冥之中的轮回。

与曹刘相比,东吴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去,221年吴蜀夷陵之战、228年与魏国的石亭之战,这两场事关东吴国运的战争都以其胜利告终。

与其说是东吴的胜利不如说是江东士族的胜利,夷陵之战中,尚有江北老将撑场面,但在石亭之战中,东吴的主力除了指挥者陆逊,另外两位将领朱恒、全琮皆来自吴郡四大家族。

229年孙权借战胜曹魏之余威称帝,但孙权这位皇帝却是历史上最委屈的。

为了压制江东士族,孙权两次启动吏治改革,打击在朝的士族子弟官员,但最后却换来士族集团一次又一次的反击,孙权不得已做出妥协。

然而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给孙权敲响警钟,因为东吴党争本质上与魏国宗室和中原士族的斗争是一样的,孙权不希望高平陵政变在江东重演。

所以他必须出手,250年以雷霆之势废掉孙和的太子之位,赐死鲁王孙霸,究其原因是孙和、孙霸均有江东江北士族势力的支持。

在这场宫闱血斗中,江东派系损失惨重,士族领袖陆逊忧郁离世,不久孙权立无党无派,年仅七岁的小儿子孙亮为太子。

自知时日不多的孙权甘愿用两个儿子作为代价,平衡江东派系斗争,可见江东本土士族势力之大。

然而孙权的努力可谓螳臂当车,东吴军队已是士族诸将的私兵构成,武将世袭领兵成为制度。

这些世居高位的士族成为东吴政权的主要支柱,孙权死后,从孙亮到孙休,吴主年幼暗聩,权力把持在宗室和士族手中,东吴国势日趋沉沦。

从诸葛亮病逝到曹髦横死街头,短短二十多年,魏蜀吴江山全部易主,均被各自士族集团掌握。

接下来三国进入统一的快车道,263年,司马昭派遣邓艾、钟会率十八万大军灭蜀。

益州士族集团的表现从未让人失望,一直被刘禅信任的谯周第一时间劝其投降,264年刘禅开城投降,存续四十年的蜀汉宣告灭亡。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强迫曹奂禅让,魏国宣告灭亡,晋朝建立。

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

此时统治东吴的是孙皓,孙皓残忍嗜杀,对待大臣动辄挖眼剜鼻,严重者斩首灭族,一系列令人发指的酷刑背后是孙皓内心对士族的恐惧。

他冀希望通过自己的残酷手腕维持统治,但结果事与愿违,士族们早已与西晋暗通款曲,只等晋军解救。

279年,司马炎指挥二十万大军分六路大举进攻吴国,孙皓幻想东吴士卒能像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那样同仇敌忾。

但事实却是派出去的军队一波接一波的逃散投降,280年王濬从益州率水军顺流而下,仅仅四个月就打到建业,孙皓认为大势已去,出城投降。

至此孙吴灭亡,三家归晋,所谓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从此中国进入士族统治天下的时代,以及五百年大分裂大动荡时期。

0 阅读:8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