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红岩魂纪实——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追寻一下历史 2025-02-23 11:08:39
历史的怪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美国人捧腹大笑遭重创/戴笠一手握情报,一手要手铐 在抗日战争初期,军统局的特工曾从被俘的日军电讯人员那里获悉日军的通讯方法,戴笠组织专家进行过仔细的研究,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戴笠曾经命令驻美大使馆副武官萧勃与美国战略局局长邓若文将军(William Donovan)协商,希望美国能协助军统加强特工训练和装备,军统为美军提供有关的情报。邓若文将军于1941年8月以前派了海登博士(J.R.Haydoe)和鲁西(Lusey)到重庆进行了数次会谈而无果。同时,熟悉中国情形的美国海军舰队训练处督导兼任海军部内管制委员会委员李威廉上校(Captain Willis A.Lee)、海军情报处远东组长麦克伦上校(Captain McCollum)和海军部内管制委员会的记录官梅乐斯少校(Mary Miles)非常希望能同中国合作,因为美国海军在战争中已开始武装护航,急需大量得到日本军舰在太平洋西岸活动的情报。海军方面同驻美国副武官萧勃接洽后,萧勃立即向戴笠反馈了这一消息。 当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从日军往来的电讯密码分析中,军统电讯方面掌握了日军将在太平洋对美军进行动作的情报。当这一情报送到戴笠手上并核实无误后,戴笠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他意识到了这份情报的重要性和千载难逢的机遇。 戴笠,自投靠蒋介石以来在特务活动方面可以说是成绩不少,也深得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蒋介石也有心要提拔戴笠,但资力太浅,名声欠佳的影响使戴笠总不能如愿以偿。在重庆他虽然大肆发展特务组织,强化特工职能,积极开展各种合作以提高地位,但由于他的所作所为尽是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更让他有苦难言。因此,名正言顺地干一番大事业是戴笠多年的愿望。于是,戴笠将这一机密情报立即报告蒋介石,并提出了以此打开与美国深度合作的计划,蒋介石同意了戴笠的报告。 于是,戴笠立即将日军在太平洋有所动作的情报通过萧勃交给美国海军,想以此作为一个份量很重的见面礼。但是,当美国海军收到这样一个重要情报的时候却妄自尊大地分析出一个非常错误结论:军统局为了与我们合作,却要制造我们和日军的矛盾,编出了天方夜谭的情报来诱惑我们。以至这一结论传出,海军有关人员捧腹大笑,指责国民党军统局无能、幼稚。 1941年12月7日,日本的空军偷袭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美国海军遭到空前的重创。事后,美国海军司令部痛定思痛,检讨忽视军统局情报的严重失误。在美国海军军令部长金氏上将(Admiral ErnestJ.King)批准下,美国海军立即着手开始与国民党军统局进行合作。金氏上将指定梅乐斯作为代表到中国执行合作事宜,因为梅乐斯是美国海军中著名的电机水雷工程专家,他在美亚洲舰队服役八年,巡弋远东,对中国各港口情况十分了解。 1942年初,在美国“华盛顿大饭店”美国海军金氏上将、李威廉上校和梅乐斯少校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副武官萧勃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美国海军提出:如果允许美国海军在中国放手去做,将可以做哪些工作? 中美双方将以何种方式合作去有效地打击共同的强敌日本?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副武官萧勃代表戴笠表示:军统局可以为美军提供对日作战情报;从敌后策应美国海军,打击敌人;为美军在中国提供各种方便;希望美国海军帮助军统局训练游击特工人员和提供武器装备、特工器材、军需物品。 当美国海军金氏上将将信将疑时,萧勃立即表示:无论梅乐斯在中国要去任何一个地方,保证安全达 到,完成任务。金氏上将见萧勃如此肯定和诚恳,兴奋地握住萧勃的手说:“只此一言,大事已定”。 梅乐斯根据双方会谈的内容拟定了一个名为《友谊合作计划》的方案。在这个方案中规定: 美国提供给国民党军统局技术、器材、械弹、军用物资;国民党军统局提供人员给美国海军,在中国沿海地区和被日军攻占地区,建立水雷爆破站、气象情报站、情报侦察站、电讯情报侦绎站、行动爆破站,并先运一批黄色炸药,手榴弹、快枪、磁雷水雷机、各式无线电机、侦测机等军用器材经印度转运中国。 这个方案,梅乐斯迅速地将它呈报美国海军情报部,海军部以代号为“机密第0303623号”给予批准,并请萧勃提交给蒋介石审定。 1942年4月5日,梅乐斯由美起身来华,此时他已晋升为中校。海军金氏上将明确交给梅乐斯的任务是:尽你所能很快建立一些基地,准备接应美海军在三四年之内能从中国沿海地方登陆;同时,尽全力协助美海军骚扰日军。 1942年5月3日,梅乐斯飞抵重庆,住在重庆神仙洞的漱庐。 5月5日,戴笠与郑介民、唐纵、毛人凤、鲍志鸿等在曾家岩公馆请梅乐斯中校一行吃饭,为梅乐斯一行洗尘。 当晚,戴笠向军统局指示:“这次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我自己来,一定要搞好。”当时,军统局军事情报处少将处长鲍志鸿请示戴笠:“中美合作是全面合作还是部分合作?拿哪些与之合作,哪些不予合作,先有个范围好同梅乐斯谈。”戴笠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将军统所有的东西都搬出来,毫无保留地全面合作。” 从5月7日到5月26日,戴笠和梅乐斯在军统乡下办事处杨家山公馆就中美合作事宜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换意见,确定了双方合作的原则范围,内容涉及中美合作所的组织名称、人事、日军海陆空军事情报、特工训练、爆破、行动、电讯、侦测、破译,特警训练、战后特警协作、缉捕盗匪、器材补给、交通运输、军事情报训练、气象训练以及美国派联络军官随军统特务武装部队作战等问题。会谈结束后,戴笠下达手令,要毛人凤、郑介民等二周之内修改拟定合作计划并翻译成英文。 在近20天的会谈中,梅乐斯最急迫的是急于获得大量有关中国气象方面的情报,以及军统无线电密码侦译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同时,梅乐斯也急于了解在中国沿海日军使用的水雷的布置情况。戴笠在接受梅乐斯的意见同时,要求梅乐斯尽快地提供各种先进的器材和特工装备。为了表示军统在情报工作方面的能量,在会谈期间,戴笠指示军统在沿海各地的情报站以及越南、缅甸、泰国、台湾、菲律宾的情报站,迅速地将日军情报和气象资料报到重庆,送给梅乐斯参考,以进一步加强美海军与军统局合作的信心。梅乐斯对戴笠军统局神速的工作、高超的效率也有了坚定的信心。 戴笠为履行萧勃在美国“华盛顿大饭店”向金氏上将的承诺——保证梅乐斯安全地到达中国沿海任何一个指定地点执行任务,他亲自陪同梅乐斯和美国无线电专家鲁西(A1.R.Lusey)到东南沿海进行侦察工作。在金门和厦门日军占领区,由于军统情报人员出色的掩护,保证了戴笠、梅乐斯一行的安全。 7月10日,戴笠和梅乐斯一行返回重庆。梅乐斯当即用电报向美国海军报告了在中国东南沿海一行的详细情况,对军统局的情报能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催查第一批由印度转运中国的军需物资。 摘自红岩魂纪实——来自白公馆,渣滓洞的报告。
0 阅读:0
追寻一下历史

追寻一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