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是一种气病。张景岳说:“行医不识气,治法何所据?”,先识“气”,把气调顺,其余之寒热,虚实都好处理。气郁是指气机郁滞,导致体内气机升降失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现代人气机郁滞、肝气郁结的人很常见。通常是由于生活节奏快、职场压力大、又或者在感情生活上受到创伤,或因用药不当、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当病发开初,导致情绪波动,感觉很正常,不大会重视。所以,肝郁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然而,只有一点点不舒服,能及早制止,通过生活调适,饮食注意,则会可能不治自愈。但如果还有不加以注重,任由病性不断发展,等你身体感觉多多问题、造成工作生活不便时,那就重了,会后悔无及。
在肝郁发展过程中,病情会由轻到重,或由浅入深。各阶段症状表现也不同,当然治疗也就不会相同。因此,当我们真的被补肝郁盯上时,应该及时留意下身体的情况,初步判断自己肝郁的程度,并作出适当的处理。
其实,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舌头舌象,可以帮助自己初步了解是否患上肝郁或肝郁的程度。
一、肝气郁结-肝郁线。肝郁线是指舌体两边出现的细长条状线体,这些线体通常是由于唾液在舌头边缘堆积形成,有人又叫唾液线。是典型的肝气郁结的一种表现,与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失眠、多梦、易惊醒等症状有关,多出现在肝郁的初期。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疏肝理气的方法进行调理,参考中成药有:逍遥芄、柴胡疏肝芄等,以帮助缓解情绪问题和相关症状。
二、肝气郁结-气滞点→红星点→草莓点→瘀血点。
气滞点:有点像小气泡,特点是不发红又不凸出舌面,或微微凸起,呈半透明状,颜色多与舌色相同。气滞点是气机的瘀堵和不通的象,提示体内有气机的障碍,是气机在局部瘀滞,且开始在局部充胀。多为肝气郁结的初始阶段。能及早调理,可能很快就能得到恢复。
红星点:就是在气滞点的基础发展而来,其实就是介于气滞点与草莓点中间的一种中间过度状态,其特点就是色红但不突出于舌面,也这往往提示肝郁化火了,体内有郁热。治疗时除了疏肝,还要清热。可参考丹栀逍遥丸。
草莓点:红星点发展而来,是舌面上的红色点刺,特点是突出舌面的色红点,因为很像草莓上的草莓点,故名,又称为芒刺舌。是患者肝郁气滞,郁久化热所致。郁热当散而散不出去故而突出表面,热愈重色愈红,郁结愈重则突出愈明显,点刺草莓点愈多则热邪愈盛。另外,舌上草莓点舌在儿科也常见于猩红热病人,不过从中医角度讲,也是邪热盛的表现。中成药可参考龙胆泻肝丸治疗。
血瘀点:多见于舌两侧和舌尖,血瘀点看上去瘀暗发黑,特点是不突出舌面,一般比较容易辨认,瘀血重融合成片的就形成了瘀斑。舌上出现血瘀点和血瘀斑一般提示身体某部位血行不畅或长有肿物,甚至身体整体处于瘀血状态,血行瘀滞不畅。瘀点血瘀斑越多越重,往往也反映淤血越重。血瘀点肝郁久化瘀有关,治疗可参考:血府逐瘀丸。
三、肝气不舒-中间有条纵纹。纵纹有深浅,长短,这是气机不舒、肝脾不调的一种表现。肝主生机,如果肝的生机起不来,不能舒展,那么它就会倾向于折叠,就像一张纸不舒展折起来了, 就是生机不旺,肝郁,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纵纹,这种纵纹可能先天或后天,纵纹就像两个舌头叠在一起一样,两片舌头一左一右,不能很好伸展所致,出现一道折痕,这都是肝气郁折的表现。早期可以通过疏肝理气的方法进行调理,参考中成药:逍遥芄、柴胡疏肝芄。
四、肝血不足-舌体瘦小。舌体瘦小是肝郁气滞的典型症状,舌体往往偏瘦小,舌色暗红或偏暗。肝主疏泄,负责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当肝气郁结时,气血运行不畅,可能导致全身或局部的气血供应不足。舌体作为一个反映全身状况的器官,如果气血供应不足,就会表现为舌体瘦小。可以通过滋补肝血进行调理,参考中成药有:当归补血丸、人参归脾丸等
五、肝郁脾虚-舌体胖大、齿痕。由于长期肝气郁结,导致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气停滞在体内,导致舌体肿大,边缘还被撑,形成齿痕。可以通过健脾疏肝调理,中成药可参考柴胡疏肝丸合四君子丸。
六、肝郁化火-两边挂道、发红。这样的人肝郁的时间长了,不断有肝火旺,爱冲动,爱生气,肝中气向上翻搅,翻搅上来之后又荡漾到舌的两边,久而久之在两边积累出两道。由于上边气涌得厉害不容易凝滞,所以最终都排挤到两边,这就是两边挂道形成的原因,发红说明化火。治疗时应该疏肝清热。可参考丹栀逍遥丸。
七、肝郁化瘀-肝瘿线。由于肝郁日久或长期不愈,出现气、阴、精、血俱亏,虚久血瘀,在肝区出现暗紫色线斑,称为肝缨舌,在舌两侧,有两条明显的青筋出现,有时可能一边出现,这种有预示肝肿瘤和肝癌的风险。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辨证施治。
总结,在肝郁发展过程中,病情会轻到重,或由浅入深。各阶段症状表现也不同,治疗也不相同。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如果大家遇到有肝郁问题,建议马上就医,并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用药,以上用药仅供参考,不作为用药推荐。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