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3月13日(1888年)颐和园的正式命名

玉见沈华文评 2024-03-13 23:10:47

颐和园以前叫清漪园,到了1888年的3月13日,才改名为颐和园。

颐和园的历史悠久,是一座具备历史文化的名园。这个地点作为皇家园林,其历史远在八百多年前,金朝小朝廷将北京作为中京之地,看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就在这里设有“金山行宫” 。到了元明时期,两代执政者也在这里陆续兴建行宫、别墅、寺庙,湖水也逐渐得到开发利用。

满清入关后,满族清朝皇室更是看中这片景色。到了1750年的时候,也就是乾隆十五年,作为当朝最大的孝子,乾隆皇帝为他母亲60岁祝寿,重新在北京寻找合适的位置进行策划,最终选定了这块位置,开始在这里进行大规模扩建美化,在山前山后构筑起许多巍峨秀丽的殿堂亭台,还特意建造了一座报恩延寿寺。

原来挖湖堆积的瓮山,也因此改名为万寿山。湖堤湖面的布置设计,模仿了杭州西湖的格局,建筑了亭台楼阁和连孔桥,并取汉武帝开伐昆明池之意,将原有的金海、瓮山泊也更名为昆明湖。随后,又合万寿山、昆明湖,具有诗意和想象力,乾隆就将此园而正式命名为“清漪园”。

1860年(咸丰十年)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野蛮地焚掠西郊诸园,圆明园、清漪园惨遭劫毁。

到了1885年,慈禧为尽情享乐,就任命光绪(载湉)的生父醇亲王奕環总理海军事务,并授意他挪用海军经费修建三海和清漪园。奕環深知自己的儿子已到亲政年龄,正要讨好慈禧,于是竭尽全力筹款主持。由于刚经历国难的败局,国库空虚,这样大张旗鼓的进行修复肯定会引起非议,为了掩人耳目,开始时,清漪园修复工程打着在昆明湖设立水操内外学堂,以专门培养皇族海军将领的旗号悄悄进行。后来,因施工的雏形和图纸被大家看出,渐渐引起朝廷内外的猜疑议论。

到了1888年3月13日,也就是光绪十四年二月初一这一天,慈禧为了堵住众人的口舌,不得不软硬兼施,让光绪出面发布谕旨,公开承认清漪园修复的工程是给慈禧养老所用,并说这是效仿高宗乾隆皇帝给母亲祝寿建寺的“前规”,为慈禧太后预备寿典,“尤臻祥洽”。

同时,在这一天,光绪帝谕令将清漪园更名为《颐和园》,以寓使慈禧撤帘规政后,在此颐养冲和之意。

0 阅读:0
玉见沈华文评

玉见沈华文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