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1947年]
当局令禁“金饰”买卖,金店有苦难言
1947年1月,北平破获一起贩运黄金案。当时类似的案件在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不时发生。1947年,上海滩还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黄金劫杀案,一名中国民众的5根金条被劫走,人也被枪杀。案件不久被当地警察侦破,两名真凶中竟然有一名是美军现役士兵,另一名则是英国人。此案很快轰动了整个上海滩,在中国舆论的压力下,美军军事法庭最终做出判决,开除这名现役士兵的军籍,并处以其无期徒刑。那名英国同案犯最后也受到中国法律的正义制裁。

1947年2月,在国民党统治下发生了一次波及全国的黄金风潮,这次风潮加速了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崩溃,引发了国民党内部的一场政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一直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所困扰,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错误的掠夺性的金融政策是其重要原因之一。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伪中央储备银行钞券收换办法》,规定法币与伪中储券的兑换率为1:200;兑换期限为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后又延至5月底,每人限兑五万元法币;兑换期间伪中储券可在市面流通使用。但是到1946年5月兑换伪币工作结束时,法币的发行额已达17 959亿元,相当于收兑全部伪币费用的近二十倍。
收兑伪币结束,通货膨胀仍未抑制。通货的恶性膨胀,使物价飞涨,币值猛跌。法币的发行数量,物价指数和人民生活指数的上升,都以天文数字出现。另外,抗战胜利后,许多国民党军政大员利用“接收”大发横财,手中握有大量的货币。除挥霍外,大部分流入投机市场,致使抢购风更甚,物价更加狂涨,货币更加贬值。 1946年2月25日,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决定:开放外汇市场,规定外汇牌价,以库存黄金向上海市面抛售,以达到缓解金融危机、稳定市场和币值的目的。当时,国民党中央银行有库存黄金九百多万两,十亿美元的外汇和大量美援物资,另有二十亿美元贷款也正在谈判中。政府和财政部门认为可以达到稳定市面的目的。

随着金价不断上涨,各地和各方面的资金纷纷涌向上海抢购黄金。许多国民党高级军官把刚刚领到的军饷钞票,扣下不发,大批装运到上海抢购黄金、美钞。
甚至中央银行由南京开往徐州的运钞专车,开到半途,便掉转车头,运回上海。
当时各部队为争取交通工具运送钞票,经常发生争执,以至武装冲突。一些省份,例如青海省政府,甚至把从中央银行国库局领到的甘青、青藏两公路改善工程费10亿元,倒出挪用来抢购黄金。

上海金融、工商部门的CC分子,江浙财阀以及一些工商业厂家,除用自己的资金从事投机外,还以向四行(四联总处)申请“生产贷款”的方式,获取大量现金用以抢购黄金。
当局于2月16日颁发《经济紧急措施方案》,严令“禁止黄金条块及金饰之买卖,违者充公” 致使北平291家金银首饰店陷入困境。
1947年3月14日,北平金银饰物业公会理事长为此对来访的北平《新民报》记者说,这道命令一下,金饰业的生意就停了,但是还得照样开门,为的是装潢门面,繁荣市场。
究竟是什么人倒卖黄金,大量游资掌握在何等样人之手,大家心里清楚。

这次社会局办理的金饰物登记,最多的是天宝金店,也只不过百两,其余多为十两八两、三两五两不等。
而北平黄金黑市,动辄百数十条交易,来无踪,去无影,这是金店银楼所能及的吗?现在290多家同业、3000多名从业人员、2000多名工人,处于开张不可、关门都不许的困境之中。

他用事实揭露了倒卖黄金的主要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阶级。禁止金饰交易不过是当局转移目标,掩人耳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