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3月15日
太平军北伐失败 林风祥英勇就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晚期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农民起义运动,虽然这场运动并没有成功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但也彻底掀起了当时民众的反抗意识,为清朝统治拉响了冲锋号。

1825年,林凤祥出生在广西的一个贫民家庭当中,在清朝晚期,中国的农民是最可怜的,因为各种税收和贪官横行,农民阶层几乎受到了来自全方位的压迫,在这种社会的变革中,很多农民被迫失去了土地,成为“佃户”,就是为那些土地的拥有者耕种,最后收获的粮食大部分都要用来偿还地租,有时辛劳一整年,所用的收成也只能勉强果腹而已。
在这样的环境下,农民成为起义的主力,参加金田起义后,林凤祥很快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战斗能力,脱颖而出,慢慢受到洪秀全的器重,当时的太平天国,名将辈出,让清朝政府惶恐不安。起义军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将领有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林凤祥自然也不例外,虽然他并不是太平天国里名气最大的将领,但却是唯一一个差点打下北京城的将领。

1853年5月,在林凤祥带领下,两万多太平军开始北伐,北伐军势如破竹,一路北上,从扬州出发,趋安徽,入河南,进河北,很快打到保定,逼近天津,北伐军的凌厉攻势,使清廷大为惊恐。此时的林凤祥距离紫禁城也不过100多公里的距离,如果接下来再没有人阻止林凤祥,清朝就可以改朝换代了。当时北京的官绅犹如丧家之犬,搬家逃窜的有几万家。咸丰皇帝也惶惶然,准备逃往热河,并且“预见”北京将会失守,特命令各省总督把皇帝的收入交到热河。
为了阻止太平军北进,清军联合天津地主团练,掘开运河,使津南成为一片汪洋。北伐军受阻,暂退静海县独流镇,后又退至东光县连镇坚守待援。1855年(咸丰五年)3月,残暴的刽子手僧格林沁引运河水淹连镇。林凤祥率众突围。他一马当先,挥刀冲杀,不幸受伤被俘,被械送北京。
3月15日,林风祥在京被害。临刑前,他大义凛然,毫不畏惧,不管面对怎样的酷刑都闭口不开,最后死在了凌迟酷刑之下。

据《宝常斋丛稿》记载:“刀所及处,目光犹直视之,终未尝出一声”,
林凤祥从金田起义开始就当先锋,骁勇善战,是太平天国有名的将领。为表彰他英勇义烈,太平天国追封林凤祥为求王。
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些将领和底层的战士,反而出在洪秀全等领导人的身上,不管是从军队数量还是太平天国的战斗力来说,巅峰时期的太平天国都可以完胜清朝部队。但昏庸的领导人却毁掉了这一切,如果当时太平天国聚集全部的力量支持林凤祥,或许林凤祥真的可以打入北京城,那么历史可能就真的会被改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