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中国」河北·南皮

扶摇天下人文 2022-03-09 11:12:49

南皮县,河北省沧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

“南皮”一个沿用了两千多年的名字。它是翰苑世家的文化高地,也是奇侠辈出的豪杰之地。

“齐桓公缮皮革于南城,因名南皮。”这是光绪《南皮县志》中关于这座古城来历的记载。

齐桓公22年(公元前664年)冬,业已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北伐山戎,救援燕国。在今天的南皮县城北驻扎军队,修缮皮革盔甲。这里因此得名“南皮”。

南皮县城北有一片布满沧桑的土城垣,这里就是古皮城遗址。古皮城出土了一组生动的乐舞俑。这些乐舞俑分为舞俑和瑟俑。舞俑双袖翩翩,轻盈飘逸,瑟俑手拂古瑟,神态端庄。这组乐舞俑反映了南皮历史上的辉煌。

到了三国时代,南皮地区的文化有了更大的发展。曹丕与建安七子在南皮开展了大量的文化活动。

建安20年(公元215年),曹丕给旧交吴质写了一封书信《与朝歌令吴质书》。通过这封书信,曹丕回忆了当年在南皮创作诗文的盛况。

这场建安文学在南皮的井喷,被后人称为“南皮高韵”。从此“南皮之游”也成为了文人聚会的代名词。

北宋诗人苏颂在诗中这样赞叹“追寻燕友南皮会,谁继曹流七子诗。”建安文学的积淀使得南皮聚集了一大批世家望族,诞生了非同寻常的文化。

在国家图书馆中收藏着一幅《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它曾经是南皮孙氏家族的传家宝。

明永乐14年(公元1416年),翰林侍讲曾棨为孙氏先祖的宅邸题写了《积善堂记》。此后又有四十多位朝廷重臣、翰苑名流、书法名家纷纷为其题赞。其中就有明代奇人姚广孝的手记。《积善堂》题赞手卷中所载的内容及信息,堪称明代文史、书法史家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实物与珍贵文献。

20世纪30年代初,孙氏后人、著名学者孙楷第萌发了把手卷交给国家保管的心愿。2011年,孙楷第之子孙泰来在南皮籍作家王蒙的积极协助下,将手卷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并将全部奖金用于南皮县王寺积善堂小学的建设。

从建安文学的高地到明初翰苑的题赞,南皮深厚的文化积淀涵养了世家子弟炽热的家国情怀,也使这片土地诞生了一位“仁厚遵家法 忠良报国恩”的近代巨擎。

名人

在南皮众多的世家子弟中,有一位晚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励精图治、改革求变,成为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从他的身上,无数仁人志士汲取了民族奋起、独立自强的精神,他就是张之洞。

张之洞来自南皮张氏世家。由于良好的家风,张氏族内才俊辈出,张之洞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南皮张氏后人保存的这份张之洞科举试卷复制本,见证了他传奇一生的开始。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张之洞参加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踏上了仕途。

此时的晚清,朝政积弊已久,列强虎视眈眈。面对艰难的时局,张之洞思索着变革之道,逐渐成长为洋务重臣。

中法战争爆发之后,1884年主战的张之洞被调任两广总督。他意识到,中国要想强大,必须要有自己的实业。于是,张之洞筹建新式企业,设立军工设施,并上奏朝廷修建卢汉铁路(京汉铁路)。

为了修建这条铁路,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在武汉,他把洋务运动发展的轰轰烈烈,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多个第一。

汉阳铁厂、京汉铁路等一批工业设施落成,使武汉成为清末明初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毛泽东同志评价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之洞尤其重视教育。

他在鄂、苏、粤等地设立了多个新式学堂,并派遣学生赴海外留学。时至晚年,位极人臣的张之洞,始终惦记着家乡的教育和发展。

清光绪30年(公元1904年初),张之洞回南皮祭祖。他深感南皮教育的落后,便购置田地,在南皮捐建了一所新式学校——慈恩学堂。

如今的慈恩学堂已经成为南皮县第一中学。随着张之洞纪念馆和香涛公园的落成,南皮人对于张之洞精神的理解和传承也在不断升华。

“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恩。通津为世用,明道守如珍”,这是张之洞留给子孙后代的《续辈诗》,也是他写给自己贯彻一生的座右铭。

它传承了张氏家族世代家风文教,也传递着张之洞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思想内涵,成为当代南皮人的精神之源。

英烈

“认定人生的价值,往前走去,没有牺牲,哪能得到幸福?”这是一本写于1923年的日记。它记录了一位共产党员闪光的思想。

这竟是河北沧州第一位共产党员张隐韬烈士的日记,《张隐韬烈士日记》的发现轰动了档案界。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要媒体刊登了这一消息。这两册日记共五万余字,记录了张隐韬光辉的革命事迹和不朽的斗争历史,为全国党史、军史、工人运动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宝贵史料,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罗章龙是张隐韬的入党介绍人。1986年,张隐韬烈士牺牲60周年,90岁高龄的罗章龙为他题写了一首诗。“北国之强张隐韬,开滦正定显英豪,津南起义风云壮,功耀千秋渤海涛。”

张隐韬,原名张宝驹,1902年出生于南皮县唐家务村,心怀救国安邦的远大理想。1922年春,经罗章龙介绍,张隐韬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有指挥工人运动的经验,1923年3月,张隐韬通过中共北京区委的遴选,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张隐韬成绩优秀,被编入黄埔学生军军官教导团,成长为出色的将才。

他多次目睹农民起义的失败,联想到自己领导工人运动的生涯,在日记中为之扼腕“这些民众的活动,我很觉可惜!设若有部分的觉悟分子参加在内,一定是大有可为。所差者,无人指挥以归失败惜哉!”

同时,他还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星火的运动虽然失败,却已经点亮革命的前路。此时的张隐韬满怀着一腔凌云壮志。就在写下这段话语的一年之后,张隐韬便实现了领导武装革命的夙愿。

1925年春夏之交,张隐韬从黄埔军校毕业前往河南开展运动。在开封,张隐韬遇到了刘格平共同筹备武装起义。

同年11月,张隐韬在沧州境内成立了津南农民自卫军,刘格平也参与其中。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队伍就扩大到1200余人,震惊了北方的军阀,他们纷纷调集重兵对张隐韬的队伍进行堵截。

1926年2月,津南农民自卫军在南皮县城附近遭遇伏击,张隐韬被俘。次日英勇就义,年仅24岁。

1985年,刘格平为张隐韬捐资修建了墓碑,并亲自题写碑文。张隐韬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如流星闪耀,两册薄薄的日记浓缩着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家乡的情感。

他把为国奉献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勇往直前,无怨无悔。他是当之无愧的“北国之强”。

民俗

2007年,由河北省歌舞剧院表演的节目《放风筝》,参加了第25届“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中国艺术团的专场演出获得了高度评价,从此成为了该剧院的保留节目。

这个节目的成功离不开南皮县一位已逝的老艺人周树堂。周树堂是河北沧州著名的舞蹈表演者,也是沧州落子早期的传人之一。

落子诞生于南皮,距今已有着二百多年的历史。那时南皮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许多人以卖艺为生,一种名为“跑落子”的表演逐渐流行了起来。

南皮作为河北沧州著名的武术之乡,落子也有着文武之分。文落子轻歌曼舞,舞落子则吸收了大量的武术招式,具有浓厚的北方民间色彩,在当地百姓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为了把落子搬上舞台,周树堂吸取了家乡艺术的精华。他把南皮传统民歌《放风筝》的曲调与落子的舞蹈相结合,创作了经典节目《放风筝》。周树堂还将多个民族的舞蹈融入落子,整理出了二十多套动作组合。经过周树堂的推广,沧州落子成为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

1958年,沧州落子被搬上了银幕。1981年周树堂因病去世,但经他继承、创新的落子却薪火相传,青出于蓝。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南皮文艺工作者对《放风筝》节目进行了再度创新与改编,还加入了许多南皮的地方文化元素。

2008年,沧州落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沧州落子实现了健康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从困苦生活中诞生的落子,凝结着一个时代的记忆。源于田间地头的艺术,在乡音中找到了生长的土壤。

它既可以英武豪放,又能婀娜多姿。它是这片土地的气质,也是南皮人坚韧却又祥和的生活态度。

美食记忆

南皮农业的发展也在百姓们的饮食文化中留下了印记。小米面窝头南皮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之一。

过去,对于物资匮乏、生活贫困的南皮人来说,一顿窝头就算是丰盛的大餐了。然而,以粗粮制作的窝头往往口感欠佳。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南皮的窝头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大米、五香面等新的食材使窝头的口感更加细腻、甜糯,适合当代人的饮食口味。

2013年,南皮小米面窝头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米面窝头承载着南皮人关于家乡的五味记忆。

曾经的盐碱荒地,如今已是南皮最具生机的土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渤海粮仓”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

继承了先辈之志的南皮人汲取着奋进的力量,把盐碱荒地化为大浪清波、渤海粮仓。他们传唱着古老的旋律,用手艺凝固历史的瞬间。秧歌小调,文脉武运,南皮古郡,沧瀛新境。

北国之强的风骨,一代名臣的精神,千年古县的胸怀,彰显着南皮过去的恢弘,也谱写着未来的华章。

2 阅读: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