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一位名叫姚德芬的“女巨人”,以其2.36米的身高成功申报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她的身高比姚明还高10厘米。然而,有时候并不是越高越好,身材过于高也会带来一些困扰和不便。
“巨人”的身高导致姚德芬买不到合适的衣服和鞋子,即使是市面上最大的尺码的衣服,在姚德芬的身上都显得十分短小,她要穿78码的鞋子,而她最大的愿望居然是吃顿饱饭。
那么,姚德芬为什么会这么高?身高是否给她带来了什么优势呢?对她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姚德芬
一、黑暗的人生1972年,姚德芬诞生于安徽省石塘村。父母皆为普通的农户,度日艰辛。父母靠种植茶叶含辛茹苦抚养他们长大。
在姚德芬3岁时,她长得迅速,她的食量是同龄人的三倍。姚德芬的父母察觉到了她与其他孩子的不同。
尽管如此姚德芬还经常食不果腹,偶尔在周围无人的时候,溜进厨房看是否还有残羹剩菜。姚德芬吃得多,所以身高也长得非常快。在姚德芬七岁的时候,她就已经长到了正常的成年人的高度。
(姚德芬)
对于女儿身高的快速增长,姚德芬的父母并未感到担忧,相反,他们认为身高的增长是一件好事。
在1979年,7岁的姚德芬到学校读书,高大的姚德芬被同学们当作了“怪物”。并且同学们拒绝姚德芬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姚德芬因为自己的身高受到了同学们的排挤。
姚德芬走在校园里,同学们都会投来异样的眼光,在姚德芬的背后说三道四。可是年幼的姚德芬不知道自己长得高到底犯了什么错。
(姚德芬)
姚德芬因为长得高,受到了老师们的关注,老师们会经常提问姚德芬,当姚德芬哑口无言的时候,同学们就会哄堂大笑,还嘲笑她是“傻大个”。同学们童言无忌的玩笑,日复一日给姚德芬造成了心理创伤。
这让姚德芬对上学这件事情产生了抗拒的心理,并且因为自己的身高感到自卑,满面惭愧的自卑心理,使姚德芬在精神上抬不起头来。姚德芬特地弯腰走路,以显得自己矮一点,不那么突出,因此她越来越驼背。
要知道,每个人对自己遭受的歧视都非常敏感,容易丧失信心。活泼乱跳的姚德芬因此变得沉默寡言,极少与人交流。
(姚德芬)
从那以后,对学校有心理阴影的姚德芬就不愿意去上学了。姚德芬从小非常懂事,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但是即使父母多次劝说姚德芬上学,她都非常抗拒,所以她从很小的时候就辍学在家了。
姚德芬的家庭本就贫苦,父母还要供养家里的其他小孩读书,所以也就没有再催促姚德芬,而且身材高大的她可以帮父母在家务农,减少父母的负担。
树欲静而风不止,姚德芬的生活也并没有因为退居在家里而得到平静,街坊邻居看到异常高大的姚德芬后,经常会传播一些闲言碎语。
(姚德芬)
姚德芬的父母也不想被人当作异类讨论,而且他们害怕年幼的姚德芬听到这些尖酸刻薄的语言后,会留下心理阴影。
所以,姚德芬的父母就把姚德芬锁在家里,想着在过几年后其与姚德芬同龄的孩子长高了,姚德芬的身高就不会再显得异类了。
很显然,姚德芬的父母还没有意识到姚德芬的身体异常,只是觉得她只是吃得比其他的小孩多,长高得更快些。
(姚德芬)
年幼的姚德芬经常待在家里一个人消遣时光,她多希望自己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极度渴望着人群的嬉闹,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人的命运很难由自身抓在手中操纵,有许多不得已的事会得发生。
姚德芬的身高并没有停止生长,反而越长越快。在姚德芬11岁的时候,她就长到了188厘米,15岁的时候长到了202厘米。
(姚德芬)
“巨人”的身高导致姚德芬买不到合适的衣服和鞋子,即使是市面上最大的尺码的衣服,在姚德芬的身上都显得十分短小,也很少有合脚的鞋子,家里的床也睡不下,姚德芬只能蜷缩在家里的床上睡觉。
而且姚家有个“巨人”的奇闻很快就传遍了村里,街坊邻居都跑到姚德芬的家里看热闹,姚德芬感觉自己像一只“怪物”被大家观赏,街坊邻居们调侃的语言成为了一把锋利的剑,并且抨击姚德芬这么高,以后一定很难找到对象,这些语言深深地刺痛了姚德芬的心,也成为了她最痛苦的记忆。
但是,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给这个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的女孩带来了希望的光芒。
(姚德芬)
二、人生迎来转机在1987年,石塘村有个“女巨人”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一家六安当地的报社记者的耳朵里,于是,这位记者决定采访姚德芬。
也正是因为这篇采访让更多人认识了姚德芬,并且也让姚德芬的人生迎来了转机。
省体工大队也通过这篇报道注意到了姚德芬,对姚德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觉得身材高大的姚德芬非常有打篮球的潜力,于是他们想让姚德芬加入他们的篮球队。
(姚德芬)
这个消息让姚德芬的父母兴奋不已,他们没有想到他们这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可以培养出一名省体工大队的运动员。对于姚德芬来说,这也是她期待已久的机会,这个机会意味着她可以摆脱长期以来在家中无所作为的生活,在篮球队,她的身高反而成为了她的优势,她不用再承受外界冷嘲热讽。
1987年,15岁的姚德芬凭借着超过2米的身高优势被省体工大队录取。姚德芬从一个平凡的农村女孩,因此获得了被重视和培养的机会。
当安徽体工大队的女篮教练第一次见到姚德芬时,她眼神闪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她心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像郑海霞一样杰出的篮球人才。
姚德芬的身高给了队员们极大的信心,同时也引发了对她未来潜力的无限遐想。姚德芬加入了篮球队之后,也意味着她可以吃上篮球队给她提供的免费伙食了,她再也不用过着食不果腹、忍饥挨饿的生活了。
但是,常年被锁在家里的姚德芬身体素质非常差。队员们一起练习跑步,常年训练的队员对于跑五公里这件事情游刃有余,但是姚德芬跑了两公里之后,便上气不接下气,脸色苍白。
(姚德芬)
而且姚德芬自从辍学之后,也没有接触过体育项目,更别提会打篮球了。因此,在短期内让姚德芬学会打篮球是一项难度不小的工作。
一个人在困境中,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消极的路是任由命运宰割,一条就是努力自造命运。
姚德芬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再苦再累,姚德芬每天坚持不间断地训练,抱有一颗坚定的恒心。每次训练结束了,姚德芬还是坚持在训练场练习基本动作,每个动作她都会练上成千上万次,直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姚德芬)
而且在这里,没有人会把身高超过2米的姚德芬当作“怪物”,反而非常羡慕她的身高优势。队员们还会帮助姚德芬一起训练体能,在训练场上,队友们一起协助姚德芬进行体能训练。他们耐心地纠正她的动作姿势,帮助她逐渐掌握篮球技巧。
在场上,队友们无私地为姚德芬创造投篮机会,传球给她,并协助她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身高优势。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队友们总是鼓励和激励姚德芬,让姚德芬第一次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和支持,感受到了队友们之间默契和团结的力量。功不唐捐,久久为功。姚德芬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她的篮球技术越来越娴熟。
但是命运又和姚德芬开了一个玩笑。姚德芬在一次训练中,意外崴了脚。虽然运动员在运动中受伤是常态,但是同时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留下后遗症,教练立即把姚德芬送到了医院。
三、坎坷人生道路在医生帮姚德芬检查完后,姚德芬的诊断结果为患有巨人症。这是因为姚德芬的脑垂体分泌了过多的生长素,并且长了肿瘤,如果长此以往,会危及生命。
(姚德芬)
所以姚德芬必须尽快做手术切除肿瘤,但是上万元的医疗费用却难倒了姚德芬一家人,高额的医疗费用导致姚德芬一直没有做手术。
姚德芬因为这个病,不得不结束了自己的篮球运动员生涯,回家休养。姚德芬的生活再次被打回了原形,回归到村里的她,又被人们当成了“怪物”,就当姚德芬快要放弃的时候,在1993年的冬天,一家马戏团注意到了姚德芬,并且邀请姚德芬到马戏团当演员。
姚德芬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并且和马戏团签了五年的合同。姚德芬的身高优势在马戏团找到了用武之地,许多人慕名而来观看“女巨人”姚德芬的表演,她也通过独特的表演给观众们带来了欢声笑语。
(姚德芬)
而且马戏团会特别给姚德芬准备2斤的米饭,确保姚德芬不会饿肚子。姚德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在马戏团领工资,每次拿到工资之后,姚德芬都会把大部分的工资寄回家补贴家用。
但是姚德芬体内的肿瘤就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都会爆炸。就在合同快要到期的时候,姚德芬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四肢无力,无法站立的她在马戏团成员的搀扶下回家。
在1995年5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关注到了有关姚德芬的新闻,并且他们帮姚德芬免费做了手术。
(姚德芬)
最后,姚德芬的手术进展得非常顺利,肿瘤被成功切除。但姚德芬拖延了太久才动手术,已经伤害到了姚德芬的骨骼,姚德芬要在别人的搀扶下才能行走,并且癫痫病频繁发作,饱受病痛的折磨。
2006年姚德芬的身体已经虚弱不堪。在2006年5月18日,姚德芬被送往瑞金医院医治。
(姚德芬)
在2012年11月13日寒冷的冬季,一生坎坷的姚德芬撒手人寰,年仅40岁。
姚德芬因为巨人症在一生中受尽了歧视。在生活中,歧视无处不在,人性的恶伤害着社会底层人民的自尊,那种伤痛难以疗愈!然而,这世间需要爱和温暖,需要包容和尊重!
歧视,无论是因为种族、性别、身体特征还是其他原因,都是人性的阴暗面。它根植于偏见和无知,让我们看不到每个人背后的独特和价值。当我们对他人施加歧视时,我们并不真正了解他们的故事、挣扎和努力。我们只是因为表面的不同,而把他们推向社会的边缘。
(姚德芬)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接纳和理解。我们都需要关怀和温暖的环境,让我们能够展现最真实的自我。正是这种爱和尊重的力量,能够消除歧视带来的伤害,为每个人创造一个公正而平等的社会。
包容和尊重并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简单行动。我们可以从改变自己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并努力摒弃它们。我们可以主动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经历的人们,用心倾听他们的故事,以更宽广的眼界看待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需要爱和温暖,需要包容和尊重。当我们摒弃歧视,用爱心和理解来填补伤害,我们将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