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34年的一天,明朝礼部突然奏报“小妾张氏上吊自杀”,明宣宗朱瞻基得知消息,却极为感动,诏令礼部“公费安葬”,追封“淑人”。
在明朝,能够得到“淑人”封号并不容易,必须是三品官员的奶奶、母亲或者妻子,那这个张氏是谁?为什么以小妾身份能够获此殊荣呢?
母凭子贵、妇随夫荣,她的丈夫是明初将领郑亨。今天,我们结合史料去了解郑亨荡气回肠、令人羡慕的生平故事。
出身将门遭嘲笑、孤胆英豪建功业1356年,郑亨出生在安徽合肥,但是他的父亲却不在身边。此时,郑亨的父亲郑用正追随朱元璋攻打集庆,此战胜利后,朱元璋设立应天府,利用短暂的战场间隙,郑用回家见到儿子郑亨。
当年,朱元璋只是红巾军首领郭子兴麾下小将时,郑用就已经追随朱元璋左右了。在郭子兴生病去世后,郑用率先拥护朱元璋统领红巾军,并且看出朱元璋另谋生路的想法,于是联合众位将领建议朱元璋“离开江淮地区,向外扩展发展空间”,朱元璋欣然采纳。
可以说,郑用是朱元璋真正的嫡系,史料记载,郑用“作战勇猛、处事沉稳、计虑周详”,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还曾经跟随徐达攻克元大都。
从1358年之后的十年时间里,朱元璋进入事业发展的“快车道”,到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1369年,朱元璋在鸡鸣山建造功臣庙,明太祖亲自确定功臣的排名位次,而郑用是第38位。在明朝初期战将如云的年代里,能够有这样显赫的战功着实不易。
1383年,担任大兴左卫副千户的郑用因年老申请退休,明太祖朱元璋准许,并诏令郑亨承袭父亲的官职。
《明史 郑亨传》记载:“父用,洪武时,积功为大兴左卫副千户。请老,亨嗣职。”
当时很多人质疑郑亨,毕竟已经27岁的他还没有任何功绩,就这样,一直到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昭告天下,公开招募能够去鞑靼宣诏的人,郑亨揭榜报名。
经过明初五征北元的战争,北元鞑靼势力已经到了苟延残喘阶段,但是仍然试图夺回明军占领的疆土。
可以想象,到渴望复仇的敌人阵营宣读皇帝诏书,的确是非常考验勇气的,郑亨凭借自身胆气和谋略,不负重托完成使命,被朱元璋升官表扬。
《明史 郑亨传》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应募持檄谕鞑靼,还,迁密云卫指挥佥事。”
然而,郑亨的命运转折点是在1399年,明王朝的命运也悄然发生转折。
成祖靖难争天下、燕军果敢克大宁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驾崩,临终前费尽心思为朱允炆登基铺平道路。没想到,血气方刚的建文帝一年之内连削藩王,或囚禁监视,或自焚而死,最终导致朱棣以“靖难”的名义起兵反抗建文帝。
按照朱元璋建立的制度,郑亨虽然在燕王藩地内,但朱棣并没有权限指挥调动郑亨,这是朱元璋限制藩王权力的措施。
然而,这招在朱棣这里失灵了。因为朱棣自从1380年就藩北平,非常重视笼络武将能臣,期间多次率军北伐元朝残余势力,朱棣慷慨豪迈的性格在军队中极受欢迎,因此,当朱棣宣布靖难起兵之后,北平周围很多将领都曾经追随朱棣打仗,纷纷带着兵马器械,整建制地来投靠朱棣,其中就有郑亨。
《明史 郑亨传》记载:“燕师起,以所部降。”
这是郑亨极为关键的一次抉择。
1399年8月,建文帝派遣65岁的老将耿炳文率军讨伐朱棣,号称南军有30万,实际上只有13万人。
耿炳文大军驻扎在真定(今天的河北正定),先锋部队到达雄县、莫县,此时的朱棣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他明白首战必胜才能让燕军将士建立信心。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棣将目标选定耿炳文的先锋军。燕军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突然袭击南军,在攻打雄县的过程中,郑亨奋勇不惧,带领士兵率先攻上城墙,为后续燕军打开缺口。
《明史》记载:“王夜渡白沟河,围雄,拔其城,屠之。”
燕军在此战中大获全胜,歼灭南军先锋部队近万人,战后,朱棣对郑亨非常赞赏,封他为指挥使。
《明史 郑亨传》记载:“战雄县,先登,进指挥使。”
朱棣本来想一举攻下真定城,但是耿炳文坚守不出,3天之后,朱棣认为攻城需要时间,很容易消耗士气,于是决定撤退。
一个月后,朱棣决定突袭大宁,接管宁王朱权以及麾下部队。当朱棣的军队到达刘家口时,他害怕公开攻打关隘会让宁王有所防备,于是委派郑亨一件秘密任务。
郑亨的任务是绕至背后,截断后退的路,确保没人能够冲出去送信。当天晚上,郑亨带领几百位士兵夜间行动,在约定时间完成“迂回绕后”,在朱棣正面发起强攻的同时,郑亨留下部分人作为伏兵,自己则带头冲上关口俘虏守关的士兵。
朱棣随后带领燕军成功突袭宁王朱权,获得宁王麾下战斗力最强悍的朵颜三卫,这些都是来自蒙古的骑兵,战斗力极强。
《明史》记载:“冬十月,以计入其城,居七日,挟宁王权,拔大宁之众及朵颜三卫卒俱南。”
在《明史》中有一句非常明确的记载,“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宁始”,因为朱棣在大宁获得了争霸天下的军事力量。
由此也可以看出,攻取大宁对朱棣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从史料中还可以发现,宁王朱权并非自愿追随朱棣的,而是被挟持的,也就是说,如果宁王朱权提前得知燕军攻打关口的消息,一定会提前备战。
如果真是这样,靖难之役的胜利者不一定是朱棣了。
刘家口之战,在整个靖难之役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战役,却决定着朱棣是否能够掌握宁王的军事资源。最明白其中利害关系的人就是朱棣,大宁战斗结束后,立即进封郑亨为北平都指挥佥事。
淝河战败动军心、悍将呵斥振士气官职越高,掌握的军权就越大,郑亨率部在郑村坝战役又立新功,紧接着向西攻占紫荆关,攻占广昌、蔚州以及大同。
1401年,在和朝廷军队对抗过程中,朱棣赢多输少,但是他也损失惨重。
很快,两个现象引起朱棣的注意:第一,朝廷的兵源更充足,燕王朱棣占领的地区相比明朝疆土,毫无抗衡的实力;第二,燕军攻城夺地并不能长期驻守,受兵力限制,朱棣夺取的城市经常在撤军后重新被朝廷军队控制。
1402年,朱棣改变策略,决定挥师南下直取南京。起初燕军进展顺利,先后攻克东阿、东平、汶上等地,但是在即将到达宿州的时候,朝廷悍将平安率领4万人马追击,朱棣决定在淝河埋伏追兵。
朱棣安排王真、刘江等人各自带领数百位骑兵炸败,诱敌进入埋伏圈,但是由于配合上出现时间差,导致王真等人战死。
王真在燕军中是有名的猛将,朱棣曾说“如果都像王真一样英勇,有什么功业是不能实现的!如果王真没有战死的话,他的功劳应该在众位将领中排第一。”
《明史》记载:“奋武如王真,何功不成!不死,功劳当冠诸将。”
王真的战死就像是导火索,彻底打开燕军泄气的阀门,因为朱棣麾下的猛将先后战死,东昌之战损失猛将张玉,夹河之战失去悍将谭渊,如今的淝河之战又失去大将王真,众位将领都劝说朱棣退兵。
《左传》中有句至理名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朱棣的燕军此时就面临这样的局面,一旦放弃这次南下,再也难有机会。
就在这关键时刻,只有两个人主张继续进军,一位是朱能,另一个便是郑亨。
《明史 郑亨传》记载:“战败,王真死。诸将皆欲北还,惟亨与朱能不可。”
当时,郑亨以汉高祖刘邦作对比,他说刘邦十战九败,但是最终却能夺取天下,而燕军自出兵以来,连战连胜,仅仅遇到这次失败就放弃最初的目标,选择退兵称臣,这不是大丈夫所为。
朱棣听后极为感动,厉声呵斥众位将领,最终大家再次坚定信念继续率军南下。
郑亨又是一次在关键时刻“救”了朱棣。
拜官封爵镇边关、世代富贵不忘恩短短三个月后,燕军便兵锋直抵南京,建文帝想要求和,朱棣不许。当朱棣率军到达南京金川门时,李景隆和谷王朱穗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至此,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
1402年9月,明成祖朱棣赏赐靖难之役中的功臣,郑亨排名第5,被任命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加封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武安侯,俸禄达到1500石,特赐世袭铁券。
不久之后,朱棣诏见郑亨,希望他能为自己镇守边镇,先后在宣府、开平担任总兵官。
从1410年开始,明成祖朱棣开启五次北伐蒙古的战争,每次都要求郑亨随军出征,其中在第一次北征过程中,郑亨统领右军,率军大破阿鲁台部,被朱棣誉为战功第一。
《明史 郑亨传》记载:“大军与阿鲁台遇,亨帅众先,大破之,论功为诸将冠。”
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回师途中病逝,明仁宗朱高炽登基称帝,郑亨深受重用,被任命为征西将军,负责镇守大同,积极备战、解决边疆隐患。
郑亨在镇守大同期间,他为人持重敦厚,非常关心将士,对贪污敛财的人毫不手软,治军严格有方,这种鲜明的性格特点让郑亨深受百姓爱戴,甚至有敌人络绎不绝地归降明朝。
1434年,郑亨在大同病逝,享年79岁,至此郑亨已经为明朝镇守边关32年。明宣宗朱瞻基下旨追赠郑亨为漳国公,谥号“忠毅”。
没想到,仅7天之后,郑亨的妾室张氏就上吊自杀,追随郑亨而去。明宣宗从礼部得知后非常感动,破例赐“淑人”。
郑亨是明朝首位武安侯,此后爵位子孙世袭,终明一朝共传递9代。郑亨的后代大部分都曾经为明朝镇守边关,其中第九代武安侯郑之俊,在1644年北京城破之际,仍然奋勇在城墙拼杀,最终战死。
从1402年郑亨被封为武安侯,到1644年第9代武安侯战死,郑亨家族享受242年的侯爵荣耀,同时也不负明成祖朱棣的恩情,始终为明朝誓死效命,纵观明朝历史,能够像武安侯郑亨这样的家族也是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