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c45e15f52cd79b5a829a6210339163.jpg)
今天写一篇思想不正确的文章。
有朋友问我,大S如果不是在日本,而是在中国,结局会不会不同?
你还别说,大S如果在中国,结局还真可能不同。
而且可能性还非常大。
以大S的身份地位和经济条件,无论去国内任何一家医院,医院一定都会提供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接诊医生一定都会最仔细地检查,采取的治疗方案一定都会是最安全有效的。
都说日本医疗条件优越,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有一说一,中国医生一定比日本医生更慎重。
或许人自有命数,但中国医生不就擅长抓住黄金时间、争取一切机会为病人续命吗?
只是,没有什么“如果”。
说到为病人续命,我想到了长期反复住在医院里的、优先享受医疗资源的老干部群体,这个群体的确被广受质疑,可换个角度,站在这个群体的角度,经常做个全身检查,提早发现、提早治疗疾病,防微杜渐,你说他们浪费医疗资源也好,过度医疗也好,他们又有什么错呢?
他们有这样的特权,或者说他们有这样的福利。
你总是批判过度医疗,会不会是你经济没宽裕到那种程度?会不会是你没有那种特权或福利?
如果都给你免费,会不会你也想要过度医疗了?
我们都知道,“健康查体”这个诊断医保是不予报销的,医保报的是基本医疗,随着医保控费越来越严,随着DRG的普及,趋势一定是:不是你想检查什么就能检查什么,除非你自费。
可自费项目,又有多少人查不起、又有多少人舍不得查呢?
查不起、舍不得查的项目,是不是全都是过度医疗呢?
当老百姓群情激愤地批判过度医疗,富人们早已将最先进的检查作为常规检查,当普通人抱怨这个检查那个检查费用太高,不普通的人早已接受了费用更高的检查。
这难道不是过度医疗的悖论?
你认为的过度,会不会只是对于你的支付能力过度、而不是对于你的身体健康l过度?
那么,过度医疗是不是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特权、用经济资本兑换的“早发现、早治疗”的生命期权?
你羡慕“特权医疗”时,是否想过这恰恰应该成为普惠生命的底线?你批判老干部“占用资源”时,是否想过这恰恰是医疗体系本该提供的安全感?
过度医疗的争议,本质是一场关于“生命定价权”的博弈。
在死神面前,没有人能计算性价比。
那些被嘲讽的“过度”,或许是另一群人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医学的谨慎,从来不是错误;错的是将生命置于成本核算中的傲慢。
在健康和生死面前,没有“过度”。
你有想过吗,你质疑、抨击和批判的过度医疗,可能是一种你求之不得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