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护,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县)人,生卒不详,唐代诗人。他的诗诗风精练婉丽,语句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
关于这首诗,孟棨撰写的《本事诗》里这样介绍:博陵人崔护,容貌品行十分美好,但为人孤傲,很少和别人合得来。清明节这天,他独自漫游京城南郊,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崔护刚好走得口渴,便上前叩门。不—会儿,一位美丽女孩打开了门,将一杯水递给他。崔护一见女孩,顿时心生爱慕。两人互相深情地注视了好久,崔护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等到第二年清明节那一天,崔护忽然想念起那个女孩,感情不能控制,就直接前去找寻她。庄宅院落像原来的一样,但大门上锁上了锁头。崔护左右徘徊,在左边的门上题了一首诗,写道: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桃花相映红(图片来源网络)
去年的今天,就在这城南这一户人家的门口,我看见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绯红动人。今日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的桃花依旧盛开,摇摆在这和煦春风中!西人歌德说,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女子不怀春?不管承认不承认,每一个人,无论男人和女人,心底深处都有一点艳遇情结,期望在某个时候某个地点,遇见令自己心动的人。这样的人出现了,一遇而过,但你再次寻找时,却遍寻不着,此时青春的惆怅与无名的失落,是不是就是这“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滋味?崔护将它形象地写了出来,造就了一首名诗,也为他赢得了不朽的声名。
话说崔护回去之后,还是丢舍不下,满脑子满眼都是女孩的美丽形象,于是又一次前往城南,再去寻找那人家。这次庄宅没有锁门,崔护却听见院内传出哭声。敲门进去,院里的老汉知道来人便是在门上题诗的崔护,连声说崔护害了他的女儿!
原来,递水女孩是老汉独生未嫁的女儿,自去年清明节见了崔护之后,就一直思绪恍惚。前几天一起出门回来,看见左门上的题诗,读完之后就病了,无药可救绝食而死。崔护听了十分悲痛,进屋为女孩痛哭一场,哭着祷告说:“我在这里啊!”不久,女孩睁开了眼,苏醒过来。老汉十分高兴,就把女儿嫁给了崔护。
从此,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桃花也就成了最妖娆,最暧昧的花朵。
贞元十二年(796年),崔护进士及第,后做官至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仕途一帆风顺,在如意妻子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和崔护故事相似的,还有同时代诗人杜牧的一个故事,不过故事没有那么圆满。
诗人杜牧曾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市)幕下任书记,听说湖州(今浙江湖州)盛产美女,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久仰杜牧诗名,盛情款待,将本州名妓全部唤来,杜牧看了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建议刺史举办一次竞渡的娱乐活动,或许能在人群中发现真正的美女。
湖州刺史真的举行了一场竞渡活动,那天全城的人都出来到两岸围观,杜牧在人群中寻了一天,也没有看到一个合意的。就在活动快要结束时,发现一位乡村的老妇人,带领一个女孩子,女孩大约十几岁。杜牧盯着她看了好一会,激动地说:“这个女孩子真是天姿国色啊。”就将那母女俩召过来谈话。母女俩人都很害怕,杜牧说:“我不是马上就娶她,只是要订下迎娶的日期。”老妇人问:“怎么订约?将来你若失信了,应当怎么办呢?”杜牧说:“不到十年,我必然来这里作郡守。如果十年不来,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嫁给别人吧。”女孩的母亲表示同意,杜牧便给她们了贵重的聘礼。
分别后,杜牧想念着湖州女孩。可他现在官职较低,做湖州郡守只是个梦想。后来杜牧先后做过黄州、池州和睦州等处的地方官,都不是他的本意。直到他的好朋友周墀担任宰相,杜牧便接连写了三封信,请求出任湖州刺史。大中三年(849年),杜牧终于获得湖州刺史的任命,这时他已经四十一岁了。
杜牧到湖州后,连忙派人打听那对母女,却得知那女孩已经嫁人,并且有了三个孩子。杜牧将女孩的母亲叫来,责备她违背诺言。老妇人说:“原来的约定是十年,可十年过了你没有来,所以才出嫁的。”杜牧想了想,的确离当初约定的时候过了十四年,便送给老妇人很多礼物,让她走了。杜牧黯然神伤,写下著名的《叹花》一诗: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图片来源网络)
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以至于春尽花谢,不必埋怨花儿开得太早。风雨使得鲜花凋谢,春去夏来,绿叶繁茂,树枝上都挂满了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