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赠我慧眼慧根:以阅宇宙惚恍窈冥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5 00:29:00

阅读提示: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我“破解道德经迷雾5+N”系列的第三篇重头文章,阅读完这篇文章,基本上可以掌握“道可道,非常道”的真谛要义。还是那句话:想真正理解《道德经》,跟随【三棱心】的思路向前摸索,一定能找到你自己的答案。如果要批评和反驳,请有理有据,一剑能封我喉最好,无知乱喷只能暴露浅薄惹人讨厌。

没有读我上两篇文章的朋友,建议先阅读,因为有好多铺垫在这两篇文章中:

※※※※※※

话说《道德经》的主题思想就是“道①可道②,非常道③;名④可名⑤,非常名⑥”:

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道①),是可以被人类认知和遵循的(道②),而人类遵循自然之道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之道却并非恒定(道③);

宇宙自然的因果关系(名④)是可以被人类认知表达为一定的认知逻辑(名⑤),而人类根据自然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的认知逻辑也并非恒定(名⑥)。

按照这个主题脉络,《道德经》的《道经》和《德经》分野十分清楚:第1章至39章,是讲“道可道,非常道”的,是《道经》部分;第41章至第81章,是讲“名可名,非常名”的,是《德经》部分。

而在《道经》中,“道①可道②,非常道③”对应的章节是:第14章讲的是道①即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第21章讲的是道②即人类的认知实践,第25章讲的是总论“道可道,非常道”。

书归正传,今天的文章就是分析第21章,道①是怎样被可道②的?所以这一章的主题就是“可道”,即人类的认知实践活动,这也是本章的主题思想。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与“道”通达之德,必是取法于“道”的“德”。

这一句高度概括了“可道”的最高原则和“可道”的最好结果。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道①)是我们人类作为认知主体,朝夕相伴的认知对象,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这样一个认知对象,对我们人类这个盲人来说又是永远也不知道全貌的“大象”。又要与之相处,又不知道它的底细,就需要我们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正确的态度、方法和思维去认知。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知即“可道”的时候尽量保持客观,尽量不要主观,这样我们“摸”到的结果才是可信的。这里的“德”就是“得”,通达之得,要尽可能地符合道①的客观实在性,这就是“惟道是从”。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可以结合“常无欲以观其妙”和“反者道之动”以及“无为”这些概念来理解,它们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也是“大曰逝(寰)、逝(寰)曰远(德)、远(德)曰反”的另一种表述,请参照相关论述。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历来错解的思想根深蒂固,想转变过来实在不容易。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人类认知宇宙自然就相当于照镜子(这个比喻在《道德经》中也使用过即“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如果想要准确地用我们的认知思维(镜子)反馈认知对象的真实信息,你的镜子(认知思维)必须是明亮的、无疵的,这样外物和镜子的影像才能是“孔德”即“通达之德”,而“通达之德”必然是客观、准确地反馈了事物的真实信息。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一句阐述了“可道”即人类认知宇宙自然的基本方法。人类是怎样从“道①”中有“德(得)”呢?因为“道①”虽然惚恍窈冥,不可全知,但作为认知对象又是可被认知的,这是它的客观性决定的。认为“道”不可知、不可说者,我在这里一剑封喉。“道①”的可知性,是因为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抓住其中的这四个“有”,“道①”就成为“可道”之物:

象:即“道之为物”呈现给认知主体的物理表象,比如大小、长短、高低、方圆、前后、音声、粗细……人类对“道①中之象”的可道②,主要通过“分别法”这个认知手段。认为修行者要消除“分别心”者,我在这里一剑封喉。

物:即“道之为物”呈现给认知主体的生物、化学属性。

精:即“道之为物”呈现给认知主体的本质属性,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该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而不是别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信:即“道之为物”呈现给认知主体可总结、可归纳的本质规律,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和必然趋势,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因素,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在以上四项中,“象”和“物”可以通过感性认知而“德”;而“精”和“信”可以通过理性思维而“德”。这一段揭示了人类认知的两个阶段,或者说两种基本的方法,即:感性认知和理性思维。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这一句高度总结了人类对宇宙自然的相伴史,就是一部对道①进行可道②的历史。换一句话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认知逻辑构建史”。在人类上万年的努力下,终于把宇宙自然变成了两个世界,即“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或者叫逻辑世界)”。从某程度上来说,人类其实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逻辑世界”里。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这里的“名”就是“名④可名⑤,非常名⑥”中的“名⑤”,即:人类通过对宇宙自然的因果关系(名④)进行“可道②”之后,赋予自然万物以一定的认知逻辑(名⑤)——我这个表述有点绕,但多读几遍是能够懂的,而且我坚信这是最准确的理解。翻译过来就是:自今天追溯至远古,人类其实一直都在给予万事万物进行逻辑总结、归纳和演绎,通过这项伟大的实践,以探寻、发现、求证、利用事物的本质规律。“阅”,察看、检阅、理解、欣赏;“众甫”,万事万物的根源。那些把这句话理解为“道的名一直存在”或“道的名就是不去”之类的解读者,在此可以一剑封喉,这样理解就是典型的望文生义,而且不切实际,更是毫无意义。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是从哪里知道万事万物的本源和规律的?就是根据万物的“象物精信”,以及人类有史以来以“象物精信”对万事万物的认知中寻根求源的。

本文的主要内容已经结束了。但既然写这么长了,能读到这里的朋友肯定对追寻《道德经》的奥秘很感兴趣,下面我索兴把第14章、21章和25章的内容放在一起再对照,读者诸君按章节主题仔细揣摩品味,看我讲的有没有道理?

第14章主题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21章主题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25章主题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通过以上主题的贯通,我们要对“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两句话有一个基本的感悟。这两句话历来错解严重,我以下的分析,希望能纠正传统谬误——

人类通过认知实践(道②),探索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道①),从而形成了人类自己的社会实践之道(道③),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对宇宙自然的因果关系和运行逻辑(名①),进行归纳、演绎和整理(名②,即对象、物、精、信进行感性和理解认知),形成可供人类交流利用的认知逻辑(名③),这个过程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

“无中生有”之前的世界,是自然的世界,对人类来说是无逻辑的(或者说是元逻辑);而“无中生有”之后的世界,在自然的世界上叠加了一个新世界,这就是人类所创造的“逻辑世界”。在自然的世界里,物是混成之物,是惚恍窈冥的,是复归于无物,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而当“自然世界”叠加上“逻辑世界”之后,才有了道、天、地、人,才有了各种各样的“非常道”,才有了“万物”,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生”不是生产、生育,而是“认知实践后的概念新生”。那些认为“道生养了万物”论者,在此可以一剑封喉,此类臆想式解道非常幼稚。

如果以上所讲理论仍然不得其解,请朋友们“至虚极,守静笃”,闭上眼睛开始冥想:把你能想象到的所有你认为人类所“生”的概念统统去掉、忘掉,那么你就回归到了事物的“根”上,而你想象的那个世界就是“无”。

注:本文标题《天道赠我慧眼慧根:以阅宇宙惚恍窈冥》中的“我”不是指作者【三棱心】本人,而是指“我们人类”的意思,人为万物之灵,这也是天道自然运行程序的重要逻辑!我们试想,如果人类不是万物之灵,没有慧眼慧根,现在的世界是不是没有“认知逻辑”的世界?而没有“认知逻辑”的世界,人类将和其它物种一样。如果能想到这一层,对理解本文也是有帮助的。

0 阅读:1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