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本义”是什么?我们离“入门”有多远?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7 00:55:34

我在头条号平台上分享我解读的《道德经》心得体会时,常有类似这样的评论:你还不入门;你离老子的本义还差十万八千里……其他《道德经》学习研究者的评论区,类似的评论也是家常便饭。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就有一个疑问:评论者是不是已经掌握了《道德经》的“门”在哪里?已经知道了《道德经》的“本义”?

但如果你让评论者说出什么是《道德经》的“门”和“本义”,他们大概率也是不知道的。即使说出来一个,在其它读者看来,大概率也是“不入门”和“离本义相差十万八千里”。

《道德经》有没有本义?答案是肯定的,《道德经》肯定有本义。但这个本义掌握在谁手里?肯定是掌握在作者老子的手里。问题是,老子已经离开我们二千多年了,那他掌握的本义我们去哪里寻觅呢?

其实我们谁也不用问。任何一部作品一经问世,就像在世上诞生了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已经有了它自己的思想,它可以有自己的“生父母”即作者,但他的“生父母”似乎也决定不了它的“本义”——这就是包括所有艺术在内的伟大作品,诞生于世的伟大意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为恃,长而不宰”。

尤其是像《道德经》这样古老且深奥的文本,其“本义”并非一成不变或绝对明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变化都会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因此,追求一个固定不变的“本义”可能是不切实际的。

阅读、欣赏、解释、批评,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活动,受到受众自身知识、经验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人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解释,这并不意味着某种解释就离“本义”更远。

学术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不断探讨和辩论,来接近文本的可能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多种解释并存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

历史上许多学者都对《道德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这些见解共同丰富了我们对这部经典的理解。

因此,我们倡导读者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解释和观点。在学术研究中,多样性和包容性是促进知识进步的重要因素。

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有一些原则或者标准,使我们在面对离“本义”太远的质疑时,有足够的回旋和反驳余地。

我坚持的原则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这其中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即在实际生活和在文字逻辑这两个方面,不能有离“本义”太远的嫌疑——这里的“本义”指“事实本义”,你的解释再有文学性、哲学性,本质上就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还有啥讨论价值呢?

比如我前几天接连发表了几篇讨论“阴阳”的文章,明确指出自然的物质世界里并不存在所谓的“阴阳”,“阴阳”只不过是“对立统一”这个现代认知学概念在古代文字中的一种表述,《道德经》中唯一出现的一次“万物负阴而抱阳”是有确指的对象,即“万物中的自然属性和不自然属性”,而且这样解释,与整个章节和整部《道德经》的文字都是逻辑融洽的。有不少读者提出质疑,但我的解释在实际生活和文字逻辑两方而都是“事实”,这些反对者并没有更好的论据来进行反驳。到底谁离“本义”近,谁离“本义”远,让“事实”这个裁判说话,比谁都管用。

许多解读者在解读中罔顾事实,看似很唯物,其实是彻头彻脑的唯心。比如有许多解读者喜欢用“道的标准”这种说法,“道”有什么标准吗?“道”的标准在哪里呢?哪个“道”是标准呢?生活中我们没有见过什么“道的标准”,《道德经》的文字中好像也没有什么“道的标准”。老子说的无为、不争、守弱什么的,好像也不是标准!那么我们说“道的标准”,应该就不是老子的“本义”。

再比如说“道是宇宙的本源”“道生养了万物”……很多类似的说法,实际上经不起推敲。如果说离老子“本义”很远,这种离“事实”很远的解释应该算是。

所以,我的文章欢迎批评、反驳。批评、反驳的时候,最好不要笼统地说我离老子的本义很远、不入门之类的话,如果一定要这样说,你就要告诉我你理解的老子的本义是什么?我虽然也并不一定就认定你所说的是老子的本义,但我要看看你离事实有多远。如果你理解的符合我的“两个符合”,那还真得好好学习、请教、吸收——在探究《道德经》本义这件事上,我是认真的,也是虚心的!

0 阅读:1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