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请我来莫斯科,但你们什么也不做,那我究竟为什么来这里?”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访苏期间冲苏联官员柯瓦廖夫发火说的一句话。
那时,毛主席抵达苏联后,除却见第一面,后来将近一个礼拜的时间,斯大林始终回避毛主席的面谈请求。
当时外界甚至有所谓的传言说:毛主席是被苏联“软禁”了。
事实显然并非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确也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
当时毛主席生平第一次苏联访问,一共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祝贺斯大林70大寿,一个就是寻求同苏联签订新的友好条约(以前的是苏联同国民党签订的,实质上是不平等中苏旧约)。
前一个目的,是毛主席抵达苏联并不难达成,难的就是第二个目的。
12月16日中午12时整,毛主席一行人的专列缓缓驶进了莫斯科。
彼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主席当时穿着一件呢子斗篷,还戴了一顶毛毛帽子,借以抵御西伯利亚的寒冷。
而和毛主席一行人一并抵达的,还有几车皮的“国礼”,那是毛主席特意为斯大林准备的寿礼。
其中一车皮是江西的小金橘,一车皮是山东的大葱,由此,蜜桔和大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罕见的特殊“国礼”。
在莫斯科的雅罗斯拉夫车站,苏联政府以及军队重要领导人们列队以接待贵宾的方式迎接了毛主席一行人。
不过斯大林并未到场,因为他的习惯使然,向来都不到车站迎接客人。
而再加上可能是水土不服,气候太过寒冷的缘故,毛主席在路上就感冒了。
所以在短暂的欢迎仪式过后,舟车劳顿的毛主席就坐车前往苏联方面特地为他安排的别墅,那同时也是斯大林在卫国战争时期使用过的别墅之一。
很快,当天傍晚6时左右,毛主席就会见了斯大林,两个人见面的地点在斯大林的办公室。
跟随在毛主席身边的翻译曾经口述自己当时作为目击者看到的现场,在他的眼中,踏入斯大林办公室的毛主席和平时是不同的,他的脚步变得比较快,脸上还出现了忧心忡忡的神情。
“您好,斯大林同志。”
“您来了我很高兴,毛泽东同志。”
这就是思想交往几十年却第一次见面的两个伟人最简单而朴实的问候。
后来斯大林还笑着对毛主席说道:“您看上去比我年轻、健壮。”
那一年,毛主席56岁,正是身体最硬朗的时候。听到斯大林这样说,毛主席也笑了。
随后,斯大林就招呼毛主席在一张长长的会议桌前坐下,两个人面对面聊了许多。
在两个人的第一次面对面谈话中途,毛主席更是暗示了有关签订中苏新约的话题,但是斯大林却不接茬,一直在回避。
这让毛主席深觉这次会晤不会太简单。
有关这一点,又可以说是,毛主席事先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早在1947年时,毛主席率中央从延安迁到西柏坡,已经开始为建国的事情筹谋,当时毛主席就曾计划去到莫斯科,当面向斯大林“请教”,但是终未能成行。
期间,斯大林一开始是同意毛主席访苏的,还承诺必要时苏方可以派飞机去接毛主席。
但是不久后,苏联方面却又传来一封与先前意向完全相反的电报,认为鉴于当时正在进行的战役,毛主席离开可能对战事不利,所以认为毛主席应该暂缓访苏行程。
这封电报之后,毛主席的相继连续五次访苏请求一一被拒。
后来,苏联干脆派了一位特使米高扬到西柏坡,帮助毛主席参考有关问题。
一直到建国不到三个月的时候,毛主席访苏才最终成行。
而毛主席到苏联,自12月16日傍晚同斯大林见过这第一面后,斯大林迟迟不对双方的下一次会谈做出约定,两人的第二次会谈后来整整拖了一周。
期间,毛主席给斯大林打电话,却不止一次被告知斯大林不在家,要找人谈话,只能找米高扬。
毛主席后来在1956年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曾经说道:“我(当时)在苏联每天就干三件事,一吃饭,二睡觉,三拉屎。”
因为见不到斯大林,毛主席无事可做,期间,苏联方面的联络员就劝毛主席,可以出去参观,到处走一走。
而毛主席就断然拒绝。
毛主席后来描述自己当时为此还“发了脾气,拍了桌子”,并干脆地回答:“我不去,不签订新约我哪里都不去,有时间我宁愿抓紧睡觉。”
前前后后毛主席的这些话,其实都是在表达自己对虚掷时光的不满。
毛主席原定计划是在苏联停留3个月,后来因为斯大林中途的避而不见,再加上国内工作情况,不愿意浪费时间的毛主席甚至还曾打算将访问时间缩短为两个月,提前在1950年1月底启程回国。
而这期间,苏联方面打听到毛主席喜欢吃鱼,为了安抚主席的情绪,特地为毛主席送去了鱼。
而当时正值寒冬,苏联方面送去的鱼都是冻鱼。
毛主席在苏联居住的别墅厨房冰箱里,一下子存了很多冻鱼。
结果主席的随行厨师遵照主席先前的命令,直接拒绝接受,并把冰箱里的冻鱼统统扔了出去,
负责毛主席饮食供给的苏联上校当下就慌了,而且因为语言不通,少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赶忙从克里姆林宫找来了翻译。
随后才弄懂,毛主席的意思是只要活鱼,不要死鱼。
在此之前,毛主席一到苏联,就对随行的厨师严格下令:“你们只能给我做活鱼吃,要是他们送来死鱼,就给他们扔回去。”
于是当厨师收到死鱼的时候,就遵照了主席“给他们扔回去”的命令。
自那之后,苏联方面克里姆林宫的大大小小人物就都知道了,毛主席吃鱼是有讲究的,不吃死鱼,而只吃最新鲜的鱼肉。
所以毛主席吃鱼真的是如此讲究的吗?
其实不然,在国内,毛主席吃鱼可不讲究这些,活鱼死鱼都是可以做成美味的,也都吃。
而毛主席在苏联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949年初,中央还没有去到北京,而待在西柏坡那一排小平房中的时候,斯大林曾亲自致电毛主席,派特使米高扬前往西柏坡访问。
当时中央有关方面为了表达对苏联代表的热情欢迎,为米高扬的到来专门设宴。
而因为西柏坡当时条件艰苦,不过是个小农村,也不可能准备什么高级食品。
为此,有关方面想方设法以尽到最大的诚意,先是从石家庄特意买来了上等的汾酒和葡萄酒,然后到附近滹沱河里捕来了非常新鲜的鱼,做了点红烧鱼和熘鱼片,再有就是将自己养的猪和鸡也都宰杀了。
再加上苏联人带来了很多罐头食品,就这样满满当当摆了一桌。
饭桌上,只见米高扬当时穿着圆领的皮大衣,圆筒皮帽子,俗语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米高扬当时单是坐在那里就显得很是威风。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饭桌上中央五大书记身上的旧棉军衣没棱没角,毛主席的衣袖上甚至还有块补丁。
不过毛主席对此并不介意,饭桌上的气氛还是十分愉快的。
米高扬从苏联到西柏坡,还带了酒,但是入乡随俗,他对中央当时准备的汾酒很是好奇,而苏联人一向擅饮酒,米高扬也不例外。
只见他拿着个玻璃杯,就开始像喝凉水一般喝起了汾酒,一抬手的功夫大半杯酒就已经下肚了。
当时饭桌上大家都看出来了,米高扬这是特意借喝酒来出风头了。
而当时桌上,中央五大书记中,为首的毛主席喝酒是属于沾脸就红,而朱德有喉炎,无法喝酒,任弼时当时的高血压就十分严重,更不能喝,刘少奇最多是能用小酒盅喝点,周恩来就算是五人当中最能喝的了,但哪里能和米高扬那种拿着玻璃杯一口气咕咚咕咚灌的人比?
所以在喝酒这件事上,毛主席只能不动声色,可能是不想让苏联人将风头全占去了,毛主席于是招呼给米高扬盛饭:“来来,吃饭了吃饭了。”
说话间,毛主席特意指着饭桌上的鱼对米高扬道:“尝尝我们这滹沱河的鱼。”
这时,米高扬的目光才终于从酒转移到了饭菜上,当即就用手比划着赞扬道:“谁都说中国的饭菜很好吃,可我就是不会做,等将来中国革命胜利了,我一定专门派人来学习一下中国菜,增加一下西餐的花样。”
听到米高扬这样说,毛主席朗声笑了。
另外再加上提到吃鱼,毛主席向来十分懂行,而又因为从苏联代表口中听到夸赞中国饭菜,毛主席随即又自豪地说道:“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
这时,米高扬一旁的翻译将毛主席的话译成俄语转述给了米高扬。
米高扬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对翻译说了句话。
桌上的人包括毛主席在内还以为米高扬要说些什么感谢的话,结果苏联翻译指着桌上那盘鱼就挑剔地问到:“这是活鱼吗?”
最后得到了肯定的回复,米高扬才动筷。
这件事可以说是毛主席在苏联下令收到死鱼“给他们扔回去”的归因。
同时也是毛主席在苏联发生的不愉快事情的始末,而斯大林得知了原委后,也对米高扬曾经在西柏坡的行为感到不满。
很快时间来到了1950年元旦,这时,毛主席来到苏联已经半个多月了,而也就是在这一天,不愉快的日子终于有了转机,因为那一天,斯大林终于痛快地同意签订中苏新条约。
不得不说,毛主席“发脾气”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再有就是西方记者在阴差阳错间促成了斯大林态度的改变。
因为毛主席在苏联无事可做,深感虚掷时光的那段日子,那些记者也没闲着,因为见毛主席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进行什么公开活动,他们于是开始忙着造所谓“毛主席在莫斯科被软禁”的谣。
而这可以说是涉及苏联在国际上声誉的大事,斯大林注意到后很快就重视起来。
这时,毛主席于是顺水推舟,发表了《答记者问》,对中国当时的情势、自己在苏联就逗留的时间以及正在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答记者问》发表后,当即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震动,先前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而斯大林的态度改变随之而来,并不再坚持原有的要同毛主席一道签约的想法,同意周恩来到莫斯科。
1月2日晚上8点,斯大林又派米高扬到毛主席住的别墅去,询问了毛主席对签订中苏条约的意见。
自此,中苏之间的谈判僵局也被打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随着周恩来赴苏事宜安排妥帖,毛主席的心情终于豁然开朗。
按照此前苏联联络官的提议,毛主席开始了外出游览的活动,并在得知周恩来从北京启程的确切日期后,于1月14日正式乘火车离开莫斯科北上。
先是去了列宁格勒这座英雄城,直奔波罗的海,后又参观了沙俄馆藏,十月革命炮击冬宫的巡洋舰,还看了苏联的歌剧。
在此期间,毛主席所到之处,都受到苏联人民的热烈欢迎。
毛主席对此也深受感动,冲着大家不停地挥手,露出了到苏联一个多月以来最轻松真挚的笑容。
因为到苏联的目的达成了,这时的毛主席心情轻松了许多。
不过毛主席同时心里也十分清楚,有关中苏新约的签订,谈判桌上还会有一番较量,但是他相信周恩来不辱使命,同时对我国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后来果然,毛主席的前期努力和周恩来在谈判桌上的周旋,相辅相成,1950年2月14日,中苏新约正式签字。
小结:
而在第一次访苏期间的小故事,也是后来毛主席回国后主动说起的。
实际上,一国领袖也和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性格和喜恶,尤其是吃鱼的故事,在外交领域,反倒成为了一段传世佳话。
毛主席用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向苏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尽管建国之初,我国的国力还很不足,需要向当时已经成为世界大国的苏联请求援助,但是毛主席对此没有丝毫忌惮,而这也足以彰显毛主席身上的民族尊严和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