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回到北京午休时间到几个商场溜达,能让我感受到年味的,居然是排排而立的蛇年生肖运程画板。
即便位置不显眼,观者还真不少。乙巳蛇年,来报到的是金蛇,听着就是好彩头——中西文化的记录里,蛇是灵动之物,富裕、吉祥、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解梦者说梦里见蛇是好兆头。但生活中,多数人对蛇不是退避三舍,就是赶尽杀绝。这冷血动物,舌头老是外显张扬,伏地蠕动疾如风,一望就是不好惹的家伙。
乙巳蛇年▲
蛇字由“虫”和“它”构成。“虫”表义,指代伏地无足的爬行动物。
强调物种属性;“它”表形,描绘弯曲柔软、无骨似的体态特征;造字传递了蛇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然而,蛇因其吞食猎物、蜕皮的行为,常被赋予负面联想:张口吞噬猎物的动作被视为“贪婪” ,蜕皮的特性则引发了对变化与再生的复杂情绪。这种负面的文化投射到了成语与故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负面形象。 “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蝎心肠”,强化了蛇与贪婪、危险、狡诈的关联;“农夫与蛇”的寓言则暴露了蛇的无情狠毒。
“蛇蝎心肠”▲
其实,蛇在传统文化中也被赋予了灵性与智慧的意义。
“玉京子”便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蛇”的雅称。据说,这是一条守护天庭智慧宝库的神蛇。“玉”象征高贵,“京”寓意至高之地,“子”赋予生命与灵性。此雅称让蛇的形象提升到灵动和神圣的层次,赋予了它超越自然属性的文化意义。然而,蛇的正面形象未能如龙般受到普遍尊崇。相较于虚拟的龙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蛇的灵性象征始终被遮蔽。例如,一曲“金蛇狂舞”虽然深入人心,但是春节舞“龙”而不舞“蛇”,便是这种文化偏向的体现。
“玉京子”▲
记得上小学问到老师:“古人如何称呼你、我、他?”
老师逐一解释:“古人多用尔或汝(女)称呼对方,就是现代的你。古代用“予”或“吾”来称呼自己,也有直接用“我”的,成语尔虞我诈就是出自《左传》。“他”字也是古时已有,《孟子》书中提过顾左右而言他,至于她、它,是白话文运动后才有。老师接着补充道:“它是蛇的异体字,见于甲骨文,古时便有。”
它是蛇的异体字▲
蛇和人类生活密切,跟蛇有关的成语就有一大串。
据圣经所载,蛇是在伊甸园最早出现的动物,它引诱夏娃吃禁果,据闻从此蛇和女子便成了世仇。很多描绘当时蛇教唆夏娃的情景是有些破碇的,画家们都把蛇画成现时模样,盘缠在树上。根据圣经,当时蛇应该是有脚的。只因唆摆事件被罚,之后才只用肚腹行走。
现代科学认为人类是猴子演变而成,但古代神话则相信人类是蛇的后代。女娲是人面蛇身的神祗,在正月初七,她仿自己造人,更创建了婚姻制度,让人类繁衍下去,所以那天被称为“人日”,人人生日。
眼镜▲
蛇多有毒,而且身体滑潺潺,令人生畏。
所以人们大多觉得蛇很诡异。《聊斋志异》关于蛇蟒的文章就有五六篇。传奇小说中,最可爱的蛇无疑是青蛇白蛇,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阅者恋恋不忘,法海的横加干涉,令人讨厌。
青蛇白蛇▲
回忆少年回到祖籍江南,老宅的杂物堆里偶有大蛇蜕下的龙衣,初见有点悚然,再见就细细把玩。
鸡寮周边的地面不时有新洞口,祖母通常二话不说,煮了一大壶热水便往里灌,说洞内非鼠即蛇,我听着就没来由想及书本里说的“蛇鼠一窝”。
蛇洞▲
我与蛇“亲密接触”,是十岁那年夜里返家,泥路无灯,月光也不来把路照亮。
在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上小心翼翼行走,突然感觉有异物从草丛窜出,我立马止步,蛇兄随即从我脚丫的人字拖上头超速横过,留下一阵冷凉,更留下后怕。我乃惧蛇者,那夜躺在床上,忍不住想起课文里楚国大夫孙叔敖童年遇见双头蛇的故事——穿凿附会的讲法,人遇见它,准一命呜呼。孙屁孩倒了八辈子霉,与它狭路相逢。小子倒是二话不说先把蛇打死,再回家泪流满腮与母亲哭别,叹自己大限已到,因为遇上了两头蛇。
玉米蛇▲
乡村蛇多。 表姐怕蛇,遇见大的,通常喊我执行除蛇任务。
我也怕蛇,但为了那点小汉子的虚荣,拍胸壮胆上阵,处理过几回,明白了面对反应敏捷的长虫,行动前千万不能打草惊蛇。我早早就接收了“打蛇打七寸”的忠言,但发现执行起来也非易事。那厮尺码有长有短,遇到一两尺长的,七寸就得费神拿捏。
蛇胆是药材▲
人们对蛇欠缺热情,一言以蔽之,它毒。
“蛇蝎美人”,是糖衣裹着狠毒心肠的表述。蛇出没,诸君上心啊!但它到底还是被端上了餐桌。我初尝蛇肉,在老宅村子里。对它的滋味,没留下记忆,但人吃蛇胆的画面是记住了。那个暑假,村人宰蛇,众人围观,我也是吃瓜群众一员。那尖刀往蛇腹划下,取出蛇胆放入杯中,和着鲜血,立马吞下,一气呵成,面不改色。人说这种吃法补身益气,信者趋之若骛。
成年后一次看到友人蛇铺选蛇的,伙计当面剖腹,取出蛇胆,用白酒吞服。蛇被取胆后仍能生存数天。据闻奸商利用这个漏洞,蛇胆卖出后再补上鲫鱼胆,用廉价货鱼目混珠。随着医学知识普及,知道生蛇胆内寄生虫极多,生吞蛇胆遂少人问津,只能卖给药厂。
蛇胆药材出售▲
现在很多国家军医徽章上有蛇的踪迹。
一位医生为我解惑:国际医学组织的徽章,几乎都有蛇缠着权杖的图形。蛇杖的意象,与古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有关。它手持蛇杖,代表医药与治疗。搭上这层关系,蛇的正能量增添了几许。蛇的毒液可置人于死地,也能制药救人,这是它在人间最大的功德。蛇又有定时蜕皮的特点,旧的脱去新的来,病愈的生命有了再出发的象征,蛇杖就此粘上治疗救伤的标签。
带蛇的徽章▲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描述了中唐时期苛政猛于毒蛇的景象。
湖南永州有一种黑底白纹的毒蛇,凡是它经过的草木,都会枯亡。但将它捕杀晾干,作为药引,可治愈瘘疠、痉挛诸病。当时朝廷以免除苛捐杂税为饵,到民间招募捕蛇能手,捉蛇上缴。捉捕毒蛇是高风险行业,捕蛇致死者虽不绝于途,比起饿殍遍处的景况,为保小命,还是值得一搏。在战乱的年头,毒蛇往往成了黎民庶人的救命稻草。大哉!舍身为人的蛇族。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蛇有两个特色为其他生肖所无:蜕皮和冬眠。
冬眠表现出蛇的远见,寒天觅食难,当其他动物还在捱饥时,蛇已存够足够热量,大睡一整冬。蛇每隔一段时间便蜕皮,为了成长,把旧皮囊果敢地去掉,是“断舍离”的最高境界,值得优柔寡断的朋友学习。
蛇形标志▲
金蛇即将上位坐镇,但世人眼里,蛇的冷漠、狡猾、复仇恨意形象,仍不可磨灭。
美国猛人再次“披挂上阵”,蛰伏四年后重返龙位,早已摆出天下无敌的复仇者姿态,张口旧曲重弹,牢牢扣住了天下目光。猛蛇再出岫,花嘴吐舌,全球都防着出其不意的袭击。
唐代 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