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忆旧迎新纳吉

鹰瞳的世界 2025-01-29 06:08:32

今天除夕,门前房后贴满了倒“福”字,寓意着来年“福到”。

2025新春▲

据考,“吉祥物”的概念来自法语。这些年,凡有节庆,总会设计吉祥物。

给人起名字是门学问,给吉祥物起名字也是同样。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吉祥物爱以叠字为名。以央视春晚而论,去年的吉祥物叫“龙辰辰”,前年是“兔圆圆”。再往前没有用叠字,“瑞虎”、“小昂”(五彩神牛)、“鼠你宝贝”等,但二0一五年和二0一六年都是叠字,分别是羊形的“阳阳”和猴形的“康康”。此外,二0二二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叫“冰墩墩”,风靡一时。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统称“福娃”,共有五位,都是叠字名,“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谐音“北京欢迎你”。

冬奥会的吉祥物叫“冰墩墩”▲

从语言学上讲,叠字能够体现汉语的音节美。

《诗经》中就不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论是小情小调还是豪迈激越,叠字表达起感情来都更加强烈。比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尽诉心境之曲折婉转;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寓慷慨于沉郁之中,再三吟诵,亦兴味无穷。生活中的叠字则给人亲热之感。呼小儿名,与小儿谈,多用叠字。网友还盛传,最爱说叠字的是重庆人。虫子叫虫虫儿,饼叫粑粑,箱子叫箱箱……“很可爱有没有”。

《诗经》叠字不少▲

说回吉祥物,二0二五年央视春晚的吉祥物名为“巳升升”。

巳者,蛇也。说实话,在十二生肖中,蛇给人的刻板印象可能是最差的,或因此故,吉祥物取名刻意避“蛇”用“巳”。不过,吉祥物小蛇外貌憨萌。整体造型参考甲骨文“巳”字,眉眼取自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蛇形器,鼓鼓脸上两坨腮红,头顶还趴着小蝙蝠,蛇的恐怖外观大大减少。按媒体解释,“升升”二字寓意“生生不息”,我倒愿其理解为蛇探身昂头,挺腰升空,健体向上之状,这更有催人奋进之意。

二0二五年央视春晚▲

时空穿回到我少年在北方的腊月,霜雪禁锢的冬日,好像天气比现在冷多了。

走在户外,连树叶也鲜见,唯有枯草在北风里“招摇撞骗”。骗的是我们的目光。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但凡冬日,遇见了轻飘腾跃之物,心中禁不住一喜。比如,孩童手里的气球、女子奔跑起来飘逸的围巾、还有口中呼出的热气、清晨的餐馆里盈盈冒出的烟气……

欢快的除夕▲

说到烟气,我想到的多年前上小学的我,在寒假学校组织学雷锋活动,到一家包子舖“为人民服务”。

其实,也就是在餐馆里帮老板刷刷盘子,擦擦桌子,顺便运送一下被食客们吃空的小笼。那是被包子的香氛和蛋花汤的香气灌满的日子,每天清晨,我都能看到餐馆小笼里丝丝溜溜冒出来的蒸汽,看到各色人等,听到人间烟火里各色日常。那时候,每每食客上门,老板问:“您是吃肉包,还是素包?”食客们应声之后,老板飞速从笼屉上卸下来一屉,端与食客,那腾跃而起的一缕烟,真让人觉得温暖,也有着一股爆炸般释放的香,在那“食之贫乏”的年代让人饥肠辘辘。

餐馆小笼里丝丝溜溜冒出来的蒸汽▲

这样的蒸汽,我只在小时候老宅祖母烹饪的时候经常领略。

那时候,腊月里杀了一头年猪,小叔接了一盆猪血过来,让我烧火煮水,然后,祖母按照猪血和水配比搅动好,刮去浮沫,在锅中焯煮,焯煮的时候,要事先在锅灶中放入葱段和生姜片,放入适量的盐,待到猪血结块,划块,冷水下锅,慢慢煮至稍稍沸腾,锅盖冒烟就继续注入冷水,以确保锅灶中似沸不沸状态,约莫十分钟许,捞出一块猪血,触感发硬似老豆腐,即可捞出。这样做出来的猪血,搭配大白菜来吃,是少年时农家的绝顶美味。祖母在炒製大白菜猪血的时候,小锅灶中猪油化开,一道青烟腾跃而起,放入葱薑蒜末,哧啦──翻炒后再放入猪血──哧啦──翻炒放入白菜心,不多时即可出锅。整个炒製过程,小锅上笼罩着一层青烟,这样发生在厨房里的“小型气候”真的很是诱人讨喜。

猪血豆腐烩白菜▲

诗人说,看得见炊烟的地方,长满我们的故乡。

炊烟,曾一度是家人另一种唤归的信号。炊烟袅袅,餐饭将熟,贪玩的孩童望烟而动,心里装着的是对亲人新烹佳肴的期待和揣测。

张家的炊烟清淡渺远,一定是煮了粥,烧的是秸秆。

王家的炊烟浓烈纯正,一定是蒸了馒头,烧的是劈柴。

赵家的炊烟甜美温柔,一定是煮了麵,烧的是红薯秧或玉米秸。

李家的炊烟油润圆满,一定是炖了肉,烧的是芝麻秸秆。

张、王、赵、李等姓氏的炊烟集结在一起,在村镇上方的天空开了个会,这个村镇子里子里天大的事就被它们议定了。民以食为天嘛!

看得见炊烟的地方▲

冬日我最高兴逛镇子上老街,老街里,酒旗风暖,远远一望,茶社的幌子也被一团青烟托举着,那是烧水烹茶的茶烟。

茶烟起,人情聚。故乡有俚语:“一年之中,三季忙碌,留与一季吃茶。”冬季是吃茶季,茶不必是名贵的茶,安徽茶、浙江茶、福建茶、云南茶……均可。哪怕是芽叶不足,煮一煮红茶的茶梗也不错,看到一群长辈老友在茶馆里,吃着茶,聊着一年的年景,茶烟腾跃而起,把方才他们聊到的秘密都驮载着,飞上了屋檐,飞上了云端,说给了云听。云也听得云里雾里。

最有趣的要数落了雪,人踩着雪在户外走,蜡梅开了,馨香扑鼻,人在雪地里走着,口鼻之间呼哧呼哧地冒着热气,这样一种行走的“小型气候”,也让人看出了暖意。馆子里的风炉已经摆置出来,陶炉近,风声暖,此刻人间依依墟里烟,暖暖的被喜气充满。

茶烟起,人情聚▲

这不,小酣一觉醒来,又回到了现实。“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正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今年春节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新春佳节,展览甄选馆藏文物精品,涵盖青铜、玉器、钱币等多个品类,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春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友人邀请我前去参观,看来新的一年忙忙乎乎的前奏又开始啦.......

“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

《除夜宿石头驿》唐朝·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0 阅读:0
鹰瞳的世界

鹰瞳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