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临床经验显示,真正“杀死”糖尿病患者的,未必是血糖升高本身,而更多时候是与糖尿病有关的各类急、慢性并发症。
其中,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是冠心病、心梗、中风等动脉粥样性心血管疾病。而由糖尿病肾病所引发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则为次要致死原因……
因此,近年来,最新的医学理念认为:在整个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该从始至终都贯彻好“预防并发症”这一重要原则!
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糖尿病向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病的方向发展呢?
对此,不论是2024年11月底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重磅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还是2024年12月初由美国糖尿病学会发布的《糖尿病管理标准(2025版)》,它们都非常一致地认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核心在于同时巩固好“四大支柱”!
理论上,只要从糖尿病的早期就一直贯彻好这“四点”,那么,后续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概率就会明显降低,或者出现并发症的时间能够被大大延缓。
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管理标准(2025版)》
支柱一:血压管理从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的角度来说,年龄≥40岁的成年人一旦确诊糖尿病,那么,其总体心血管疾病风险就直接达到了【高危】这个层级。
而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危】的人来说,血压只要稍有升高或异常波动,就特别容易造成对血管的损伤,从而促进心血管以及肾脏疾病的发生。
因此,相较于一般人群,已经确诊了糖尿病的患者要想降低心血管与肾脏并发症风险,就必须更加严格地控制好血压!
对此,美国糖尿病学会刚刚发布的《糖尿病管理标准(2025版)》就明确提出:
糖尿病患者只要发现血压≥130/80mmHg,就算“血压升高”,就应该使用降压药把血压给长期、稳定控制在“<130/80mmHg”的水平。并且,“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是糖尿病患者应该优先使用的!无独有偶,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权威发布的2024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同样强调: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建议设定为“<130/80mmHg”。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建议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控制血压。2024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由此可见,中外医学指南非常一致地认为:糖尿病患者在血压控制方面需要更为严格;并且,在降压药的选择上也更有讲究。
不得不说,过去,不少糖尿病患者明明血糖控制得不错,但还是很早就出现了并发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只把治疗重心给放在了血糖控制上,却忽略了对于血压的管理!
支柱二:血脂管理与对血压的管理类似,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同样要比非糖尿病人群更为严格,尤其是对胆固醇的管理!
因为,按照【脂质浸润学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始动因素正是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代表的“坏胆固醇”向动脉血管壁内的浸润与渗透。
在糖尿病大幅提升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这一背景之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只要稍有升高,就会大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而为了最大程度地阻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医学上就给糖尿病患者设定了更为严格的胆固醇控制目标。
比方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管理标准(2025版)》就有提到:
年龄处于40-75岁之间、尚未合并明显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目标设定为“<1.8mmol/L”。除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以外,这部分患者大多需要服用中等强度的他汀类降脂药。而已经合并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目标给进一步设定为“<1.4mmol/L”。这些患者则除了他汀以外,可能还需要依折麦布甚至“降脂针”等非他汀类降脂药的辅助。与美国指南的推荐几乎完全一样,2024版《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同样指出:
尚未合并心血管疾病、但年龄已经≥40岁的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至少应该降到“<1.8mmol/L”。而已经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给进一步降到“<1.4mmol/L”!2024版《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不难看出,在血脂管理方面,中外医学指导文件也同样一致地对糖尿病患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支柱三:使用“具有明确心肾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直到2020年左右,很多医生其实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不同类型的降糖药在“心血管与肾脏保护”方面可以差异巨大……
直到一份名为《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抗高血糖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的医学指导文件出现,大家才开始渐渐意识到:原来,与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岛素等传统降糖药相比,有两类新型降糖药在“心血管与肾脏保护”方面拥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这两类新型降糖药就是:
以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为代表的【“列净类”降糖药】(SGLT2抑制剂);以及,以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等为代表的【“肽类”降糖药】(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抗高血糖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而随着近几年来临床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列净类”降糖药】与【“肽类”降糖药】所具有的“心血管与肾脏保护”作用等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这使得不论是《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还是美国《糖尿病管理标准(2025版)》都非常一致地推荐:当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肾脏疾病,又或是心肾风险较高时,应该优先使用“具有明确心肾获益证据”的【“列净类”降糖药】或【“肽类”降糖药】!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
毫无疑问,对符合条件的糖尿病患者使用上述药物,无疑能够大大延缓甚至阻止心血管/肾脏疾病的发展与恶化。这对于最终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相关风险,肯定是很有帮助的!
支柱四:血糖控制之所以把血糖控制放到最后来说,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需要控制好血糖。
不过,如何长期、稳定地控制好血糖,不少人却一直都没有搞清楚……
结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与美国《糖尿病管理标准(2025版)》的推荐,我们其实不难看出,最新的中外医学指南都不约而同地把血糖控制的“重点”给放在了两个方面:
第一,【早期达标】非常重要,而【早期药物联合】则是关键手段。
事实上,已经有不止一项大规模、高质量的医学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越早实现血糖达标,各类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就会越晚。
因此,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就最好采取更为积极的用药策略,比如同时使用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来进行【早期联合】。
具体方案可以是“二甲双胍+某一种【‘列净类’降糖药】”,又或是“二甲双胍+某一种【‘肽类’降糖药】”。
第二,肥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有利于血糖控制。
事实上,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就早已提到: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的体重管理,不仅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减少降糖药的使用;其中有部分患者甚至有可能停用降糖药物,达到糖尿病“缓解”的状态。
由此可见,让肥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这本就是可以让血糖下降的手段。
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对此,中外医学指南都有专门提到:心肾风险不高的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优先使用“兼具减重效果”的降糖药。这些降糖药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能减轻体重,对于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可谓是“一箭双雕”!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
那么,哪些降糖药属于“兼具减重效果”的降糖药呢?
比方说,减重效果“非常强”的降糖药有: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
再比如,减重效果“比较强”的降糖药则有:利拉鲁肽与度拉糖肽;
还有,【“列净类”降糖药】则均属于减重效果“中等”的降糖药。
医生完全可以根据不同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肥胖/超重情况,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他们的降糖药。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
总之,最新的医学理念认为:在现有基础之上,要想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住血糖,关键是要做好两件事:第一,让血糖【早期达标】;第二,让肥胖/超重的患者【减轻体重】!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的管理,绝对不是仅仅把血糖给控制好就够了!
应该说,最新的中外医学指南都非常一致地认为,要想最大程度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概率以及并发症风险,那么,关键是要同时做好四件事情,它们分别是:“严控血压”、“严控血脂”、“使用‘具有明确心肾获益证据’的降糖药”,以及“控好血糖”。
在整个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哪怕有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有可能让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等问题提前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26次全国学术会议
2,《糖尿病管理标准(2025版)》 美国糖尿病学会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 10.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isk Management: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2025 《Diabetes Care.》 2025 Jan 1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年4月 第13卷 第4期
4,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年9月 第16卷 第9期
5,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9月 第52卷 第9期
6,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年4月 第16卷 第4期
7,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抗高血糖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中国循环杂志》 2020年3月 第35卷 第3期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
---健康科普,内容均基于医学指南、专家共识与临床研究结论,仅供参考!如有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