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单位,财务部门的负责人是个明目张胆混日子的老混子。早上经常10点多了才来上班,一周有两三天不见人影,这个月工资可以拖到下个月再发,
去年的工作今年还没开始着手。
总之混得极厉害,连新进单位的小白兔都知道他在混来混去。
.
不仅混工作,他还混水摸鱼,甚至还和乙方合起来搞阴阳合同。
可以说是混到了极致。
。
单位有八成人对他很有意见,经常有人公开去领导那里反映问题。
可领导就是不吭声,就连一个处分都没有,就那样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纵容着老混子。
.
难道是因为他业务能力出色无比?
还是老混子有不得了的背景?
都不是。
老混子虽自称是老会计,可有些业务说实话不怎么熟悉,常被外行人问得瞠目结舌
也没什么背景,他就是个标准的混子。
那一把手为何那般忍耐呢?
.
先从不重要的来说,就是用习惯了这个人。
一把手和混子都熟悉了彼此,从工作作风到思考模式,彼此都有一定契合,就跟用顺手的东西,明知有瑕疵不先进,也要坚持着用一样。
其次从工作的熟悉程度讲,混子虽然能力的确不如何,但他对工作的确非常熟悉了,说个啥都能领导迅速沟通起来。
最后就是关键的“人性的弱点”了。大家都知道单位的一把大致都有些大账小账啥的。最知其内情的,当然除财务人员再无他人。
.
所以,领导为什么愿意用工作能力差的人呢?能力那个东西有多种理解,也有多个发散角度,不一定“只有工作”的能力才配称为能力,才是正儿八经的能力。
在其他的许多方面,甚至与工作无关的办事能力,都可以称作是能力。
领导看重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忍耐工作能力不足,在“以人为本”的单位,其实也说得开。
此外,领导的情绪、用人习惯、现实环境等,都可以加入进用人的参考因素中。
最终各种因素相加之下,许多貌似“能不配位”的人,就出现在了各单位的各岗位上。
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