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间,极越也暴雷了。而关于事件的进度,目前消息仍在不断更新,但相比于最终的结果,更重要的其实还是极越两大股东:百度和吉利的态度。作为各自领域的巨头,如果想要拯救极越,那么它完全不需要像之前的高合,或者贾跃亭那样东奔西走四处求人;但如果股东也是秉着想要放弃的念头,那也不会有别的品牌来接手极越了。所以,极越品牌真正的矛头并不指向台前的夏一平,背后两位股东想法才是关键。
关于百度和吉利的态度,其实了解它们的都知道,极越的生死,至少80%以上是由百度来决定;因为另外一位股东吉利,陪百度一起玩没问题,甚至要它担当投资人、给资质/产能、给新能源技术、一起经营等多项重要角色也没问题,只要项目能成,能够一起分红就是好的;但如果你百度撑不下去了,吉利可不像北汽、江淮那样非得捆绑一个互联网大佬才能玩得转新能源,业界排名第二的新能源总销量,入门、主流、高端多个市场也均有品牌布局,极越到底要不要继续,最受影响的是百度,而不是自己单飞也能过得很好的吉利。
且根据消息报道,极越之所以突然暴雷,核心原因就是百度不再想继续投入这个项目了;事实上,极越也是因为拖欠了吉利数额不小的代工费用(此外还有其他供应商的费用),从而导致停产、难以交车,最终引发的暴雷。
而厘清了谁是真大腿,谁是抱大腿的关系之后,极越目前的处境其实也一目了然:回顾当初,本该叫做“集度”的极越忽然改名,其实就是吉利主动撑起了这个新家的大梁:百度一没资质、二无新能源/造车技术、三也没有像华为那样的渠道/营销优势,是吉利主动担起了重任;期待的,无非是百度真能在智能化领域出成绩,也小小的奢望百度能利用自己的互联网巨头身份,把极越品牌给打出去。
可从结果来看,吉利真就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反观百度,不仅没有发挥它的作用,还率先有了散伙的念头……比如回看2024,高阶智驾市场可谓是完全变了天,不同于以前被人称之为“非刚需”、花里胡哨的处境,由于端到端、大模型等新技术的推出,今年超过7成的爆款几乎都跟智驾捆绑,问界、理想、岚图梦想家、蓝山智驾版、智己、阿维塔、豹5,还有20万内的小鹏M03、带着激光雷达的零跑,无一例外;可百度阿波罗和极越,偏偏就成为了那个例外。
至于原因,从极越本身的智驾表现来看,功能和实力其实并不差,但百度在引流、制造热度这一块,不仅难以发挥它互联网大佬的作用,反而产生了不少副作用。
比如,谈到百度的智驾,今年最大的新闻反而是引发了交通拥堵的萝卜快跑;在AI领域,文心一言也没有掀起丝毫波澜。这个时候,回看已经在智驾领域投入了多年的百度智能化项目,它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是略好于那些海外品牌,跟华为还有各种又要造车/卖车又要自研的品牌比却是相形见绌。
智驾之外,百度在互联网领域的形象,更是从之前的搜索引擎一哥,变成了尸位素餐的老油条。从各种广告铺天盖地、翻好几页都不见得能找到搜索关键词的百度引擎,到2024年了还靠着限人网速收费的网盘,还有成为网暴重灾区的贴吧……从某种程度来看,贾跃亭虽然也背负各种骂名,但他好歹还是造出了FF,各种债务也跟普通用户无关;百度在企业形象、盈利路径上,给人的信心却是已经降至冰点。
所以,在这个集体拿出高阶智驾、实现端到端大模型的年代,第一梯队选手(就是华为、理想那些),就是有本身的技术优势,也有流量和信任度带来的滚雪球效应,各种官宣之余,茫茫多的粉丝也会自发的去试驾、发帖,那么自然就会一飞冲天;对于第二梯队,虽然少了自带流量的优势,但至少还可以凭借“好用就买,不好用就拉到”的路人状态,保证在竞争中不处于绝对劣势。
而原本应该处于第一梯队的百度,显然就是“前人砍树,后人遭殃”了。望着那越来越不好用的搜索引擎,才几十kb/s的下载速度,普通人或许不会主动去吐槽百度的其他业务;但所谓的跨界粉丝必然是没了,众多负面形象叠加之后,除非百度的智驾能领先对手一个级别(也就是别人L3它直接L4了),否则口碑、企业形象上的积重难返就会一直继续。
总的来说,极越能不能撑下去,不会影响吉利分毫;但百度的汽车业务,如果连第一关也过不了的话,势必会让百度系的智驾和汽车蒙上难以翻身的阴影。相比于高层亲自带队、投入巨大的华为、小米,百度转型的决心何在?相比于一边造车一边自研智驾且也能进入第一梯队的主机厂,专注多年却不见领先的阿波罗智驾,又有何存在的必要?这一串灵魂拷问,不仅将决定极越品牌的去留,也将决定百度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