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徐荣接连打败曹操和孙坚,算不算董卓军中的一代神将

元昊说历史 2024-05-12 05:35:48

徐荣这个人很神秘,也很复杂。

汴(读biàn)水,是泗水的一条重要支流,在河南境内。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这里发生一场大战,是新人曹操对战董卓的中郎将徐荣。是小说里曹操独自追击董卓,也是《三国志》里曹操联军与徐荣的一场遭遇战。

我们讲的是正规史书上的汴水之战。

当时的情况是十八路诸侯集结完毕,曹操打算趁董卓还没到,先占据有利地势,封锁董卓:

“诸君听吾计,使勃海(袁绍)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袁术)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曹操认为联军应该先一步占据成皋(读gāo),敖仓等地,与袁绍的河内军,袁术的南阳军形成对董卓的战略封锁,不战而屈人之兵。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曹操亲自带兵和鲍信、鲍韬以及张邈部将卫兹等人进兵成皋。当时曹操拥兵5000人,这是他的全部家底。鲍信有两万人,卫兹3000,总人数在3万之间,

“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

“(鲍)信乃引军还乡里,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馀乘。”

“兵三千人,从太祖入荥阳,力战终日,失利,身殁。”

联军在荥阳汴水遭遇董卓的中郎将徐荣,那么徐荣的部队有多少呢?大概2万骑兵。

“战荥阳,汴水陂。戎士愤怒,贯甲驰。陈未成,退徐荥。二万骑,堑垒平。戎马伤,六军惊。势不集,众几倾,白日没。时晦冥,顾中牟。心屏营,同盟疑。计无成,赖我武皇万国宁。”

地理位置方面,汴水的位置在荥阳,而在荥阳汜水镇虎牢关村的西北就有一座成皋古城。

所以不难猜测,曹操联军的目标是成皋,在连日赶路,快达到目的地附近的汴水,部队放松警惕的时候,遭遇了徐荣,徐荣在联军军心涣散的最佳时机,突然率领骑兵袭击。

联军来不及布阵,大乱溃退,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阵型防御,被打的暗无天日。战争最后的结果是,鲍韬、卫兹等人战死,曹操、鲍信也负了伤,在曹洪拼死保护下才逃过一劫。

“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

这是曹操出新手村的第一仗,把家底都给打没了,只能跟着袁绍,直到后来收编青州军。

汴水之战的第二年,根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徐荣与孙坚在梁东也有一场遭遇战:

“孙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

“时长沙太守孙坚亦率豫州诸郡兵讨卓。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亨之。”

这场战争发生在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的虎牢关战役,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孙坚是在袁术的支持下,带着两个州的正规军前往进攻董卓的,这支部队的人数我觉得应该不少,或许能有2-3万,而且都是正规军。

而徐荣这边是他自己的所属部队,人数应该和之前战曹操的差不多,董卓派出的李蒙和徐荣,两人都是中郎将,只是所属的部队不一样。

李蒙是凉州军的体系,和李傕、郭汜是一伙的,在董卓被杀后,几人还一起攻打过长安;而徐荣是幽州人,应该是中央禁军体系。

董卓在进入洛阳后,手底下部队总共分为三部分。

1、本部凉州将领,以他外甥牛辅,李傕,郭汜,杨定,胡跈为主,清一色凉州人。

2、火并了丁原后的并州军。代表是吕布,张辽。两人也都是并州人。

3、还有一部分是大汉中央军,也就是北军和西园八校这样的新军,还有虎贲羽林城门司马这类卫尉,光禄勋,执金吾手下的治安军。

另外说一下,东汉的边军地域文化极为浓厚,徐荣是辽东人,居然成了董卓的下属,而且还是几个具有实权的中郎将之一,应该和吕布一样,是带资进组的,所以才能以非凉州出身,却能成为实权派。

吕布带的是并州军,那徐荣带的应该就是中央军,而且是精锐北军的可能性极大,毕竟西园八校是新军,虎贲羽林已经仪仗队化,战斗力堪忧,而徐荣带着的明显是百战精锐。

汉朝的中央军队分为南军和北军两支,南军守卫皇宫,北军征战天下。

两只军队的管辖及执行的任务,往往跟汉朝的朝局变化相关联。

如周勃掌管北军,诸吕就奈何不得他。东汉末期何进身为执掌天下兵事的大将军,却奈何不了宦官,是因为宦官可以假借皇命调动南军,而归何进管辖的北军,主力随皇甫嵩在关中平定羌乱,何进手里并没有太多兵力,所以不得不从地方调兵,最终酿成天下大乱。

再说回徐荣,你看他坐拥实权后,见之史料的提议竟然是举荐公孙度当辽东太守,就能看出他的个人根基还是在辽东,并且与当地豪族公孙氏相交莫逆,这也可以辅助说明他不是董卓凉州嫡系。

徐荣和孙坚属于巅峰对决,含金量很高,孙坚本人在这次战争前已经身经百战,是领导眼里的业务标兵,当得起名将二字。

至于徐荣怎么打败的孙坚,《孙坚传》里说:

“卓遣步骑数万人逆坚,轻骑数十先到。坚方行酒谈笑,敕部曲整顿行陈,无得妄动。后骑渐益,坚徐罢坐,导引入城,乃谓左右曰: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籍,诸君不得入耳。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

“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

徐荣采用的大概还是骑兵的突击战术,在阵前故意怯战,使孙坚放松警惕,等他们移动部队到梁东的半路,利用骑兵的机动力和突击力,抓住战机,对正在移动,军心松懈的敌军进行突然袭击。

这仗失败的这么彻底,收拢残兵后,孙坚还能接连击败吕布董卓,进入洛阳,说明孙坚的绝对实力还是很强的。

战争的结果是:

“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

孙坚带着一队亲兵狼狈而逃,实在甩不开追击的敌兵,只能让部下祖茂戴着他标志性的头盔,引开追兵。同时,颍川郡太守李旻与张安被徐荣抓走,交给董卓后,烹杀。

后来孙坚收拢残兵进驻梁县阳人城,董卓派了胡轸和吕布带领5000军队去对付。这一次,孙坚又行了,趁吕布不服胡轸,军心不稳的机会,大破董军,接着一鼓作气进军洛阳。

这么勇的徐荣,公开的战绩只有这两仗,而且死的很窝囊,完全没有名将的架势,这就有点奇怪了。

初平三年,并州老乡司徒王允联合吕布诛杀董卓,徐荣作为禁军首领,立即宣布效忠王允。

而王允不愿意赦免董卓的旧部,导致叛变,在贾诩的煽动下,李傕、郭汜等人准备西进攻击长安,王允命令胡轸、徐荣在新丰迎战李傕等人。

这个胡轸是董卓的铁杆旧部,在李傕、郭汜等人刚准备西进长安的时候,王允还派他去找李傕、郭汜说降,从后面的结果来看,胡轸早就被李傕等人说动,几人联合在一起,坑死了单独作战的徐荣,最终导致长安被破,王允被杀。

0 阅读:5
元昊说历史

元昊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