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红旗国雅和尊界S800两款旗舰国产车引来了不少关注。如今,尊界S800依然在持续释放信息、保持热度,抢先上市的红旗国雅却是很快没了声音。而一查销量,国雅上市后的成绩为11月10台、12月16台,1月65台,三个月的累计销量仍是两位数,这样的成绩,别说BBA了同级的产品、车主了,对于不那么崇洋媚外的用户,它给人的感觉也是刚上市就成为了爆冷车型。

而小编之前也聊过国雅这款车,简单来说就是,性能、科技等等或许都没有太大的突破性,但好歹还有颜值这个亮点,尤其对于外观,很多人还是认可它这种礼宾车的气质和派头;对于这种有价值却不多的状态,想要学海外品牌那样直接卖溢价肯定是没戏了,但如果能给出一个让7系、S级难堪的价格,以红旗的品牌调性加上国雅的颜值,月销量卖个大几百还是可以期待的。

可最终140万起的售价,当初哪怕是迈巴赫S级也松了一口气。因为如今,价格的重要性已经远远高过了品牌情怀、产品实力等其他因素。就像最近上市的小米SU7 Ultra,在这之前,很多人或许连纽北都没听说过,更别谈有想法去下赛道了;它上市之后,瞬间破万的订单量,堪称性能车史上的奇迹。而红旗国雅或许没有必要走这种“倾销”模式,但140万的定价,的确大大超过了预期。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很多人预估它卖个七八十万,就会很有不错的竞争力。因为别看这个价格也能买到入门版的7系、S级,但国雅实际是跟迈巴赫对标的选手,超过5米4的尺寸也的确达到了加长D级车的标准。而国产车定价比海外品牌直接低一个级别,就是普遍行情,对标进口车型低两个级别都不为过,实力可以对标GLS、宝马X7的问界M9、理想L9就是这么干的。站在成本的角度,对于不需要交任何进口税、排量税的国雅来说也完全承担得起,可这最终比迈巴赫更贵的售价,属实是有些不拿奔驰当对手了,因为奔驰、迈巴赫卖的贵是因为确实要交税、没办法,国雅卖这个价格,就好比是在“代收关税、排量税”了。

不过,结合后续的市场变化,七八十万对于国雅来说仍是一个占便宜的价格。在国雅和尊界S800之后,蔚来也推出了一款D级车ET9,作为一款电池成本、科技水准、配置功能都明显高于国雅的车型,蔚来ET9同样没什么关注度的事实先放在一边,光比价格和产品力,就能看出国雅是属于“卖一台赚两台”的定价了。但就如刚刚所说的那样,即使ET9的定价很合理,甚至有点当年大众辉腾的味道,但一个合理的价格仍然难以撬动高端市场。

说白了,国雅的价值既被高估也被严重低估了,高估的部分就如前面所说,最多不过七八十万的市场预期,却生生卖出了两倍的价,这样的性价比让他月销两位数成为了一种必然,因为除了不花自己钱的公家车之外,国雅的性价比比起韭菜王埃尔法还侮辱智商;低估的部分就在于,参考27日晚硬控全场观众,收获了所有人“卧槽”的SU7 Ultra,国雅如果同样能在豪华D级车市场打出一个漂亮仗,旗下的天工系列能压力倍减,也能被国雅的流量所带动,就像SU7 Ultra爆火之后,小米YU7爆火也几乎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总的来说,之所以在上市三个月后再聊红旗国雅,在于它的确是一款有价值的产品,虽然这种价值仅限于好看、有派头,而非科技、性能层面的真正突围,但好歹也是国产品牌最有可能取代S级、7系的一次绝佳机会,也是红旗“低调”多年之后,一次流量翻盘,热度暴涨的机会。可这些,却都是被“代收关税、排量税”的定价给搅合了,那么对于这三个月累计销量只有两位数的国雅,你的感受是可惜,还是可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