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供需间的鸿沟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愈发扩大,形成了康复医疗行业发展中的一大痛点,也打击了新血液想要投身康复领域的积极性。
来源:诊锁界
作者:棂星
封面来源:pixabay
6月22日,我国第一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康复大学正式揭牌。
公开信息显示,康复大学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由山东省政府领导、省教育厅主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0000人。目前,康复大学设有康复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教学部等5个学院(部)。
中国在庞大人口基数之下,残疾人总数估计达到了8500万,失能及半失能老年人接近4400万,而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攀升至全国总人口的21.1%,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这些数据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康复服务需求。
康复大学的设立不仅是国内首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举,更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培养康复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中国康复医疗行业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预示着国家层面对康复医学的重视。
然而,康复的未来果真如此一片向好吗?
从康复大学看中国康复医疗
中国康复医疗行业正乘着社会发展的快车,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阶段。其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1%,有望于2025年达到2207亿元的市场规模。现阶段,我国约有1/3的人可能在患病或受伤期间接受并受益于康复治疗。
这一飞跃的背后,是多股力量的汇聚:
老龄化社会加剧,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成为康复医疗市场的一大推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康复医疗行业的需求日益旺盛,社会对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柳叶刀》的研究统计,就人数而言,中国已成为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4.6亿),其次是印度(4.11亿),接着是美国(1.49亿)、印度尼西亚(7600万)和巴西(7000万)。
其中,中国的慢性病患者群体呈现不同水平的增长趋势。预计到2030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将高达65.7%,其中80%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康复治疗,特别是对医疗保健和提升生活品质的康复服务需求激增,毕马威预测,2020-2025年期间,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9%,至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图源:毕马威《康复医疗趋势引领新蓝海》
政策层面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国家层面的重视,不仅体现在资金投入上,更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强力推动和医保政策的变革为康复医疗服务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障了行业的健康成长环境。例如,《“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明确提出要以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优化供给侧改革,推动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将预防和康复相结合,从而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此外,《纲要》还表达了对心理健康和残疾人健康的关注,指出要分别通过“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和“精准康复”策略,为心理疾病患者和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康复医学,是帮人病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医学学问,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一样重要。不过,在我国,康复医学这块起步得比较晚,发展也没那么快。
首都医科大学席家宁教授在去年接受采访时说,主要原因是康复医学还没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大类别来对待,管理和制度建设都没跟上。比如,预防疾病有专门的疾控中心管,看病治疗有医政医管局,保养身体中医管得比较多,但康复医学就少了这样一个专门的“大管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院士建议,国家老年人越来越多,心脏病、中风这些病也常见,病人治好病后怎么恢复得好、怎么重新过上正常生活,康复医学特别关键。应该把康复医学提到更重要的位置,成为一个大的学科类别。这样不光能培养更多康复方面的专业人才,还能提前做好准备,让全国人民将来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康复服务,为我们的健康生活打个好基础。
康复大学的建立并开始招生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康复服务的需求,输送大量急需的专业人才,填补国内康复教育体系的空白,培养高水平的康复专业人才,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合作推动康复事业的发展,其目标是培育既掌握先进康复知识,又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巨大的需求下,也隐含困难。
压在康复行业头顶的三座大山
01|缺口大却就业难
专家估算,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约5万人,与国际标准每10万人口拥有50名康复治疗师相差超过10倍,因此存在巨大的缺口。
尽管康复行业急需更多的人才,但仍有大量的康复医学毕业生难以找到与行业相关的工作。
2024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为1179万人,比2023年的1158万人增加了21万人,同比增长了1.81%。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承压,就业压力陡增,据数据显示23、24年康复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康复医学逐步起步,并初步建立了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然而,尽管这一体系在框架上已初具规模,但是康复医疗资源仍然分配不均,康复人才依旧严重短缺。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截止2021年,我国开设康复治疗专业相关的高等学历教育院校约有849所,其中本科303所,专科546所。
如果按照每年毕业50-100人推算,国内每年大约有42000-85000名康复治疗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临床工作。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于假设的估算范围,并且主要指的是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毕业生,中专毕业生未纳入统计。这导致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学历价值有所下降,岗位竞争加剧。
根据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的求职人数对比去年底增加了34.64%,但招聘需求却只增加了5%。
尽管康复大学拥有三所附属医院(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康复大学青岛医院、康复大学青岛康复医院),但这些医院是否能够满足每年大量学生的实习需求仍是一个值得观望思考的问题。
02|行业调整延伸后的考验
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的公示稿中,康复治疗师和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被归属于康复矫正服务人员大类,并且对其归属、分类和工作任务进行了全新定义:
康复治疗师和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归属于康复矫正服务人员大类;心理治疗师归属于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大类;呼吸治疗师归属于医疗辅助服务人员。
图片来源:动脉网
这对于康复从业者而言,职业身份的明确无疑是一大利好,有助于提升职业认同感和专业度。
以前,康复专业人员通常被看作是医疗队伍里的技术人员。重新调整后,其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健康、体育和休闲领域。这变化意味着康复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医院里,它还在向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比如帮助人们通过运动、休闲活动来提升健康。
但将康复治疗师等职业归类于健康、体育和休闲服务人员,可能在公众认知中模糊了康复医学的专业边界,导致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性被低估,削弱康复服务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
有的康复治疗师在学习和工作中常常自嘲,他们经历了像医生那样繁重的学习和考试,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却常被误解为简单的“服务员”。但实际上,康复治疗领域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当前高校培养的康复专业学生往往不能立刻胜任复杂的康复工作需求。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学生在完成康复治疗的学习后,往往仅限于掌握基础的操作技能,而未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康复治疗的整体流程和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虽然能够确保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实际操作,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康复场景时,却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如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昆明医科大学等,已经在康复治疗教育上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它们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更强调对康复理论、患者心理以及跨学科知识的全面把握。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往往能够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成为独当一面的专业人士。
然而,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国内仍属少数。大多数康复治疗师在毕业后,仍需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规范化培训,才能逐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这段培训期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其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的磨练。
康复治疗的核心在于治疗师能够独立判断病人的状况,并据此设计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仅仅能执行预设的康复练习或辅助病人锻炼是远远不够的,治疗师还需要有能力根据病人恢复的实时进展灵活调整训练强度。缺乏这种核心能力,不仅可能耽误病人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给康复机构带来麻烦。
鼓励更多的高校和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康复治疗教育体系是重中之重
分类调整后康复行业的职业路径延伸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包括体育、休闲等非传统医疗环境,康复大学的课程设置是否也能尽快跟上新的职业分类呢?
在康复服务向多元化扩展后,如何保证所有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成为一大挑战。特别是在非医疗环境下,如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等,缺乏严格监管可能会导致康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康复效果和行业声誉。
03|发展受阻,价值低估
一位业内从业者和记者强调,觉得:“职业认同感低、晋升路径不通畅。”
康复治疗师领域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执业资格认定机制不完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的显著差异,以及缺乏明确的职业晋升通道。
她解释道,由于康复治疗师职业缺乏一套精细的专业技术职称体系,这不仅限制了治疗师的职业成长路径,影响了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和忠诚度,同时也对康复专业人才的职业规划造成了障碍。更进一步,随着康复高等教育机构如康复大学的建立和康复学科的蓬勃发展,预计会有更多高学历人才被吸引到康复领域。但若没有一个国家层面认可的职业资格体系作为支撑,将难以激励顶尖人才投身康复治疗专业,从而在根本上加剧了康复服务领域专业人才供应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康复治疗师的薪酬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和行业不均衡现象。全国平均月薪约为5000元左右。具体到不同城市,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的康复治疗师月收入范围在6000至15000元之间;二线城市(如杭州、南京)的月收入多在3000至6000元之间;而在三、四线城市则更低。
另一方面,根据毕马威在报告《康复医疗-趋势引领新蓝海》中的分析,康复治疗师的主要培养渠道集中在高等院校,但这条培养路径相当漫长。本科生要想成为具备执业资格的康复治疗师,不仅要完成五年的本科学业,还需在专业领域累积一年的工作经验,这无疑延长了人才进入行业的周期。
同时,康复医疗服务领域长期面临着资金支持不稳定且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在医保支付体系的局限性中尤为突出。医保是很多人获取康复服务的主要支付手段。然而,当前医保支付体系可能对康复服务的覆盖不够全面或者报销比例有限,这意味着患者需要承担较高的自费部分,这直接限制了患者寻求康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对于康复医疗机构而言,如果大部分潜在患者因为支付问题而不来就诊,就会直接影响到机构的收入稳定性。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整体医疗资源就较为匮乏,加上医保基金可能本身就紧张,对于康复这类需要长期投入、成本较高的服务,医保的支持力度往往更加有限。这导致康复学科在当地难以得到有效发展,患者难以获得必要的康复服务。
即便是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医保支付体系的改革更注重控制医疗费用的整体支出,康复服务往往需要患者长时间参与,过程中涉及多次治疗、专业设备使用及人力资源投入,这些都推高了服务成本。现行医保支付模式可能更适用于急性病治疗,对需要长期、持续性投入的康复服务的支持不足,使得康复医疗机构在高成本运作与医保支付额度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平衡收支。
这样一来,即使康复医疗机构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也可能因为医保报销的限制而难以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即盈利模式难以维持。
康复项目在医保中的低定价,以及不合理的费用结构,直接拉大了康复治疗师与临床医师之间的薪酬差距,加剧了行业内部的经济压力。
这些经济层面的困境不仅促使康复专业人才频繁流动,寻求薪资更高的就业领域,还导致了行业内人才的大量流失。尽管自2019年起,部分区域尝试通过医耗联动改革调整医事服务费用,意图缓解这一状况,但遗憾的是,这些举措并未触及根本,康复从业人员的真正价值仍未得到充分认可。
人才供需间的鸿沟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愈发扩大,形成了康复医疗行业发展中的一大痛点,也打击了新血液想要投身康复领域的积极性。
参考资料:
动脉网《康复师变服务员?引发行业5大变革3点思考》-2022-07-24齐鲁晚报《康复治疗师人才短缺,职业认同感低?应将其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看医界《全国首个康复大学获批!首届本科计划招生300人》/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