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时期法军的改革,正规化的开始,也造就了规模庞大的军队

兵道争战史 2023-09-23 07:23:02

对于雄心壮志并有着众多敌人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来说,在频繁战争急流中屹立不倒自然离不开手中利剑——法国军队的支持。

当路易十四在1661年掌握政权时,法国陆军总共约有7万人。不过,这支军队虽然名义上属于王室,但是国王却并没有多少直辖权力。

穿戏装的路易十四

在军中权势滔天的人应属法国步兵上将,依据国王的备忘录中所说,他的权力“大到没边……并且在国家关键武装力量上的影响要远大于国王本人”。

比如说,当时流行的委任状制度,是由上将而非国王负责军官委任状的发放。因此,埃佩农公爵死在任上后,路易十四彻底废除了步兵上将这一职位,并将其权力收归己有。从那时起,军官们的委任状都由国王署名。

同时,许多法国城镇都拥有自己的“私有”武装,并且总督们也全都游离在中央政权之外。路易十四通过切断财源,逐步用王室卫戍部队替换掉城镇地方武装的方式,最终建立起了总督轮任制度。

在亲政两三年后,路易十四就享受到了对法国全部武装力量的直辖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此前积弱的法国陆军会一夜之间大变样。

不过直到1666年,路易十四才意识到这支军队质量平平,自己麾下的步兵队伍也“并非那么优异”。军队里死板的纪律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并且组织、武器、衣着或是薪资上都毫无章法可言。

当时法军的一个团可能只有4个连,而且这些连的真实兵力又参差不齐。他们的衣着也五花八门,花花绿绿几乎包含了彩虹的所有颜色。

法国军队与其他国家军队区分的标识是一条白色的饰带,通常西班牙人使用红色饰带,荷兰人使用橙色饰带。另外,军人的薪资也没有定数。一言以蔽之,法国军队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相比,可谓泯然众人。

法国士兵

此前,陆军大臣米歇尔·勒泰利耶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而他的儿子,也是他的继任者卢瓦侯爵,依靠着路易十四在背后支持,开始对法国军队进行了锲而不舍的改革。卢瓦侯爵是幸运的,因为身为改革者的他所处的是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

其实在近代以至现代,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为什么是西欧,而不是世界文明的其他部分——特别是亚洲——影响甚至开创了整个世界的现代化历史进程?或者说,到底是什么时候西欧在发展竞争中超越了世界上的其他地区?

其实答案很简单,暴力!文艺复兴之后,西欧诸国比世界其他先进地区更善于制造和使用火炮、火枪、要塞以及武装船只,并且欧洲人发展出了近代陆军与海军所需的财政和组织体系。

这种暴力上的优势在 17 世纪已经开始显现,到了18世纪末,他们已经征服了全球约35%的土地,并且还操控着远至亚洲的商业航线。

虽然地球上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和奥斯曼帝国,也掌握着火器技术,但到17世纪晚期,这些国家都被欧洲人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以奥斯曼帝国为例,早在1572年其军事上的衰落就已初现端倪。勒班陀海战后,威尼斯铸炮工们在检查缴获的奥斯曼人大炮后认为,其已经不值得再利用,它们需要被熔化,并且要往熔炼物中添加新的金属,因为“这些材料的品质是如此之差”。

奥斯曼大炮

虽然1683年奥斯曼人还能兵临维也纳城下,但很明显,他们所拥有的军火工业已经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他们要从西欧进口武器,并且开始依赖欧洲军事专家。

奥斯曼并非是特例,从中东到东亚,来自西欧的专业人员被亚洲各国广泛雇用,以在制造火炮、战术和军事组织上提供帮助。

战争是刺激暴力技术发展的直接诱因。历史学家米歇尔·罗伯茨曾在1956年提出过“军事革命”这一概念。他认为,在1560—1660年这一百年间,由荷兰拿骚的莫里斯亲王(1584—1625年)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完成的战术革命,将老旧西班牙体系的大规模笨重步兵阵型逐出了欧陆战场。

新的战略追求通过良好训练的机动部队来取得胜利,而非是陷入持久的僵局。与此同时,欧洲的常备军规模膨胀至史无前例的程度,为政治家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战争武器。

在法国,路易十四在牢牢掌握住财源和军队后,就一直谋求提升本国的军事实力和规模。他尽可能地将被遣散的普通部队军官招募到近卫部队中,以便组建新的兵团时能够再次起用他们。

与此同时,路易十四不断扩充他在和平时期的军队。在荷兰战争后的短暂和平期里,法国保持在役的部队数量达到了约15万人。

总之,路易十四将法国军队的规模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纸面上的记载:在遗产继承战争中,法军为13.4万人;在荷兰战争中,为27.9万人;在九年战争中,为44万;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为37.7万人。

战场上的法军

有历史学家通过仔细对比真正参战的部队花名册上的数字与纸面编制上的数字,估算出在九年战争中,法军顶峰时的真实兵力略微多于35万人。

庞大的兵力优势使法国在应对小规模冲突时得心应手,比如在遗产继承战争中约有5.5万法军侵入了西班牙的佛兰德斯,而该省守军当时不到1万人,于是法国获得胜利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是,17 世纪过分膨胀的军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衍生出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赋税、苛刻暴戾的官僚机构以及绝对君主专制带来的沉重枷锁。

很多历史学家都围绕着“军事革命”是否真的存在进行了论证。但无论如何,在 17 世纪,欧洲在军事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堪称显著的变化,或许称不上是“革命性”的,但至少也是具有变革性的进步。

到1691年其亡故时,法国陆军已经从一支弱小的、从下层社会征募的半独立部队,发展为一支具有庞大规模并受中央政权控制的近代化武装力量,更成为令欧洲其他国家为之战栗和仿效的先进军队。

这种军队上的领先优势,不仅体现在庞大的规模上,也体现在一种新的军魂被融入到军队中。“服从命令”、“纪律严明”、“绝对忠于国王”的口号被大力推广,随后被广为接受。

卢瓦侯爵还设法减少了腐败,安排战争特派员和陆军监察员这些嗜好刨根问底、进行督查的人员来检验军官。当时,在军官中有个惯例就是所谓的“吃空饷”。

在卢瓦侯爵就职之前,这并不是什么高风险的活计,但当其上任后,吃空饷的情况一旦被发现就会受到严惩。比如贝尔岛的军官吃空饷正好被抓了现行,当地总督和该镇少校被狠罚了一笔款,上尉也被踢出了军队。

卢瓦侯爵

有时候,战争特派员也会往自己口袋里捞钱,这要是被卢瓦侯爵查证,一样会受到严惩。比如 1671 年敦刻尔克一个奥贝尔特派员就因此被迅速解雇,并从此杳无踪影。

卢瓦侯爵在督促下属胜任职责上也是卓有成效。当时军官们惊讶地发现,他们要精通最新的军事理论和实践,否则就可能被迫出售掉他们的委任状。

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由卢瓦侯爵起草并由国王签署通过的大批命令和条例规划出了军官和士兵们几乎在所有境况下的职责。

在当时的法国军队里,军事训练被视为要务。军官们还发现,他们被要求在训练时与他们的部队待在一起,并且要看管训练营地,也没有什么闲余活动,因为国王本人会经常在军营现身,并检阅军队。

士官生连队(实际上是军官学校)在1682年被建立起来,但这被证明是个过于领先时代的理念。因而在1694年,法军恢复了让士官生加入兵团服役的旧制。

让·德·马蒂内就是在这些改革中诞生的早期军事英雄之一,其名字在法语中也演变成了“严守纪律”的同义词。他是一个步兵团的中校,并凭借国王的支持,实现了他自己严整军队的愿望。

在1667年的战事中,他所在的步兵团成了纪律与军容的模范,拥有着新颖、标准的战术动作以及规整有序的营地。国王希望将这些推广到全军其他步兵部队和骑兵部队中去,这一想法很快得以实现。

大约也是在此时,使用标准化武器与装束的观念得到了认可。马蒂内在1670年被升任为该团上校,但不幸的是,他在1672年的战斗中阵亡。这对改革派来说是个损失,好在许多改革措施业已实现,并且卢瓦侯爵依靠着国王的支持将改革继续推行了下去。

此前,贵族在获取军官委任状上一直有着广泛的特权,因为委任状是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但是,新的军官制度要求通过任命而非购买来获得职务,这使军队组织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1661年起,法军中的少校和中校只能通过军功升迁获得。到了1667年时,准将军衔被创立,这为基层军官打开了通往高级统帅的进阶之路。

由于中校无须购买一张上校的委任状就能任职准将,路易十四实际上开创了一条新的升迁路线,以供有才能的军官们晋级,无论他们是贵是贱、是富是贫。

战场上的军队

卡蒂纳和沃邦就是以此方式成为元帅的。当然,旧有的购买军官委任状的制度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上尉和上校这两个军衔上。

军人们似乎比较认可这些管理上的变革。虽然纪律被卡得更严了。但是,他们在入伍以来头一次准时领到了军饷,一些腐败的军官遭到了严厉的惩处,军备也得到了革新,并且穿上新军装的军队看上去精神多了。

所有这些都在塑造着一种印象,即国王正在想方设法地改善士兵们的境遇。因此忠诚、士气和军团自豪感得到了大大提升。不过路易十四和卢瓦侯爵的改革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军队规模在战争中不断增长,根据统计,至1678年1月,法军已跃至近28万人,其中大约有16.5万人在各个前线上作战,其余则承担着各地的卫戍任务。要招募数目如此之多的优秀士兵是不可能的,因而伴随着数量提升,法军兵源素质则在不断下降。

1685 年《南特救令》的废除更是在军队中引发了一场危机。士兵们被用于强令胡格诺教徒“皈依”,但很多士兵自己就并非是天主教徒。

沃邦元帅曾估计,当时大约有600名最优秀的军官及1.2万名经验丰富的士兵逃往荷兰、德意志地区和英国,这些国家热切地接受了他们的投奔。

逃亡的军人不仅将最新的战术教授给了路易十四的敌人们,而且还成了法国军队最为坚定的敌人。比如在这些逃亡者中就有去了英军服役的朔姆贝格元帅。

不过到1689年,英国人在爱尔兰的暴政也为法国军队带来了至少1.2万名激进的爱尔兰天主教徒,以及一位卓著的军官——伯威克公爵,他在1703年成为法国元帅。

面对愈发难以解决的征募顽疾,卢瓦侯在1688年推行了一份民兵征募法案,该法案事实上是通向现代征兵制的第一步。当时有大约2.5万人被征召入伍——通常是每个教区一人——然后分配到30个新的行省民兵团中全职服役。

战场场景

虽然此时仍处于和平期,但战争很快就到来了。1697年,当初被征募的很多人都没能再回到故乡。总之,在当时,每个教区必须定额提供兵源,并且该法案也成了一项年度惯例。不过民兵团虽然表现良好,但是不像正规军部队那样纪律严明,并且容易出现劫掠现象。

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法军面临着愈发严峻的人力问题。1701年,5.5万民兵被征召,使法军总人数在一年内达到了22万人。

但此战依然成为路易十四统治期间最艰难的一场战争:法国军队遭受了不止一次震惊全国的战败和巨大损失。征兵军士们带走了几乎任何能扛得起火枪的人,但战争造成的人力缺口远没有被填满。

在战场上,民兵被合并进正规兵团,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被带离了他们的故乡。一些人设法逃离兵役,但最后有26万人在村庄广场上抽到宿命股的黑色纸片,走上了前线。

另外根据统计,在路易十四统治的最后10年里,法军所损耗掉的总兵力可能高达40万人。要知道,1705年的奥地利军队总共才10万人,而英国在1710年陆军数量达到顶峰时也只有7.5万人。

可见路易十四对法国军队投入了多少精力和努力。如法国正规军这般规模庞大的军队,在欧洲,往前追溯到罗马时代曾出现过,往后则要到拿破仑时代才重新出现。

0 阅读:0

兵道争战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