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陈嘉谟《本草蒙荃》引《历代名医图赞》:唐孙真人,方药绝伦,扶危拯弱,应效如神。
唐孙真人,是哪一位?为什么清代、明代著名医学大家都这么推崇他。同一时代的君王也给予高度评价,唐太宗李世民:故知有道者,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凿开经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君无戏言”,皇帝说的,不无道理。或许跟传说中的唐太宗亲身经历有关。一则“悬丝诊脉”的故事,把“药王”与“人王”连在一起的。
说到“悬丝诊脉”,相信多数人是从《西游记》中得来的。
西游记中的悬丝诊脉:
《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中写道:朱紫国国王患病,孙悟空为其诊脉,通过“悬丝诊脉”,诊断国王为“双鸟失群”之症。
原著这样记述:
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证。
事先并不了解朱紫国国王的病情,也没有出钱贿赂国王身边的工作人员,更没有变成小蜜蜂什么的到国王身边窥探。最重要的是:学过中医的都知道,孙悟空说的符合医理。种种迹象表明,孙悟空的悬丝诊脉是货真价实的。
这可比另一部神话《封神演义》中的悬丝诊脉靠谱多了:
在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商纣王的宠妃妲己化成美女,她淫乱朝纲,祸国殃民。有3只眼睛的闻太师识破了妲己的真面目,再三向纣王进谏,纣王不信。闻太师只好说,她是人是妖,我只要一切脉便知分晓。纣王说,我的爱妃怎能让你这臣子诊脉?闻太师说,可以悬丝诊脉。他将三个指头接到线带上,诊出妲己果真是妖精。

神话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悬丝诊脉,其实“悬丝诊脉”在中国医学史上并不稀奇,因为古代比较封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男医生为了诊治女性患者,就把丝线的一头搭在女病人的手腕上,另一头则由医生掌握,医生必须凭借着从悬丝传来的手感猜测、感觉脉象,诊断疾病。
据说,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经过多位太医诊治依然不见好转,后来李世民辗转请来了药王孙思邈,就是利用悬丝诊脉弄清了病情,下方治好了长孙皇后。
据了解,《管子》中记载,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放置两张琴,拨动其中一个琴弦的时候,另一个琴相应的琴弦也会颤动起来,这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其实是一种相同频率的共振。悬丝诊脉的理论就是通过这种原理构建的,只有得道高人才能做到如此功夫。
个人认为:只有像孙思邈这样的神医,才能娴熟的运用“悬丝诊脉”。

孙思邈不仅诊断高明,治疗也同样高明、神奇,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一针活两命”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亦称“一针两命”:
一次,孙思邈路遇一队送葬之人,队伍过后,地上的几滴异样鲜血引起了他的注意,连忙追上,寻问所以,原来棺内装着一位少妇,因难产而刚刚去世,孙思邈又一次俯身去嗅闻血迹,断定此人或可一救,遂说服丧者的亲人,同意打开棺椁,只见他找准穴位,一针下去,片刻,少妇全身抽动,慢慢苏醒,顺利生下一名男婴。
这是极有可能的。
不是有“一针活太子”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扁鹊救治虢太子的故事,也是成语“起死回生”的出处。
妙应真人孙思邈勤奋好学(“孙思邈一生勤奋好学,知识广博,深通庄、老学说,知佛家经典,阅历非常丰富,唐初著名文学家孟诜、卢照邻等人对他皆以师尊之礼相待。”),能够一针救命,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孙真人传奇故事还很多,譬如,虎守杏林:
虎守杏林典故已有1300多年历史,精研医学并兼通佛典,被誉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晚年曾云游于邱县。观其景物优美,民风淳朴,遂留连忘返客寓郊寺,悬壶行医无欲求,施医无类,师承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不受谢,惟望患者病愈后在寺旁植杏树三株,经年植杏树百亩,郁然成林,杏熟以杏易谷赈贫。此间,有虎伏跪求医,孙思邈首创“虎撑”治愈金簪卡喉之疾,虎有灵性,不复危害人畜,感恩为其守护杏林并充当药王坐骑。药王佩逝,虎绕寺哀啸三日,不知去向。
传说还有“药王救龙”等等。
孙思邈,唐代医学大师,人称“药王”,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医学财富,其医学成就影响深远。

后世人总结出来医学成就主要有:
1.医学巨著《千金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2.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
3.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
4.第一个麻风病专家。
5.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
6.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
7.第一个将美容药推向民间。
8.第一个创立“阿是穴”。
9.第一个扩大奇穴,选编针灸验方。
10.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
11.第一个提出多样化用药外治牙病。
12.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而使用其牛奶治病的人。

13.第一个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灸法”。
14.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药物种植、采集、收藏的第一人。
15.第一个提出并试验成功野生药物变家种。
16.首创地黄炮制和巴豆去毒炮制方法。
17.首用胎盘粉治病。
18.最早使用动物肝治眼病,动物肝富含维生素A。
19.第一个治疗脚气病并最早用毂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早一千年,彀树皮富含维生素B1。
20.首创以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
21.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
22.首用羊魇(羊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
2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间,向群众和同行虚心学习、收集校验秘方的医生。
24.第一个发明导尿术。

个人认为,最让人佩服的是:中医医德规范和大医精诚的制定人;自己活的长寿(有享年101岁,享年120岁,享年125岁,享年141岁,享年165岁等几种代表说法),活成了中医学优秀的展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