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此后一直到875年黄巢起义,总体上各藩镇还是依附并效忠唐朝的,只有两个地方经常闹事。
一个是河北三镇,因为都是安史之乱时的降将管着,所以隔三差五就会和朝廷叫板谈条件,是节度使中最典型的落后分子。
另一个就是淮西,地处中原要塞,掐着南方各藩镇进贡的交通命脉,本是朝廷最为倚重的防备要地。但从779年开始,却因为历任节度使不受节制,其中的李希烈和吴元济更是直接反叛,让淮西居然成为朝廷在中原地区最难受的一颗钉子。
一、淮西节度使本来是唐朝最重要的平叛主力军之一
淮西节度使(原来叫淮南西道)是为平定安史之乱而专门设置的,辖区最大的时候甚至直接和京畿地区相连,江南藩镇的朝贡赋税都要经过此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淮西节度使基本上会委派忠诚善战之人来担任,比如初期担任此职的来瑱(外号“来嚼铁”)、鲁炅。
到了李忠臣任职期间,更是如此。
李忠臣原名董秦,因忠勇而被赐了“李忠臣”的姓名,762年接任淮西节度使后,史载:
自此方隅有警,忠臣必先期而至。
这是说,当时唐朝边境只要出事了,李忠臣一定是第一个带兵到达战场的!
但李忠臣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管理太粗暴,还经常纵容他的士兵骚扰地方。
于是779年时,他的部下李希烈发动兵变,把李忠臣赶跑了,自己做了节度使。
二、淮西变质了
李希烈刚上任时表现还不错,帮助朝廷平定了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的叛乱,随后就开始居功自傲起来。
782年,李希烈与卢龙节度使朱滔、淄青节度使李纳、魏博节度使田悦、成德节度使王武俊暗中勾结,几乎同时称王,淮西从此成为中原地区让朝廷最难受的一颗钉子。
李希烈的淮西军战斗力非常强,唐军几乎无人能敌。
还好,南方各藩镇在名将李皋的主持下,都能坚守阵地,并坚持向朝廷输送钱粮赋税。
李希烈则始终没什么真心的盟友,783年称帝后更是人人喊打,虽然军事上没太吃亏,也只能割据一方,786年被部将陈仙奇毒死了。
陈仙奇归顺唐朝,仅过了四个月,就被别将吴少诚杀了,淮西重新陷入半独立状态,继续膈应着唐朝朝廷。
三、吴少诚辖下的淮西精锐,打得唐军直接放弃了征讨
唐德宗先后派遣了16路兵马去打吴少诚,却没一个能行的。
这可咋整啊?
唐德宗灵机一动,干脆下旨免除了吴少诚的所有罪行,反过来大加安抚,正式任命吴少诚为淮西节度使。
吴少诚也早已苦不堪言了,正好接招,舒舒服服地做一方之主。
双方就这么互不打扰,逢年过节时面子上问候一下。
直到809年吴少诚病死,吴少阳杀了吴少诚的儿子,自己接任,再到吴少阳814年去世。
从786年到814年近30年的时间里,淮西虽然没造反,但也不听朝廷指挥,就这么杵在中原要害部位。
期间,唐朝的三位皇帝(德宗、顺宗、宪宗)推开窗子就能看到这颗钉子,你说难受不难受?
四、名相裴度最终铲除了这颗毒瘤
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请求继承职位,被唐宪宗拒绝,于是淮西再次造反。
此时,唐宪宗身边多了一位大才:裴度。
裴度是唐朝中后期唯一一个顶级的贤相,很多读历史的人,在看到裴度时,应该都会有一种直觉:唐朝是不是又行了?
裴度重用李光颜、乌重胤、李愬等名将,尤其是817年李愬雪夜奇袭蔡州,活捉了吴元济,淮西之乱终于平定。
在平乱过程中,裴度无论是对军事、内政、经济方面的运转,还是对进退、战和、用人等尺度的拿捏,都能从容不迫,应对自如,实为国之栋梁。
818年,唐宪宗下诏,废除淮西节度使,如鲠在喉近40年的淮西终于重归大唐。
虽然重新纳入唐朝的直接管辖之下,但淮西民间这么多年养成的战斗属性早已养成。
50多年后,黄巢刚起兵的头几年,就主要在淮西一带壮大势力,真不愧为“养兵之地”。
与其说淮西有些克大唐,不如说终究是朝堂的问题吧。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李世民时,边境有事,朝廷骑兵飞至,迅速解决战斗。李世民就纳闷了:要啥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