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此人所言,东汉还能多活几年,曹操曾经弹劾过此人

南松聊过去历史 2024-12-01 14:36:39

公元184年,冀州出了张氏三兄弟:张角、张宝、张梁。

哥仨儿高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遍布八个州的36万信众,人人头包着黄巾,掀了东汉政权的桌子。

黄巾起义是导致东汉灭亡的导火索。

东汉为了对付义军,把朝廷的军权下放到地方,才导致各地豪强军阀拥兵自重。

188年刘焉建议“废史立牧”后,各地刺史、州牧基本上不再受东汉朝廷控制了。

黄巾起义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准备时间超长,从168年汉灵帝刚继位时就开始准备了,一直准备了16年后才发动的。

那东汉朝廷这边对此就一点警觉性都没有吗?

也不是。

至少有5位大臣在黄巾起义前就提醒过汉灵帝。

其中,司空张济是最有可能说动汉灵帝的,但也没有成功。

一、张角创建了太平道,为起义足足准备了16年

早在168年时,张角在冀州就创建了太平道,他利用符咒、符水给人治病的方式,广收门徒。

当时冀州的刺史就是那个后来提出“废史立牧”的野心家刘焉。

张角的全部教义基本出自一本道教经书《太平经》,相传是于吉写的,后来被小霸王孙策当做妖人给砍了头的术士。

数年间,张角在冀、幽、青、徐、兖、豫、荆、扬八州成立了36个方,每方设置一个渠帅,号称36万人。

和之前的起义相比,张角兄弟显得特别沉稳老练。

而东汉朝廷这边,至少曾经有5个人先后提醒过汉灵帝,要及早收拾张角和他的太平道:

1、司空杨赐和侍御史刘陶

杨赐和刘陶不仅提醒过汉灵帝,甚至还拿出了具体的抓捕方案:

把张角兄弟送回原籍,不用非得逮捕,免得狗急跳墙。

然后对流民进行筛选,在各地抓捕各方的渠帅,从者都予以赦免。

这样翦除羽翼后,张角兄弟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2、三公之首,太尉刘宽

刘宽在汉灵帝一朝时,被天下人尊称为“长者”,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为人宽恕。

这么个宽厚长者,都劝汉灵帝抓紧时间严惩张角,可以想见,张角在民间的影响力到了什么程度。

而汉灵帝依旧不闻不问,又糊涂到何种地步啊。

3、奉车都尉乐松

乐松在史书中是一名酷吏,又是汉灵帝的宠臣,是个大坏蛋。

乐松说张角这个人不可不防。

按理说,大坏蛋的话,昏君汉灵帝总该听了吧?

汉灵帝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4、最后一人就是司空张济,也是当时最有可能说服皇帝的人。

二、和汉灵帝相识很久,交情匪浅

168年汉桓帝去世后,无子嗣继承皇位,窦太后把汉桓帝的侄子、11岁的汉灵帝刘宏立为新帝。

早在刘宏继位前,有相士就跟张济说,你如果跟了刘宏,将来能位列三公。

张济很相信算卦,于是在刘宏还是个孩子时,就对刘宏非常上心。

即使当时压根儿就不可能有人会知道,未来的皇帝能轮到刘宏。

刘宏从小父亲早逝,家里欠了一屁股债,全是张济帮忙还上的。

而且,张济还花费了数百万钱的巨资,给刘宏盖房子。史载:

济遂往,尽为偿债,别数百万修居业。

所以,汉灵帝出人意料地做了皇帝后,张济和杨赐、刘宽三人就成了侍读,就是皇帝的顾问。

179年,张济被封为司空。

三、张济做官很圆滑,一度被曹操弹劾过

182年,汉灵帝听说地方上有高官贪污,就命令张济成立专案小组。

结果,张济因为害怕当时专权的十常侍,同时自己又接受贿赂,就抓了26名地处偏远的小清官,给汉灵帝交差。

这下子把老百姓都惹火了,纷纷要求彻查此案以及张济。

当时,27岁的议郎曹操血气方刚,联合司徒陈耽上书告张济的状:

“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

这是说张济营私舞弊,把好鸟抓起来了,却把坏鸟都放走了。

这件事让十常侍非常恼火,陈耽随后被诬陷至死。

曹操因为人微言轻,连被十常侍迫害的资格都没有。但从此以后,曹操在朝廷上也不敢再冒头了。

张济则毫发无损,汉灵帝只是象征性的责备几句就完事了。

但你要说张济就是个与十常侍狼狈为奸的奸臣的话,那也不是。

十常侍中的段珪曾经有个家奴相当嚣张,驾着马车横行在官道上,张济二话不说,直接把这个家奴砍了,还把脑袋送到了段珪宅府的大门口!

事后,十常侍居然能忍了,张济啥事木有。

所以推测,除了张济是汉灵帝无可代替的绝对心腹这一种理由外,应该没办法解释的。

这么受汉灵帝爱护和器重的大臣张济,在提醒皇帝要注意张角时,汉灵帝也没听进去!

这,还能说啥啊?

黄巾起义,朝廷虽然仍有卢植、皇甫嵩、朱儁这样的名将在,但东汉军队已经无力和义军完全抗衡了,只好下诏让各地征兵,围剿黄巾军。

这下子有戏看啦!

刘焉、董卓、陶谦、袁绍、袁术、刘表、孙坚、曹操、刘备.....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乱世来喽,开整!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心真大,这词是打汉灵帝这来的。

0 阅读:2
南松聊过去历史

南松聊过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