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中年丧夫晚年丧女,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誉为“中科院最美的红玫瑰”,60岁时编纂的英语教材沿用至今。
2017年1月12日,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中国应用学之母”李佩,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九岁高龄。
同年4月5日,李佩及其先生郭永怀的骨灰,合葬于中科院力学所中郭永怀的雕像下。而此时的中科院内,正好盛开着郭先生生前最为喜欢的迎春花。
这位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伟大女性,结束了自己几经起伏动荡的一生。
一、超越党派的社会活动家在西南联合大学就学时,她便竞选并成功就任学生会副主席。
1941年毕业后,加入劳工协会,负责组织活动经费的管理。
不仅认真负责,将美国的捐款发放给国统区的相关组织,还将大部分发放给延安的劳工组织,支持其开展工作。
1945年的国际工联大会,李佩自己受邀参加,并成功帮助延安代表邓发加入;
同年第一届妇女联合大会,李佩又帮助延安代表邓颖超等成功参会。
在国内及抗战时期,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避免内战。
更是不论党派,与国共两党多名高层进行交往会谈(例如戴笠、胡宗南、周恩来、邓发、龚湃等),不卑不亢一心为国。
只是政治生涯向来波云诡谲,李佩从国家和民族出发的无党派行为,先后遭到了质疑与猜忌。
1940年,李佩受到国民党政府的猜疑;
新中国成立后(1960—1970年),李佩又经受了近十年隔离审查。
此后,对于这段时间带给她及其家人的巨大伤害,李佩一直讳莫如深。
二、几经起伏,依旧双双报效祖国的夫妻1946年,师从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的郭永怀,成功获得博士学位。
受其师兄西尔斯邀请,前往康奈尔大学就职,并成为航空研究生院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1947年,风华正茂而又端庄优雅的李佩,进入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深造。并在一次院校组织的航天学术报告会上,得以与郭永怀相识。
他们二人同样有着北京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的就学经历,又都喜欢古典音乐,在交谈中察觉到彼此契合的精神世界,越走越近互生情愫。
1948年,研究生毕业的李佩与郭永怀在美国登记结婚,李佩打理家中事务,郭永怀则继续投身于学术研究,自主研发出“KPL”方法,并撰写了不少著作。
1951年8月,二人的爱情结晶——女儿郭芹出生,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生活过得充实而又幸福。
1956年9月,郭永怀和李佩接到已经回国的钱学森邀请,毅然放下在美国的一切回国。
郭永怀就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舍弃了原本的爱好,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科研事业。
1958年,钱学森调往国防部门,钱伟强被“打成右派”,力学所的工程科学研究方向,实际把控在郭永怀身上。
在那段稍显混乱的时期,郭永怀极力保护着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在加入“两弹一星”工程后,又担任国防部九院副院长,频繁奔波于青海以及北京。
强烈的高原反应使得郭永怀已经有些病弱,才刚五十便已头发花白,却依旧奋战在第一线。
而多年与郭永怀相隔两地的李佩此时,也同样在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李佩先是担任中科院行政管理局西郊办公室副主任,设计建设了西点屋、下属小学、食堂以及医务室。
1962年2月,李佩被调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教研室进行英文教研工作。
“两弹一星工程”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机密,深知其重要性的李佩对此从不过问,只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同时兼顾打理家庭,默默无闻。
郭永怀无暇顾及家庭却又重情重义,李佩便每个月都按时给其生活,在荣成渔村的兄嫂80元用作生活费。
此外,夫妻俩无论平日里工作再忙,也都不忘照顾自己的助手以及研究生,关注其日常生活及学业,时常邀请他们去自己房子做客。
1965年,李佩和郭永怀将家中存款以及公债,共计四万八千余元,尽数捐赠给中科院力学所。
时间转眼来到那段特殊的岁月,十年文革期间,郭永怀因为参与国防事业的伟大功勋,被中央政府特殊保护起来,而他的家人却没能得到这样的照顾。
1968年,李佩由于建国前在重庆白区工作、以及去美留学的经历,被打成“美国特务”,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牛棚经受“隔离检查”。
同年9月,李佩和郭永怀的掌上明珠郭芹,在初中还没毕业的年纪,前往内蒙古农区插队学习,成为知青。
一月未过的10月3日,郭永怀也被派往青海地区进行核武器研究。
一家三人自此分隔各地,难以见面,彼此身陷相思之苦。
那十年动荡不安,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履薄冰。
郭永怀和李佩却依旧平常心,尽自己所能帮助在当时受到迫害的同僚朋友,让出一半自己的房子接纳投靠。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在实验过后得到一组重要数据。
既是为了尽快将重要科研成果分享给一线团队,同时挂念李佩的安危,与助手一起踏上最快一班飞机赶赴北京。
奈何意外突发,李佩没能等到自己思念多年的丈夫,却收到爱人坠亡的消息,就连遗物,也仅仅只有装着最新研究数据的公文包。
没人知道那时的李佩究竟有多崩溃,将苦难深埋心底的她,在人前从未掉过一滴泪。只是在当夜清醒地躺在床上,克制又隐忍。
由于当时还在审查之中,即便是在郭永怀的葬礼上,身份敏感而又瘦削的李佩,只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长椅上,无人敢安慰。
那天过后,照旧每日拿着教材和录音机上课,甚至在好友林鸿荪知道郭永怀死讯自杀后,倾力照顾精神受到严重刺激的杨友。
而回来参加父亲葬礼的郭芹,一结束就又重回内蒙古下乡,1970年由于身体健康问题退队回到北京,李佩都没能得到机会与其相见。
直到1976年,李佩身份问题被调查清楚,这才得以回京。
而这些年的磨难也并未影响其心智,后半生在科研教育中依旧发光发热。
初回北京后,李佩给中科院力学所等机构创建英语培训班;
1978年,李佩受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研究生院院长严济慈任命,负责学院所有的英语学科教学工作。
态度认真负责,以极其专业的知识自编教材、制定相关的教学以及考试大纲。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李佩凭借自己曾经的留学经历,鼓励学生自费研学,为配合李政道教授发起的中美联系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
李佩又于1980年起,自发负责了9年的英语测试,并开创“应用语言学”。
1986年9月,在李佩的极力帮助下,中国科学院建立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促进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及传播工作。
而在李佩忙碌期间,其女郭芹于1980年去了美国,虽然二人不怎么见面,但也还算平淡温情。
80岁的高龄依旧投身于教育事业,退而不休,并主持编纂出“文革”后第一部英语教材。
直到1994年,郭芹在美国因早年间落下的健康问题罹患癌症。仅仅两年之后,郭芹不幸在北京离世,李佩将其骨灰撒入昆明湖。
没人知道这个在经历了中年丧夫,又遭受晚年丧女的老人,心里究竟有多大的悲痛。
但依旧没人见过她掉一滴眼泪,只是在同样难眠的夜里,默默收拾着女儿小时候的玩具。
第二日,李佩一如往常的抱着教材给学生上课,除了面容憔悴、声音沙哑之外,并无半分异常。
身边再无亲人后,李佩开始投身于社会工作,从中关村到中科院,始终散发着极大的热情。
1995年,李佩组织成立“中关村老年技术服务中心”,。
1996年起又坚持每周五,在中关村邀请教授召开讲座。同时还积极组织建设花艺、电脑、学习班,广受众人爱戴。
虽然李佩从来不曾对外表露过自己对郭永怀的爱意及思念,但她的每一个行为都诉说着情谊。
1999年9月18日,李佩去往人民大会堂代已故的丈夫郭永怀领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这个奖章“沉的吓人”,直径8厘米,几乎纯金打造,仅一枚就有515克之重。
这本来是最高的褒奖,也是李佩能拥有的唯一一件,来自郭永怀的遗物。
但就在2003年,也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45周年,李佩将这枚奖章放进了,当时的校长朱清时行李箱中,悄然捐赠。
2007年,李佩将自己的毕生积蓄60余万,分别赠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的“郭永怀奖学金”,以及郭永怀献身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
为纪念郭永怀,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在院内,用汉白玉建造了一尊雕像,李佩亲自从八宝山公墓中迁回丈夫骨灰,放进雕像下。
直到去世前,这个起伏一生的老人,也只保留了自己一家三口曾生活过得老旧小屋。
她说,她的丈夫郭先生从未离去,一直在这个力学所、在这间房子、在她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