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旅游开发研究
爱农者看闻
2025-02-03 17:30:39
作者:向雨柔 沈世伟
摘要: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在遗产保护方面成果斐然,但在旅游开发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总结了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旅游开发水平的对策。
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位于绍兴市域中南部的会稽山区,面积402km2,共有香榧大树10.5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古香榧树7.2万余株,千年以上古香榧树4500株。2000多年前,绍兴先民从野生榧树中选择和嫁接培育成香榧这一优良树种。他们利用坡地构筑梯田,种植香榧树,林下间种茶叶、杂粮、蔬菜等作物,构成了即可保持水土,又能高效产出的陡坡山地利用系统。古往今来,当地赞美香榧的诗文和美术作品层出不穷,民俗活动丰富多彩。2013年,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作为全球首个以山地经济林果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利用系统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自2011年确定申遗以来,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的保护与利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主要是对会稽山古香榧群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评估[1]及保护[2-4]。然而,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会稽山古香榧群不仅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1],还有无可替代的遗产价值,并能吸引游客,促进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进而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因而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蓝图的大背景下,审视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做好榧乡旅游正当其时。
1 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遗产的旅游开发现状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所在的诸暨、柯桥、嵊州三地分别建有中国香榧国家森林公园(诸暨市赵家镇)、绍兴千年香榧省级森林公园(柯桥区稽东镇)、嵊州谷来香榧省级森林公园3个以香榧为主题的公园,依托香榧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产业。2015年全市香榧休闲旅游产值2.1亿元,占香榧产业总产值的20.38%。
投资6.7亿元,历经2年建设,全国首条环香榧林美丽公路已于2019年10月建成通车,诸暨、柯桥、嵊州三地的香榧旅游区由此连成一片。绍兴会稽山森林健身游步道工程投资近6000万元,共修建76条步道,合计修复新建古道步道380余km,已于2017年底全线贯通,其中“绍兴会稽山香榧古道”被浙江省林业厅评为“浙江省十大经典古道”。通过开展“五水共治”“厕所革命”“万村景区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会稽山古香榧群所在区域的乡村环境大为改善和提升,多个村庄成为3A级景区。
2 会稽山古香榧群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2.1 古香榧群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较低当前,由联合教科文组织体系评定的世界遗产名录无疑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与旅游发展交织最密,而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无论在知名度和影响力上,还是在对遗产地旅游发展的推动力上都不可与之同日而语。因而会稽山古香榧群虽贵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这一遗产称号对于其旅游开发与营销助力有限。笔者在历次调研中发现,到访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的外地游客大多表示事先不知道古香榧群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香榧群的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也不高。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事件本身因时间推移而新闻效应显著衰减,公众对于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身份的感知和认同总体上呈衰减之势。
2.2 古香榧群元素在旅游产品中显示度低近几年来,在乡村振兴、美丽浙江等战略强有力的持续推动下,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所在区域的旅游业在总体上呈加速发展的态势。然而当地现有旅游产品以农家乐为主,古香榧群元素在当地旅游产品体系中显示度低。除了春秋两季天气适宜时有徒步爱好者在香榧古道上徒步之外,绝大多数游客在当地参与和体验的与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直接关联的项目仅有品尝和购买香榧,整体上与其他地方的乡村旅游几无差别[6,7]。重金打造的中国香榧博物馆主打香榧文化,设计精美,管理规范,但在旅游者中人气低迷。
3 提升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旅游开发水平的对策3.1 以古香榧群为核心加强旅游营销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宣传和营销体系所传播的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形象必须是鲜活的、独特的。应从会稽山区与香榧相关的各种经典中汲取灵感,通过不断研究文化、遗产、农业、旅游、艺术等领域的新动态、新趋势,追踪受众及潜在受众的观念、喜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迁,运用新的传播和营销理念、技术和方法,采取新的叙事方式,深挖香榧习俗以及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香榧元素(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西施传说”中的“西施眼”传说),与时俱进地讲好香榧文化故事,赋予香榧遗产以生命力,使之成为旅游开发中生生不息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3.2 强化榧乡旅游产品中的古香榧群遗产元素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解析古香榧群遗产内涵,注重游客体验,做好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深度研发。既要避免古香榧群遗产所在地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遗产内涵,也要避免将农业文化遗产元素生硬地嵌入到榧乡旅游产品中。鉴于游客体验通常兼具个性化、群体性、多目的、多情境等特征,可根据游客类型及其需求,尝试将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与所在区域的其他类型旅游(如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亲子旅游等)产品交叉组合,开发复合型的新产品(如香榧子采摘和炒制、香榧药浴、古香榧林障碍越野赛等等),推动旅游、农业、体育、教育、文创等多产业融合。
3.3 设立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公园设立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公园,园区范围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以及浙江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种植园重合,管理体制参照国家公园,充分赋权,做到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将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涵盖的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实施统一设置、统一管理,做到有效保护、科学利用;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问计于民,让利于民;发挥政府在保护地规划、建设、监督、保护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同时调动民众和社会团体在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公园的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科普和教育功能,科学吸收智慧旅游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优秀实践经验,彰显其作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式体验和沉浸式研习的特性。
参考文献作者:向雨柔 沈世伟 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 宁波大学中欧旅游与文化学院
作者简介:向雨柔(1994-),女,四川巴中人,硕士,主要从事户外旅游、乡村旅游研究。*沈世伟(1975-),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基础理论、乡村旅游、遗产旅游研究。
来源:《现代化农业》期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