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学医的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除了学医

全德健见 2025-02-12 13:53:27

这个春节,电影《哪吒2》大火。

据报道,《哪吒》系列电影创造了票房奇迹,第一部《魔童降世》斩获50亿票房,第二部《魔童闹海》更是势如破竹,一路狂飙,有望突破百亿大关。

随着电影的出圈,导演的身份也受到了关注。

导演饺子,原名杨宇,父母都是普通医生。跟随父母的步伐,饺子考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然而由于更喜欢动画行业,饺子毕业后毅然放弃从医之路,于是,你看到了,凭借《哪吒》电影饺子大获成功。

不知道这算不算励志的故事,网友们倒是纷纷感慨:“学医的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

笼统地说,药学的确算学医的,不仅药学,护理也是学医的,学医转行成功的名人,的确有不少。

我列举几个:

鲁迅,不用多说,世人皆知。

余华:1978年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海盐县武原镇卫生院当牙医。

许嵩,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2008届卫生管理专业。

毛不易: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护理专业,还曾到杭州的一家医院实习过。

周深:高中毕业后被父母送到乌克兰学牙科,后因语言等原因转考利沃夫国立音乐学院学唱男高音。

不怪网友说学医的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这当然有幸存者偏差存在,但又绝不单单是幸存者偏差那么简单。

学医的人有几个特质:智商高于一般人,极致的严谨,系统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强,抗压,情绪稳定,训练有素的共情能力与沟通能力,吃苦耐劳。

如果说学医的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太绝对,学医的人做什么事都容易成功大概率是有道理的。

当然,前提是把成功的要素定义为身份、地位和财富。

秉持这样的定义,令人无言的是,学医的人做什么事都容易成功,除了学医。

上述的那些名人,正是放弃了医学才获得成功,倘若他们仍在从医还会成功吗?

基本不会。

文字洗涤人们的灵魂,歌声愉悦人们的心灵,我们无可厚非于他们身份、地位和财富的成功,可让学医的人无奈的是,挽救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价值,远低于文字和歌声。

这算不算健康和生命的价值被低估呢?

这算不算社会的价值观偏离轨道呢?

不过,即使社会的价值观偏离了轨道,医生的价值观却不能偏离轨道。

既然选择了学医,如果不能像《哪吒》导演饺子那样放弃医学,那就只有坚定地走下去。既然选择了学医,无论何时何地,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尊重健康、敬畏生命,这样的初心、这样的价值观,不能忘,更不能变。

其实学医也不是不能成功,学医无法改变人们心中成功的定义,但可以改变自己心中成功的定义啊!

为什么要以身份、地位和财富来定义成功?

当年明月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这个定义就很好嘛!

按照这个定义,谁都可以成功,学医也可以成功。

0 阅读:0
全德健见

全德健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