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老得快!用好这3招,调脾胃,养肝肾,全身气血都盘活

橘杏缘 2025-03-25 22:17:13

生活中,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下面这些经历:

很多时候手脚都是冰凉的,尤其晚上睡觉,怎么捂都捂不热;

每次洗头,头发就跟不要钱一样地掉;

平时脸色蜡黄没血色,整个人没精打采,连镜子都不敢照。

其实啊,这些问题都和气血有很大关系。

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就曾记载:“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盈,则百邪外御,病安从来?”

意思是,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所依赖的根本,当气血处于充盈状态时,身体能够有效抵御外界各种病的侵袭,疾病自然就难以入侵身体。

而当我们气血不足时,身体的问题就会通过不同的部位反映出来。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气血充足呢?白术在这里教大家从5个方面轻松看出。

怎么看自己的气血足不足

1、看皮肤

如果气血运行正常,我们的皮肤会呈现红润有光泽的状态。

而气血生成不足或运行受阻,则皮肤可能显得黯淡无光或出现萎黄、干燥的情况。

2、看眼睛

主要看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如果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那说明气血充足。

而如果眼白颜色混浊、发黄,则可能表示肝气血不足。

3、看头发

头发的生长受气血滋养,气血旺盛时,头发浓密乌黑有光色。气血不足时,头发稀少干枯发黄,出现脱发、白发增多的情况。

4、看手部

气血充盈时,手部通常会感觉温暖,但如果手心经常出汗,或手冰冷,则可能表示气血不足。

且气血不足时,手指指腹可能会变得扁平、薄弱,或者指尖变得细小。

此外,古语有云:“肝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指甲依赖肝血的滋养,指甲的状态也可以反映身体的气血情况。如果指甲呈灰白色、缺乏光泽且薄脆易断,可能提示身体气血不足或患有疾病。

5、看睡眠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表示,“无病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血虚则不能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不少朋友的睡不着是因气血不足所致,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多梦渐忘等症状。

另一方面整天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嗜睡,也可能是因为气血虚弱导致。

此外,很多气血不足的朋友还有头晕耳鸣、怕冷、精神萎靡的症状。

这些情况十分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大家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法来进行调理。

3个方法帮你补气血

1、调脾胃

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就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

简单来说就是,中焦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转化成血液。同时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调理身体的气血必须重视调理脾胃,保持脾胃的健康。

大家可以常按三阴交,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故名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具有活血和祛风,健脾利湿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进行饮食调养。

2、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于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重点。

同时“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此外,“人卧血归肝”,人在睡眠时,部分血液就会贮藏到肝脏。

因此,养肝血的话,心态平和、睡眠充足是关键。同时需注意“久视伤血”,日常也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

饮食上可以选择枸杞,枸杞味甘,性平,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常被用于补益肝血。

取枸杞 10 克,红枣 3~5颗。将红枣洗净,去核后与枸杞一起放入杯中,用开水煮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3、食药膳

这里给大家再分享一款当归益血汤,此方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

食材:取当归6克,黄芪30克,生姜2片,红枣2枚,瘦肉250克。

做法:将当归、黄芪洗净,放汤锅,加水三碗,再加生姜两片,红枣两枚,浸泡约半小时,中火煮沸。

可以加瘦肉半斤(切块),调为慢火,煲半小时左右,即可以饮用。

当归性温,味甘,为“血中要药”,有益血调经,活气润肠的功效。黄芪性温,味甘,有补气固表,升提中气之功。

再加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就是一个补气血非常好的食疗方,坚持用,我们的气血肯定会慢慢补上来,身体也会更有劲儿。

有道是“气血足,百病除”,气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大家平时一定要重视,用好文中的3招,养出好气色!

如果觉得文章实用,可以顺手分享给亲人朋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健康的魅力!

0 阅读:38
橘杏缘

橘杏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