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题材电视剧中的英雄角色怎样体现?

铭桉看国际 2023-07-13 12:21:01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桑代克的猹

编辑 | 桑代克的猹

英雄主义的深化、消解与回归

英雄主义,是指“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坚强、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行为”。

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一直有对英雄主义的关注和描写,表现英雄主义的重点在于对英雄形象的刻画。英雄豪杰实际上是“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出现的。

20世纪上半叶国内外战争频发,政局混乱,英雄主义的内涵也随之出现了变化。作家不再满足于塑造除恶扬善型的草莽英雄,开始形成个人英雄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之分。

个人英雄主义具有独立性特点,处处彰显人物鲜明的个人特色,夸大自我意识、轻视集体的力量,在革命时期受到批评和拒绝。

革命英雄主义不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不再满足于分辨人类伦理规范下的善与恶,而是从属于阶级性的政治规范,开始带有更多的政治意义,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打倒一切敌人的集体行为。

小说《林海雪原》所反映的时代,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共产党仍然有与国民党、资产阶级、地主恶霸斗争的内部任务没有完成。

为更好的反映这一时代特征,作家们要塑造时代英雄形象以积极响应斗争,但同时也使中国文学的“英雄主义”被给予狭义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解读,上述情况在小说《林海雪原》反映非常明显。

无论是少剑波、杨子荣等共产党战士,还是李勇奇等普通民众,他们身上张扬的英雄主义都伴随着重大的政治使命。

在这里,英雄行为所代表的个人意识被宏大的集体意识所掩盖,英雄主义的个人光辉也被涵括在整个无产阶级的伟大胜利之中,所以英雄更富有奉献精神。

与小说相比,众多影视改编文本都在此基础上对英雄主义有不同程度的深化、消解和回归。

1960版电影、1970版电影、2003版电视剧和2014版3D电影是英雄主义出现变化的最为典型的范例,其他未提及的版本虽然也展现了英雄主题,但编剧都没有在前人基础上做出明显改编,所以笔者不做重点探讨。

1960版电影中,英雄主义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在小说原著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描写。

集中表现在杨子荣形象塑造上,影视改编文本既没有交代小说中关于土匪使之失去双亲的个人背景,也很少提及他的政治身份,对他的形象塑造集中在他潜入土匪内部之后。

打入土匪群体后的杨子荣才真正展现出作为英雄的个人魅力。虽然他是抱着完成剿匪的重要任务上威虎山的,也是为了套取重要情报而假扮土匪的,但巧妙的是,正因为他有假扮胡彪的机会,才得以表现出英雄主义。

换句话说,正是他假扮土匪随之产生的匪气和邪气才确立了英雄身份。杨子荣在威虎山上的表现与真正的土匪别无二致,甚至更为夸张,语言上更为粗鲁放肆。

“他呀,可真不懂得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我不会醉,可老栾不省人事啦”,行为上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与土匪打成一片,得到手下的充分信任。

当栾平的出现使座山雕怀疑他时,他旋即扔掉象征“老九”地位的值日带,并大声喝道:“威虎山上,有我无他,有他无我!

不是他死就是我活!留他留我三爷你随便吧!”这里杨子荣首先是出于表忠心的策略,而另一方面也同时展现出杨子荣个人的魄力和果决。

1970版电影将英雄主义上升到“英雄崇拜”的高度。改编文本对小分队成员如何克服天险,采取何种军事策略战胜的土匪都没有予以关注,反而处处深化剿匪小分队的政治身份和阶级感。

面对普通群众,少剑波强调小分队是毛主席领导的队伍,并宣传毛泽东思想中发动群众的重要性,“我们不发动群众,就不能站稳脚跟。”

实施战斗命令时,少剑波说:“咱们要记住毛主席的教导,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杨子荣进入土匪窝后,时刻明确自身的阶级地位,虽然独自一人深入龙潭虎穴,但仿佛千百万的阶级弟兄都与我共患难。

无论是少剑波,还是杨子荣,亦或是小分队其他成员,他们实现胜利不是自身勇敢战斗,出色发挥战术的结果,而是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引领的结果。

以常宝、李勇奇为代表的群众也被认为是受共产主义光芒的影响和感召,才有了加入剿匪队伍的动机。只有在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才能实现英雄行为,直至实现翻身的理想。

进入新时期文学阶段,作家普遍出现对表现英雄主义的拒绝心态。这一变化突出表现在2003版电视剧中,它实现了对“英雄主义”的消解。

2003版电视剧虽然也是表现林海中剿匪的英雄行为,但是与小说和其他版本相比,这里的英雄更为真实,英雄主义也处理地更为自然得当。

作为小说主要人物之一的杨子荣,在该版本中完全褪去了作为英雄的崇高感与距离感。在生活中,他有普通小市民爱享受怕吃苦的性格,还小心眼地报复战友孙达得,这是在小说《林海雪原》和众多影视改编文本中不曾出现的描写。

在英雄的成长历程上,剿匪小分队内部一开始并不团结,也不接受杨子荣的加入,不相信一介伙夫可以为剿匪任务带来多大的帮助,但随着情节发展,杨子荣不仅解决了苏联军队的挑衅,也为剿匪带来实质性的成果。

杨子荣在得到小分队成员肯定的同时,自己也实现了英雄的身份确认,这个过程使得作品对英雄的刻画更为自然合理。

2014版3D电影将英雄主义的进行了艺术化的展现。同样是表现英雄主义,与1960版和1970版不同的是,2014版将英雄主义与古典传奇形成良好的呼应,使英雄主义在表现方式上避免了说教化、概念化的弊端。

无论是情节设计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作品在实现英雄主义的同时富有传奇化的色彩,作品的观赏性也就大大提升了。

具体表现在,2014版以描写英雄战斗过程为主要内容,并增添其战斗场面的传奇性。小分队增设用油桶自制的重型火器派上大用场,把土匪老巢炸得天翻地覆。

少剑波强大的指挥能力安排刘勋苍设立三道防线,最后以仅仅三十多人的火力通过完美的战略安排和不懈的战斗打败了土匪。

篇幅巨大的战斗场面使得英雄主义得到传奇化的展现。该版本最后,还以想象的方式达到了传奇化的极致,杨子荣个人与座山雕展开激烈斡旋,甚至出现杨子荣徒手扒飞机的情节,恰好在最后对杨子荣的英雄形象进行了升华和艺术性地处理。

该作品对英雄主义的回归还有另一个特点即“去政治化”,它既不强调小分队的政治身份,也不突出以共产党员身份帮扶群众的情节,不以表现政治理想为目的的英雄主义更富有个人色彩。

2014版对每一位剿匪英雄都给予了详尽刻画,使英雄主义得以全方位的渲染至整篇。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英雄主义一直是作家与编剧热衷表现的主题,而不同时代表现英雄主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小说《林海雪原》所蕴含的英雄主义精神为众多编剧们提供不断挖掘和改编的动力。它不仅表现在以革命英雄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全体胜利,更表现在英雄人物身上的草莽精神、侠义精神的民间气质。

对于英雄主义的深化甚至神化表现出编剧有意地对英雄人物进行净化与提纯,而英雄主义的消解再到艺术化地回归,表现了对待英雄人物时从仰视到逐渐平视的变化。

所以,1960版电影有意塑造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人物,使整个故事所蕴含的英雄主义更为丰富,英雄人物在拥有革命任务和阶级背景的同时,也不忘展现作为个人英雄的独特气质,是小说《林海雪原》英雄主义的深化。

1970版电影创作于文革时期,英雄成为高度理想化的对象,当时的文艺作品由于必须具备强烈政治意识的创作原则需要,表现英雄主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但也导致出现了“扁平化”了的英雄主义。

所谓“扁平化”,是指当时英雄主义被框定在意识形态的疆域之中,英雄主义一律作为表现无产阶级崇高性、毛泽东思想伟大性的唯一合理性存在,英雄人物也一律是高大全式形象。

他们“既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又具有纯粹的高尚的个人品格,瓦解了现实中英雄人物的真相,彻底沦为意识形态的附庸”。

文革时期的影视改编文本充分践行了这一英雄主义创作原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英雄主义不再是个人的表现,唯一被承认的身份就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代表,集体意识被最大限度地扩大,扼杀了任何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机会。

英雄主义行为被理想化和抽象化到极端真空的程度,作品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都是在意识形态背景下才有了言说的空间。

另一方面,英雄崇拜的倾向也使1970版电影中的英雄具有某种超人的力量,他们具备共产党员的绝对正义和完美的性格品质,他们不存在任何弱点。

他们的第一身份不是“剿匪英雄”而是“政治英雄”,英雄主义精神在这里是极端化、单一化的存在。

新时期文学阶段,一方面十七年文学以及文革文学中普遍概念化、脸谱化的英雄已经造成审美疲劳。

另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影响,编剧视野更容易聚焦到日常生活。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出现,表现出革命时期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失落与创伤,强烈的革命历史感与崇高的社会理想不再能满足读者和观众亟待填满的空虚心灵。

编剧说:“我现在要做的就是从仰视英雄到平视英雄……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英雄形象才是真正鲜活可信的英雄形象。”

0 阅读:0
铭桉看国际

铭桉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