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桑代克的猹
编辑 | 桑代克的猹
在我国对待职业的传统观念里,有一点往往被人们视为重中之重,那就是能不能在所选取的职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存在感。
这种社会存在感的缺失不仅会让人失去对于工作的热情,还会让人在社会视角下失去活下去的意义。
因此我们常常听到有的年轻人抱怨工作不如意或者不想找工作,究其原因,都是未能在工作当中找寻到社会存在感。
这一现象不仅在我国,在宅男文化风行的日本也极为常见,新世纪的年轻人往往不想找工作,理直气壮地做啃老族。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宫藤官九郎才专门将这一现象放在拥有工作的人所参与的职场关系中,尝试着从这些职场人的口中说出工作的真正意义。
为了对这一情感诉求表现的更加充分,宫藤官九郎还专门在学生群体中加入了学生参与工作的这一元素。
中学生的打工文化在我国并不常见,但在日本文化当中,可谓青春校园剧的一大常用桥段(这也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在中学生职业教育上的缺失)。
古井丰作为一个渴望黑恶权力的坏学生,居然能在吉祥物皮套演员这种看似卑贱的职业中找到社会责任感,并且为了维护吉祥物角色的童话质感,不惜隐姓埋名。
处处避免让小孩子们知道吉祥物是被人扮演的这一事实,甚至因为保守秘密还被隔壁同学群殴导致停学一周。
而只是让两个单独的人物形象表达这种职业观念未免有些说教,因此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都通过原平助对此的不理解进行调侃。
原平助对二人的职业肆意吐槽,二人体现出了对待职业的真实态度,原平助对此肃然起敬,并且坚决保护二人的秘密,也使得加深观众感受的同时,丰满了主角原平助本人的优势性格。
家庭关系
在《对不起青春》中,家庭关系的设计往往是趋于紧张和对立的,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展现出家庭关系的主要角色都是单亲家庭。
主角原平助失去了慈爱的母亲,跟聪明无赖的哥哥与糊里糊涂的嫂子一起住在父亲原平太所担任主持的寺庙里面。
原平助跟父亲原平太的对立,来源于时代变革与文化观念上的冲突。有趣的是,原本是年龄更大的原平太带代表了新世纪以来人们逐渐接纳并认可的个人主义,而年轻人原平助则更富有传统思维和人文气息。
原平太是一所寺庙的主持,作为宗教人士,无论是坚定虔诚的信仰还是渊博庞杂的学识,都决定了神职人员要成为以身作则的道德榜样。
可惜原平太并不具有以上两个特点。在妻子去世后,整日沉迷在陪酒女酒吧买醉,周末去东京开房招妓,回家冷嘲热讽儿子的工作激情,都是原平太的日常生活。
在故事的开始,我们看到的这一对父子就是在相互指责生活方式与态度,但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传统的家庭关系在当代文化的冲击下所表现出的无奈与反传统。
网络时代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快乐至上的消费主义让每一个人都找到了对世界妥协与自我安慰的方法。
原平太在妻子离世后所面对的世界是荒凉的、光怪陆离的,甚至是有些可怕与恐怖的,以前妻子负责帮忙打理一切的情形早已经不复存在,失去自理能力的原平太很快发现,消费才是既能让自己快乐又能打发时间还不用考虑太多的东西。
因此过度的喝酒买醉成为了标榜自己失去妻子以后依然能过得很好的最佳佐证。而当以原平助为首的亲人子女看到原平太做出这种错误抉择时,则表现出了充分的理解(虽然他们并不打算支持)。
原平太作为主持,是当地德高望重的宗教人物,所有买醉招妓的行为,都会在三岛市民众的选择性失明下忽略过去。
可以说这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一种对全体家人乃至整个三岛市民众的撒娇。首当其冲发现这个问题的则是原平助。
当他指出父亲在这种全社会传达出善意理解的时候竟然变本加厉沉湎其中,而父亲却向他解释自己首先是一个失去心爱妻子的中年男人,其次才是寺庙主持。
父亲这个形象,似乎很少有抛开对家庭与子女思考之后的对于自我的思考。而原平太这种人物的行动逻辑,我们在传播符号学的角度上。
能够发现这是创作者有意为之的,对传统单身父亲形象的颠覆:我们需要把父亲这个语汇,作为一个身份,而不是一个全面的形象去理解。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个人意识的觉醒也在飞速成长着的,“父亲”这一符号,正在随着它所以来的文化和语境进行着转移。
在大众文化的视野中,任何一个符号所传达
出的情感诉求和价值观念都不能背离大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
因为符号的意义是大众文化在文化工业产品制造和现实日常生活的碰撞中创造出来的。而这种传统父亲形象的崩溃,并未能给出新的塑造,使得原平太这一角色沦为了制造笑料和麻烦的丑角,失去了传达真正情感诉求的机会。
而作为人物关系的另一端原平助,也无法将这种“为父不仁”的困扰作为主要的成长阻碍,显得这一组人物关系的冲突性颇有不足。这应该是《对不起青春》中少有的败笔。
情感关系的构建
校园剧中的情感关系无论是在对此持保守意见的中国还是对此相对开明的日本,都会在创作中慎之又慎,并不是说担心所谓的情感关系容易误导学生,更多的原因则是这种情感关系的构筑很难有极强的代表性。
因为情感,尤其是爱情,其实是不分年龄的,究竟校园中的情感关系跟校园之外的有什么明显区别,创作者往往很难界定。
无论创作何种类型的电视剧,对于情感关系的构筑,对于爱情的创作,最重要的还是要描绘“美”、表达“美”的。苏格拉底曾经说过。
“美是困难的”,尤其是在一个特定的校园场景下,并不是难在这种美可能会消失,而是难在这种美可能会平庸。
情感关系的构建方式
文本叙事主线中恋爱关系
《对不起青春》的叙事主线中,以原平助和蜂矢丽莎的教师之间的恋情,和海老泽与阿部真、阿部真与半田豪、半田豪与村井守之间的学生三角恋为两条感情主线推进的。
不得不说,在情感线的描绘上《对不起青春》的设计趋于老套,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延续了宫藤官九郎对于爱情故事的一贯态度,过于随意。
比如蜂矢丽莎对原平助产生感情并且下定决心跟原平助结婚,仅仅是原平助在一个车厢里无意间“壁咚”(特指男生将女生逼到墙角,一只手撑住墙壁的强势姿势)了,而三岛市本地的都市传说中预言了一旦在车厢内发生“壁咚”,二人的爱情就会开花结果。
强势无二的蜂矢丽莎经历“壁咚”后突然少女心爆发,选择坚定的相信这个都市传说,大胆地向原平助表白。
而学生群体内的恋爱关系更是被描绘的儿戏一般,甚至宫藤官九郎给中学时代的情感关系的定义就是“儿戏”。
一开始无比嫌弃原平助的学生会长中井贵子,突然向原平助表白,希望能开展一场师生恋,被胆小的原平助一口回绝。正当原平助苦恼于伤害了女学生的心灵时,却发现中井贵子课上用手机跟新男友网聊的不亦乐乎。
阿部真跟海老泽一直存在着地下恋情,当恋情曝光后二人不惜私奔。可当阿部真在某次体育课上看到了肌肉壮硕的男班长半田豪,立刻抛弃了海老泽向半田豪表白。
而半田豪一直暗恋着女老师蜂矢丽莎,表白失败之后简单尝试跟阿部真相处,最后竟然跟男同学村井守发展了同性恋情。
此时失恋的海老泽在幸灾乐祸的同时,却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其实是像中井贵子一样独立知性的女孩子,也鼓起了勇气在中井贵子转学之前,做了她两个星期的男朋友。
如此混乱且随意的爱情关系似乎彰显了宫藤官九郎对待学生恋爱秉持着一种否定观点。但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恋爱关系的触发,必伴随着标志性的、浓墨重彩式的表白桥段,而拒绝表白的结局,在《对不起青春》中占据了九成的份额。
笔者认为这才是宫藤官九郎打算通过人物的恋爱关系的设计所传达给我们的观点:中学时代的恋爱,不过是“练爱”的表现形式,是青少年在实践跟异性接触的方式与态度,这种实践在形式上可能是莽撞的、盲目的、不被舆论接受的,甚至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因此失败的结局是注定的。但这并不是青少年不去做这种实践尝试的理由。
因为这种实践所带来的正面体验,往往是伴随着莽撞的行动和失败的苦痛产生的,剧中人物每一次的表白都是真挚且坦诚的,并且向心爱的人袒露出爱上对方的具体理由,而随之而来的拒绝也每次都听起来十分有道理。
为了强化这种实践的正当性,宫藤官九郎不惜在每一集都设计了原平助在黑板上写下一段恋爱箴言并且解释教导学生一番的硬性桥段。
诸如女生说“我现在不想谈恋爱”其实只是不想跟表白的那个男生谈恋爱而已;男生所谓“我的眼里只有你”其实只是毫无人生经验的男生随口胡诌的盲目情话而已。
然而正是这种老旧的硬性桥段,将每个人物的恋爱关系都打造的无比坚实与真诚,让校园恋爱有了真正的基石和与其他种类的恋爱形式本质的区别。
文本叙事副线中的婚外情关系
婚外情作为一种不被社会主流舆论所接受的、在大众文本中呈现负面评价的情感关系,很少出现在以描写校园生活为主的青春校园喜剧当中。
但在现实生活里,错误的情感关系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宫藤官九郎在《对不起青春》中所设计的婚外情关系,所选择的切入视角,也往往是从学生群体出发,描述了青少年是如何看待这种情感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