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总前委是协调机构?溯本清源,要从陈毅背的历史包袱说起

度度狼观抗战 2023-12-10 02:44:01

陈毅元帅在后井冈山时代,始终背着一个很大的思想包袱,某种意义上,也是新四军时期“黄花塘事件”的诱因,那便是在1928年6月的红四军“七大”上,由于对前委的职责出现激烈争论,毛泽东同志居然落选了“前委书记”一职,愤而离开部队去闽西养病,而代理前委书记职务的,正是28岁的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毅。

(年轻时代的陈老总)

然而陈毅很快发现,自己是不能胜任的,苦闷之余只身前往上海汇报工作。这一时期,红四军遭遇多次挫败,主要将领们在“八大”上对前委书记陈毅、代理前委书记朱德(陈毅离开期间),纷纷表达了不满,强烈要求毛主席回来继续担任前委书记,重新主持大局。

而陈毅在上海期间,也爽快地跟时任中央领导承认:“我陈毅两次代替毛泽东干前委书记,两次都放任下面搞极端民主化,说明我管不了这一坨呦”,有鉴于此,周公随后亲笔写了一封《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委托陈毅带回。

信中对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前委领导一切”的做法,表示了明确的赞同,这封著名的“九月来信”指出:在军队的建设和作战中,如果每件事都拿到支部讨论,是一种极端民主化的行为,不仅影响战时决策,还会带来极大危害。

要知道,组织”前敌委员会“作为党在军队中的最高领导机构,始于南昌起义之时,尽管起义总指挥是贺老总,但是前敌委员会书记却是周公,当时贺老总还不是党员,那么最高指挥员到底是谁?结论不言而喻。

陈毅临行前表态说:“我还是抓紧回红四军去,红四军七大毛泽东没有当选前委书记,我负有主要责任,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回去以后,一定想尽办法请毛泽东出山,让他继续担任前委书记,带领红四军搞革命”!

于是有了1928年12月著名的“古田会议”,亦即红四军的“九大”,会议选举毛泽东为前敌委员会书记,重新执掌军政大权,古田会议同时确定了前委在军队中领导一切的原则,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核心精神其实就是四个字:“党指挥枪”!

一、总前委成立晚于战役发起

这样的争论和取得正确认识的过程,在红军早期是难免的,而在“黄花塘事件”中,却成为陈老总遭到攻击的一大“罪状”,说没有思想包袱是不可能的。不过也充分说明,确立战争年代“前委”在军队中的领导地位,早有定论。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各野战军、各兵团均组建了“前委”(以下建制则设党委),而不论司令员和政委的职务、是“一肩挑”还是军政双主官的情况,那都只是军队层面,谁被任命为前委书记才是重点。

换句话说,只有党的前委书记或者总前委书记,才是战争时期军中的最高决策者,直接对中央军委负责。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大野战军中,只有中原野战军的前委书记是由邓政委担任的,其他则是彭、林、陈三位司令员(或兼政委)。

如果在重大战役中,涉及到两个以上野战军联合作战时,则相应成立“总前敌委员会”,简称‘总前委“,比如平津战役有总前委、太原战役有总前委,各总前委书记也都是最后下决心者,那怎么到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时,就成了协调机构了?

读者对此普遍存在误解的原因,是因为淮海战役在发起阶段确有特殊性,即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时,仍然遵循“小淮海”的作战方案,该案是粟裕将军单独提出并得到军委批准的:

解放济南后的华野主力,南下歼击黄百韬兵团,解放两淮老根据地,同时最大限度地压迫和打击“徐州剿总”之敌。这个”小淮海“的战役方案,是由华东野战军40余万人单独承担作的战任务。

而粟裕代司令员、代政委兼“代理前委书记”,已奉命接过华野的全部指挥权,直接向军委负责即可,既然不涉及到两大野战军的联合作战,当然也不需要成立什么“总前委”。

而中原野战军此间的作战任务,是解放郑州等城市,在徐州以西策应华野的作战,两大野战军基本上各打各的,只作战役配合而不是“联合”,分别对军委负责。我军战前,也并没有在徐蚌战场上,跟80万敌军进行战略大决战的意图。

然而战场形势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南京方面做出了全面收缩的部署,决定放弃郑州、开封、商丘等城市,将孙元良、邱清泉兵团全部集中于徐州附近,企图与我军决战于徐蚌地区,于是我中原野战军兵不血刃,接连解放前述城市,跟踪追击也到达徐蚌战场。

如此,“小淮海”突然演变为在长江以北遂行大决战的“大淮海”,这必然涉及到了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的问题,于是军委11月16日电令,组建淮海战役总前委。

实际上,毛主席在电令原文中,曾经只指定“刘陈邓”三首长为总前委委员,“粟谭”的名字是经过考虑后加上去的,毕竟华野的力量更强,需要直接指挥员的参与,但是总前委的成员排名,据此可见一斑。

(认真看电报修改过程)

二、总前委是战役决策机构

因此淮海战役总前委,不同于平津战役和太原战役总前委的组建,事发着实仓促,主要是战场形势骤然变化造成的,在战役发起十天后才告成立,但是总前委三常委的军队职务,赫然在那摆着:

刘帅是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陈帅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野第一副司令员)、中原野战军邓政委还是中原局书记,而且“刘陈邓”在战役期间,始终工作和生活在一起,这也是个有利条件。

这三位首长完全拥有指挥两大野战军的职务和权力,是淮海战役总前委当仁不让的常委人选,而党内职务最高的邓政委,自然是总前委书记,在往来电文中,毛主席也多次强调“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

在“大淮海”的战役格局下,除了歼击黄百韬兵团,是“小淮海”的既定战役任务外,如何消灭或者阻击敌人其他六个兵团,都是总前委来做出决策的,因为涉及到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以及集中使用兵力的问题。

比如阻击李延年和刘汝明两兵团,就是由中野和华野部队轮番上阵;再比如黄百韬兵团覆灭后,歼击杜聿明集团(三个兵团)、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黄维兵团这三坨敌人,究竟应采用何种战略,正是刘司令员提出了“吃一个、看一个、挟一个“的方案。

显然,这是须由华野和中野全军来共同完成的作战任务,作为重大战役的最高指挥员或者领导层,必然拥有调动全部参战部队的权力,否则是名不符实的。而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只具备在总前委领导之下,直接指挥42万华东野战军的权力,是无权调用中野主力的。

反过来,总前委不仅直接指挥着中野部队,也可视战场情况调动华野部队,增援双堆集的作战,以及阻击北援的敌人等等,粟代司令员和华野将士,也必须无条件服从总前委的命令,这是毫无争议的。

顺便说清楚,中野当时比较“瘦”,并不是部分读者想像的那样,只因为转战大别山的损耗(那只是四个主力纵队),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中原野战军并未完全继承“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建制。

其中徐帅麾下的三个纵队,转隶给华北军区,期间也曾南下大别山的10纵、12纵,以及起义的38军,都转为了中原军区的所属部队。并且就级别和资历而言,陈毅、粟裕早在1947年7月,就已经是“刘邓”的下级。

华野七月分兵以后,陈粟率西兵团挺进中原,为便于统一指挥和后勤保障,军委明令陈粟部队划归“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建制,尽管陈粟兵团作战有相当的独立性,但是级别就是级别。

包括陈老总调任中原局时,也只能屈就副书记、中野第一副司令员。人民军队不同于敌方阵营,不是哪支部队兵多枪多,涉及联合作战时,这支部队的主官就一定得“说了算”!

三、总前委召开过全体会议

既然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三名常委,都坐镇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那么中野司令部就承担了“总前委机关”和中野指挥机关的双重职能,而无需另设什么单独的机构,粟裕必须坐镇华野司令部,谭震林一度在山东兵团司令部,总前委五个成员,暂时未能一起办公罢了。

在黄维兵团行将覆灭之际,1948年12月12日,军委致电总前委:“黄维歼灭后,请刘陈邓粟谭五同志,开一次总前委会议,商好在邱、李歼灭后的休整计划,下一步作战计划和渡江战役计划,以总前委意见带来中央”。

当时中野司令部在永城以南的小李庄,而华野司令部在萧县以西的蔡凹村,两地相距百里之遥。接到指示后,再加之战场条件已经允许,12月17日早晨,“刘陈邓”乘车前往蔡凹村,谭震林亦从北面赶来。

淮海战役五常委终于有机会聚在一起,召开了长达一天的总前委会议,会后,刘伯承、陈毅马不停蹄,继续乘车前往西柏坡汇报,为什么是这两位?总前委常委、两大野战军司令员呐!

(总前委合影)

也就是说,淮海战役总前委不仅有驻地和指挥所,也召开过五个委员的全体会议,拥有整个淮海战场上,我军所有部队的指挥权,并直接对中央军委负责,部分读者千万不要错误解读。

只是因为形势所需,在战役前两个阶段中,五个常委分驻三个司令部里,但是三名常委却是始终在一起的,并且有权“临机处置一切,不必请示”,这样的权力,军委可没有下放到华野司令部。

诚然,在战役的第一阶段(打响时总前委还未成立)和第二阶段(华野未集中打大仗),总前委并未过多干涉粟裕的指挥,一方面,华野独自承担的作战任务,总前委三常委对粟裕的大兵团指挥能力是信任和尊重的,无需指手划脚。

另一方面,期间”刘陈邓“曾随陈赓纵队司令部行动,暂时无法与华野顺畅联络:“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注意陈赓曾直接归军委指挥过,因此其司令部可以纵向联系。

四、更名为渡江战役总前委

如果说对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权责,还存在疑惑的话,不妨向后展望一下,在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的1949年2月间,根据军委的指示,淮海战役总前委就地改称“渡江战役总前委”,全权负责筹划打过长江去。

本次作战的准备时间较为充足,因此总前委有条件精心进行筹谋,1949年3月31日,由邓政委亲自起草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完稿,随之上报军委并得到批准。根据这份作战计划,第二和第三野战军、中原军区和华东军区的120万大军,将分成三个突击集团。

其中东突击集团35万人,由粟裕和张震(三野副司令员、参谋长)指挥;中突击集团30万人由谭震林(三野副政委)指挥;西突击集团35万人由刘伯承(二野司令员)指挥,“陈邓”首长则坐镇总前委所在地:肥东县瑶岗村。

不难发现,整个渡江战役的总体部署,是由“刘陈邓”三名常委共同研究制定的,陈毅甚至是“抽时间”赶回三野主持整编的,且正式就任三野司令员兼政委、前委书记,粟裕仍任副司令员。

而在战役实施中,粟裕将军也只是指挥了三路大军的其中之一,包括发电请求四野派出先遣兵团南下的,也是“刘陈邓”,总前委的性质和职能一目了然:它是整个战役的组织和决策单位,从来不是什么“协调机构”。

渡江战役之前,中央还拟定了新的华东战略区首长名单:邓政委任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区第一政委‘’,刘伯承任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任第三书记、华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党内地位和军队资历在那摆着,这跟二野和三野各自拥有多少部队没有关系。

写在最后:笔者是粟裕大将的“铁粉”,也不否认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突出贡献,过往文章完全可以证明,但是在研究淮海战役的指挥权时,弱化甚至曲解总前委的职权,是缺乏军史常识的表现,说严重点,是对“党指挥枪”这个大原则缺乏应有的认知。

(两块牌子一个地址)

2 阅读:57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2

用户10xxx42

2023-12-10 10:47

多考证

度度狼观抗战

度度狼观抗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