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的外孙女大学名额被人顶替,女儿向他求助,他:我管不着

开卷于甲子 2024-09-14 03:39:30

前言

“什么,你的录取名额被人顶替了?你等着,我这就给你外公打电话!”

“妈,不用了,不用向上级反映,西工大也挺好的。”

1979年,发生了一起顶替大学名额的事件,主人公竟是孔辉。

单提这个人你可能不知道,但要是说起她的外公,你就晓得了—开国中将孔从洲。

孔辉的母亲给孔从洲打电话,希望他能解决这件事,却得到了这样一句回复,让孔辉只能选择第二志愿。

那么孔从洲将军究竟说了什么?

毛主席的亲家

本人的主人公孔辉,她的外祖父是开国中将孔从洲,但是孔从洲的身份也不仅仅这么简单,他还和毛主席是亲家。

孔从洲的儿子孔令华,在八一学校读书的时候,和毛主席的长女李敏是同窗,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生情愫,之后确定了恋爱关系。

当时毛主席只知道对方姓孔,不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如何,他的女儿对此也一无所知,两家要结亲的话,还是要了解一下对方家里的情况的。

李敏听了父亲的话,去打听了一下,几天后,她向父亲报告了对象家里的情况。当得知女儿对象的父亲是孔从洲的时候,毛主席感到无比的惊喜和意外。

孔从洲这个人他是知道的,当年他可是参与过西安事变的将领,对于他的大名,毛主席还是听说过的。

对于女儿和孔令华的交往,毛主席也同意。得到了长辈的祝福,他们非常的开心,很快就将婚期定在了1959年暑假,毛主席还说要亲自主持他们的婚礼。

对于亲家孔从洲,毛主席也是在婚礼这一天才第一次见到他,二人如同老朋友见面一般,产生了亲切的交谈。

毛主席询问了孔从洲的工作情况,二人还回顾了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时毛主席还称赞了孔从洲早年的英勇表现。

从谈话来看,毛主席无论是对于孔从洲这个人还是孔从洲的家庭教育模式,都非常的认可。

而对于孔从洲外孙女名额被顶替这件事的处理方式,也可以看出他们家的教育模式确实优秀。

不要让他们为难

孔辉的母亲是孔从洲唯一的女儿孔淑静,而孔辉作为孔淑静的女儿,这个身份自然是要比普通人高上很多。

但是孔从洲本人非常的低调,也时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低调,因此孔辉从来没有享受过什么特殊的待遇,甚至在上学的时候,也没有知道她是开国中将孔从洲的外孙女。

受自己外公的影响,孔辉从小就发誓,一定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她以从上学开始,她便一直名列前茅。

转眼来到了1979年,孔辉也到了高考的年纪,她从小就想做一名主持人,因此她的目标学校是北京广播学院。

到了高考这一天,她信心满满的走入考场,下笔如有神,最后她的高考成绩也超过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分数线,能进这所学校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就在孔辉想要把这个好消息,向家人分享的时候,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她的名字并不在录取名单上,她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说自己有哪道题做错了吗?

她哭丧着脸回家,也让她的母亲孔淑静吓了一跳,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孔辉把发生的事情跟妈妈说了一遍,孔淑静听后也是纳闷,女儿的成绩明明够了北京广播学院,怎么会没被录取呢?

于是她就托人打听了一下,结果就得知女儿的名额被人顶替了。

因为当时刚恢复高考不久,教育系统还没有特别完善,所以顶替入学名额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生,因为录取名额是有限,所以一些有关系的人,就会动点歪心思,搞来虚假的材料,来顶替掉原来考生的名额。

再加上,孔辉平常在学习里非常的低调,大家并不知道她是中将的外孙女,以为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所以这歪心思就动到她身上去了。

孔淑静对于这件事非常的生气,她找到了孔辉的班主任,希望她能调查这件事,可是那里是北京,“手眼通天”的人实在太多了,根本无从查起,孔辉也因为这件事非常的伤心,躲在房间里止不住的哭。

看到女儿这个样子,孔淑静非常的心疼,她想着自己的父亲孔从洲肯定有关系,希望他能帮忙解决这件事,所以她打通了父亲的电话,向父亲说明了这件事。

孔从洲听到这件事以后也非常的生气,可是当听到让他动用关系,找出顶替之人是谁的时候,他也只是说了一句:“这件事应该找教育局。”

其实凭借孔从洲当时的地位,想要查出来是谁顶替了孔辉的录取资格非常的容易。或者说他就算是不查,外孙女想要去北京广播学院,他只要跟学校打声招呼,孔辉怎么样都能去。

可是他要是真这么做的坏,那就是坏了规矩,毕竟这件事是教育局的事情,他不能凭身份插手教育局的事,尤其还是为自家人办事。

听到父亲的回答,孔淑静有些不满意,想要亲自去找父亲,说服一下他,可是此时已经停止哭泣的孔辉,却异常的平静,拦住了自己的母亲。

“妈,不用向上级反映了,我去哪所学校都是一样的。”最后孔辉选择了自己的第二志愿—西北工业大学。

在西工大的日子里,她学习非常的刻苦,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

1983年,从学校毕业的孔辉,被分配到了航天部7.6研究所。孔从洲知道后非常高兴,亲自给外孙女写了一封信,祝福和鼓励孔辉更上一层楼。

恢复高考

197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中央决定重新开始高考,这个政策引发了轰动,那一年的报考人数,达到了500多万,然而录取人数只有4.74%。

不过政策刚一施行,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的,首先是住宿费和交通费的问题,由于报考人数太多,这些人全部要来到大城市考试,一时间住宿和交通的压力接踵而至。

其次考试用纸也是很大的问题,毕竟500万的考生就要准备500万的试卷,可当时考试要用专门的纸张,几乎没有购买渠道。

为了保证考试顺利,造纸厂只能加班加点,供应上这些考卷,之后还要装车运往各个考场,运输压力也大大增加。

为了保证考试的绝对公平,许多公职人员都不允许自己的子女报考,其中就包括教育部长刘西尧的儿子。

因为刘西尧知道考试的题目和内容,所以就算是他没有透露给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此他只能阻止儿子报考。

因为考生人数太多,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考场,而且也找不出那么多的监考老师。

因此很多地方都采取预赛加决赛的入围方式,层层筛选,最后才能有参加高考的机会,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80年代。

1977年高考结束,也需要填报志愿,只是你真不一定能被自己的意愿学校录取。有可能你报的是北大,录取你的是清华。

当时在精英教育的思想下,要优先确保重点大学的生源,所以很多地方并没有按照填报志愿的顺序录取,反而是按照分数录取,对重点大学给予了照顾。

刚恢复高考那一年,连题目都是老师临时拼凑的,大部分都是依样画葫芦,从别的试卷上找一道题,变换一下数值啥的,就成了高考题了。

因此,如果有人阅题量大的话,那压中题目也不是不可能,1977年,就有不少人压中题,毕竟这一年大家都做了不少的准备。

作为历史性的一年,发生的怪事也不少,比如说一个本科,两所大学。

在特殊时期,人大被撤销纳入北大,在1978年的时候,才重新挂牌、建校。

由于错过了第一年的高考,所以人大的师生资源,就是谁拿的从谁手里夺回来,因此北大只能把当年合并的地盘,连带着那个地盘上的人员,也全部退回人大。

因此这就出现了,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的学生,入学的时候是北大,毕业时就是人大的了。

结语

虽然从这两起事件来看,恢复高考之初,还是因为教育系统和规则的不完善,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考给了很多知识分子、普通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真在做到了人人平等。

0 阅读:185

开卷于甲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