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刘源和李讷在三峡见面,刘源激动地说:姐姐,我都想您了

万千钧堂 2025-04-14 15:16:49

1996年那年的秋天,十月份的时候,天空特别晴朗,一丝云都没有。那会儿,你要是去三峡的建设工地上瞅瞅,保证满眼都是忙活着干活的工人和机器,整个现场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大型的设备轰隆隆地响着,工程车来来往往,忙个不停。工人们正卖力地干活,汗水湿透了衣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热情。他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因为大伙儿正合力干着一件特别了不起的大工程。

10月8日这一天,西陵大桥终于迎来了它的通车大典,大桥被装点得喜气洋洋,两边挂满了飘扬的彩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天还有位重量级嘉宾前来参观这座横跨长江的西陵大桥,她正是伟大领袖最小的女儿——李讷。

一看到西陵长江大桥,李讷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没法说。她心里清楚得很,三峡工程一直是老爸心心念念的事儿,现在好了,这个梦终于照进了现实。

这次去三峡玩,李讷碰到了一个没想到的惊喜,那就是和“老弟”刘源偶然间见了个面。那时候,刘源正在武警水电部指挥部当政委呢。

现在,他正领着他那装备精良、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水电团队,在三峡永久船闸的建设工地上,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呢。他们用的都是顶尖的设备,整个工作流程高度机械化,效率极高。而他,作为这支队伍的领头人,一直在一线指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在三峡永久船闸的建设工地上,你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都坚守在那里,带领着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这项工程做到最好,不留任何遗憾。所以,尽管工作很辛苦,但他们从未有过抱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地付出着。而他,更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着每一个人。就这样,他们日复一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地上,为了三峡永久船闸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一年,李讷和刘源因为各自忙碌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好长时间没碰面了。李讷心里想着,得找个机会和刘源见见面,于是赶紧找人帮忙带了个口信过去,表达了想和他见面的愿望。

刘源一听李讷姐姐来了,心里头那个高兴啊,直说:“我可真想见见姐姐呢!”但那时候工作忙得要命,时间紧得跟啥似的,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刘源是真的没法走开去见面。

刘源心里惦记着这次难得的聚会,一忙完工作,他就直奔西陵长江大桥去看望姐姐。收到消息的李讷满心欢喜地说:“咱家小源真是有心了,还记得来看我!”

差不多到下午四点的时候,刘源在几个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开着车赶到了桥头。没过多久,李讷他们一行人坐着大巴车,也慢慢悠悠地到了。

李讷刚下车,就开始四处张望。这时,刘源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姐姐,他连忙挥手大喊:“姐,我在这呢!”这声音一下子就传到了李讷的耳朵里。李讷还没来得及回应,刘源就已经快步走到她跟前,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李讷穿着简单,眼镜挂在鼻梁上,她真的很难相信,眼前这位身材高大、一身迷彩服的中年大叔,就是以前总爱围着她转的那个“小源”。那时候的“小源”,个子还没她高,现在却变得如此健壮,穿着也完全变了个样。李讷心里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人都变了好多啊。但仔细瞅瞅,从他的眉眼间,还是能看出些小时候的影子。

两位大人物的孩子紧紧把手握在了一起,站在他们旁边的工作人员,心里头那个感动啊,真是啥滋味都有。这时候,刘源和李讷心里头那个激动,简直就像是潮水一样涌上来,一时间,他们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最终是李讷开了口,她仔细端详着刘源,眼里满是兴奋:“这不就是源源嘛,还是小时候那个模样。记得小时候,我可最喜欢源源了,长得特别可爱。瞧瞧现在,都已经是少将了!”

刘源被姐姐这么一夸,脸上有点泛红,连忙接过话茬儿说:“说真的,我那时候也特喜欢李讷大姐,到现在,大姐还是跟年轻时一样有气质,真是让人想念啊!”

就那么简短的两句交谈,一下子让他们仿佛穿越回了遥远的童年。那时候,两家都在中南海住着,一直是紧挨着的邻居。

李讷比刘源大了整整11岁,不过这岁数差别可没妨碍他俩一块玩。特别是刘源,他每天都乐颠颠地来找李讷姐姐,俩人玩得不亦乐乎。

李讷是个特别有爱心的姑娘,对刘源这个弟弟特别关照,有啥好吃的,总会想着给刘源留一份。那时候,家里人都爱管这个最小的弟弟叫“小跟屁虫”,因为他老是跟在哥哥姐姐们的屁股后面,到处转悠。

小时候,咱们都特天真无邪,那时候交下的朋友,感情深得很,能扛过好多年的风吹雨打。就算后来因为各种外界原因,大家走散了,没了联系,可心里头那份挂念啊,一直都在。

聊了几句家常后,李讷满脸赞叹地说:“我之前就听说了,你调去了水电武警部队,干得真是出色。只要一提你的名字和表现,大家都赞不绝口,一致好评!”

李讷那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她是真心实意地称赞刘源。作为红二代的一员,刘源从小到大,对自己的标准那可是严得不得了。

换了工作后,他真的是全身心扑在了工作上,每天都特别努力,一点也不偷懒,而且生活上也特别节俭,一点也不铺张浪费。

武警水电部队接手的大型水电站建设项目,往往都位于要么是冰雪覆盖的高原,要么是隐蔽在深山里的峡谷地带,工作环境相当艰苦。他们面对的挑战可不是一般的大,工作的地方要么是海拔很高的雪山地区,气候寒冷,空气稀薄;要么就是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交通不便,地势险峻。这样的条件,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但武警水电部队却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守在这些艰难的环境中,为国家的水电建设事业默默奉献。总之,不管是雪域高原还是深山峡谷,只要有大型水电站工程需要建设,武警水电部队就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们的工作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尊敬。

刘源这家伙,每年在工地上头一待就是大半年。他心里头有个信念,那就是得真刀真枪地扎进基层,才能瞅见那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也才能把它们给解决了。

刘源觉得啊,评判一个人,关键不在于他能力有多强,重要的是看他是不是脚踏实地干活,是不是真的在为老百姓做事。他相信,实实在在的工作态度,还有那份为人民服务的心,远比单纯的能力大小来得重要。

说起来,刘源对待工作的那份认真劲儿,全都是受了他老爸的影响,这可是他老爸给他留下的最值钱的宝贝呢。刘源老爸的那种工作精神,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他明白,无论做什么,都得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就像老爸以前那样。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时刻激励着他前进。所以你看,刘源现在在工作上那股拼劲儿,还有那份对事业的执着,其实都是老爸当年言传身教的结果。这份精神财富,让他在工作中无惧困难,勇往直前。

我爸还在的时候,每个星期都会雷打不动地召集家里人开个小会。他常常跟我们说,做人得谦逊点,别张扬,还得有责任心,得实实在在为大家做点事情。

尽管老爸已经离开我们好多年了,但老爸当年说的那些话,却一直牢牢记在刘源的心头,就像是刻在了脑子里一样。这些话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是指引他人生的金句,伴随了他一辈子。

聊了几句往日的情谊后,刘源领着李讷大姐去游览三峡大坝。他们聊得最多的,还是关于三峡工程的话题,毕竟这工程里蕴含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无数努力和心血。

刘源边走边感慨道:“咱们老爸老妈一直盼望的事儿,到咱们这一代,总算是梦想成真了。”

李讷望着眼前那宏伟壮观的景色,不由得发出了感慨,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羡慕:“能参与到三峡工程这样的壮举中去,你们心里头一定特别骄傲吧!”

刘源笑着打趣道:“姐,你也该骄傲一下嘛,毕竟你弟弟我可是在忙三峡这个大工程呢!”李讷连忙点头,一连说了好几声:“就是就是,太对了!”

那时候,李讷还特意问起了刘源妈妈,也就是王光美阿姨的身体怎么样。听到老人家身体挺好的,李讷心里也踏实了。她接着跟刘源说:“找个时间,一定得带你妈妈过来聚聚啊!”

刘源斩钉截铁地表示:“我妈肯定会到场!”

之后,刘源真的做到了他之前说的话,他带着妈妈一起来到了三峡游玩。他们俩还特地拍了张照片作为纪念,在那张照片里,王光美和刘源的笑容都特别灿烂,一看就知道他们心里特别高兴。

刘源和李讷还有好多心里话没聊完呢,可时间不等人,转眼间就到了分别的时刻。刘源很细心,一直把姐姐送到车上,姐姐也是不停地嘱咐刘源:“工作再忙,也别忘了照顾好自己,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一定得放在心上!”

眼瞅着姐姐坐的那辆大巴车一点点往前开,刘源突然间对着大巴车方向,端端正正地敬了个军礼。这个动作,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暖洋洋的,特别感动。

后来啊,只要有空闲时间,刘源就会拿起电话,给李讷大姐送去他的关心和问候。

刘源出差到外地时,要是碰到那些李讷特别喜欢吃的特色小吃,他总会记得给姐姐打包带回来一些。

尽管只是一些寻常的吃食,但李讷心里头暖洋洋的,她感慨地说:“咱们源源真是心细如发啊,这么多年过去,工作一直那么繁忙,居然还记得我爱吃什么!”

刘源对李讷姐姐的身体特别上心,她平时爱吃什么,他都记在心里。而且,他还帮李讷解决了一个一直让她烦心的事情。

说起来,李讷的那个独生子王效芝,因为性格比较安静,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却一直没能碰到合适的人。

王光美知道这事后,就跟刘源说:“你多瞅瞅,有合适的人选就给介绍一下哈!”没想到,刘源还真上了心,在他的帮忙下,王效芝找到了那个对的人,两人走到了一起。

婚礼那天,刘源担当起了证婚人的角色,他走上前台,给新婚夫妇送上了最真挚的祝愿。事后,李讷满心感激地对刘源讲:“小源,你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啊!”不过,这次婚礼能这么顺利,其实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双方家里那些年长的长辈,特别是王光美。

王光美是个特别想得开的女性,她这辈子经历了好多风风雨雨,但从来没抱怨过谁,也没责怪过啥。她总说,那些过去的事儿啊,都是生活给的磨炼,都是为了让人变得更成熟、更坚强。对她而言,每一次的经历,都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刘源在还是个十几岁孩子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尽管他一直牢牢记得父亲的那些叮嘱和教导,但母亲在他成长道路上的指引作用也是相当大的,绝对不容小觑。那时候起,刘源就明白,除了父亲那些深刻的话语,母亲的言传身教同样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母亲的陪伴和带领,让他在失去父亲后,依然能够坚定地前行。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母亲默默的支持和鼓励。所以,在刘源心里,父母的恩情都是无比重要的。

刘源刚开始踏上工作岗位那会儿,王光美就多次叮嘱自己的儿子,务必要能够吃苦耐劳,得学会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去思考事情,多给大伙儿实实在在地帮忙。

刘源听了妈妈的话,就像是突然间开了窍,心里头亮堂多了。他暗暗发誓,绝对不能对不起国家对他的培养和老百姓对他的信任。所以,他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妈妈在里面可是起了大作用的。

在2004年,王光美精心策划了一场“毛刘”后人的大聚会,这次聚会承载了深远的意义。餐桌上,毛刘两家的后人无拘无束地交流着,氛围充满了温暖与和谐。

现在啊,毛家和刘家那些老一辈里最年长的人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不过呢,他们留下来的那种精神,却在两家的后代中一直传着,延续着。岁月能带走好多东西,但那份深厚的革命感情,是真的永远不会改变的。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2010年那会儿,咱们那位伟大领袖的独苗孙子毛新宇,升为了少将。你猜怎么着?给他颁发晋升令的,正好是刘源叔叔。

有这么两个人,一个是革命前辈的后代,被大家称为“红二代”,另一个则是前辈后辈中的佼佼者,人们习惯叫他“红三代”。当他们俩握手并且一起拍照的那一刻,大家都好像穿越时空,看到了他们祖辈和父辈曾经一起奋斗拼搏的那些日子。

说起那两位为中国革命事业拼尽全力的大人物,他们可真是了不起。现如今,他们的孩子们也站了出来,挑起了先辈们留下的重担。这些后代们,打算把老一辈的理想和精神接着传下去,决心一路勇往直前......

0 阅读:0
万千钧堂

万千钧堂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