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对外战争,有一个明显的低谷期,那就是从武则天掌权到唐玄宗继位之初,即公元683年到公元714年,合计三十年。期间,唐军对外败多胜少。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内因,长安城中激烈的争斗,使军队丧失了战斗意志。
这期间,唐朝主要的失败集中发生在东北地区,进而殃及华北,唐军多次败给突厥、契丹和奚。本文重点谈奚人的问题。
世代雄霸老哈河的奚人奚,全名叫库莫奚,从隋朝开始简称奚,大致位于内蒙古赤峰南部的老哈河流域与河北承德滦河流域,中心位置在宁城县附近,大约在契丹的西南。

奚人在老哈河和滦河附近
奚是鲜卑与匈奴融合的后裔,本是宇文部余孽。宇文部被慕容部毁灭后,残余各部逃窜至大兴安岭南麓,在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两个种族,老哈河流域的称为库莫奚,西拉木伦河流域的称为契丹。奚分五个部落,许多氏族,阿会氏最强大,世代为王。
北魏时期,奚与中原王朝建立联系。隋唐时期,奚长期夹在中原王朝与突厥之间,只好两头称臣纳贡。
贞观年间,唐太宗灭亡东突厥,并深入东北各地对高句丽展开军事行动,周边诸虏震恐,纷纷向唐朝臣服。贞观二十二年,奚人酋长可度者,率部投唐。唐太宗在奚区设立饶乐州都督府,赐可度者姓李,封楼烦县公,任命为饶乐州都督,由辽西营州羁靡。

饶乐都督府、松漠都督府与营州位置
但是,武则天时期,契丹人李尽忠、孙万荣发动大规模叛乱,唐军惨败,营州沦陷。刚刚复国的后突厥,实力彪悍,奚人摆脱唐朝羁縻,转向后突厥称臣。
幽州大都督薛讷,是名将薛仁贵的儿子。他早已深刻洞察到时局与敌我力量的改变,特别是武则天称帝引发的深刻变化,北方局面十分复杂,因而审时度势,在幽州采取务实的战略防御态势,放弃了对塞外的再征服,连续十几年没有组织出塞的军事行动,也就没有收复营州。但是,诸虏也不敢犯边,因此百姓安居乐业。
孙佺伐奚,第一次全军覆没到了712年,局势发生变化。
这一年的年号,改了三次,年初皇帝仍是唐睿宗,当时叫景云三年,正月改元太极,五月改元延和,八月唐睿宗禅位给儿子唐玄宗,改元先天元年。这期间,唐朝高层剧烈震动。

国宝:唐景云钟,在西安碑林
有关影响传导至边疆,幽州也发生了剧变。三月,薛讷因长期没能收复营州,被调离,孙佺接任幽州大都督。孙佺也是贵公子出身,其父是唐高宗时的宰相孙处约。
鉴于薛讷的教训,孙佺一上任,不顾炎天六月,立即组织大军,讨伐奚和契丹,以期早日收复营州。根据《资治通鉴》,此次出动的兵力共计两万步兵和八千骑兵。
除统帅孙佺,主要指挥官还有李楷洛和周以悌。李楷洛是契丹人;周以悌长期在西域工作,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那种人。
另外,队伍中有一位年轻人,是一名普通士兵,但等到开元盛世,他将成长为天下第一剑客,他叫裴旻,山东人。

剑圣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唐军就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将军乌可利劝阻孙佺说:“道险而天热,悬军远袭,往必败。”但孙佺很自信,因为薛讷十几年不曾出兵,奚和契丹已经习惯了和平,必然没有准备,此时攻其不备,一定能取胜。
孙佺首先要打奚人。他从北京杀到赤峰。
李楷洛率四千精锐骑兵做先锋。但是,出乎孙佺预料的是,不知道是哪个环节泄密,奚人早有准备,严阵以待。李楷洛的四千骑兵遭遇了奚人酋长李大酺亲自率领的八千骑兵。双方会战,由于天气酷热和长途奔袭,唐军十分疲惫,以四千打八千,竟然输了。
曾经意气风发的孙佺临阵退缩,竟然率军撤退了。奚人发现后,全力追击孙佺,唐军再次战败。
但是,作为战争机器的唐军,立刻依托山地有利地形,构筑方阵,成功顶住了奚人的攻势。过程中,年轻的裴旻,展示了卓越的武功,当时奚人万箭齐发,箭如雨下,裴旻立马横刀,将射来的箭全部砍断,释放出强大的威慑力,奚人当场气沮,一度解围。
李大酺无法攻破唐军方阵,就派人去谈判,质问孙佺,都这么多年不打仗了,你们所为何来!孙佺毫无骨气,自欺欺人说,我是奉旨前来招安的,并将全部责任推给李楷洛,都怪这个契丹狗不遵将令,自作主张,寻衅滋事,擅启战端。
李大酺回复说,既然是招安,总不能空手来吧,皇上赐的礼物呢?孙佺无可奈何,下令全军凑礼物,挖地三尺、砸锅卖铁也要凑出一份像样的礼物,于是他把全营搜了个底朝天,搜刮到一万多匹帛,以及自己的紫袍、金带、鱼袋,全都送给奚人。见钱眼开的李大酺同意放孙佺一马。
但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唐军已军心涣散,无复纪律,四散溃逃。李大酺一看,还有这好事,不打白不打,当即下令全军出击。
最终,唐军全军覆没,孙佺和周以悌被俘虏。只有李楷洛、乌可利、裴旻等少数人拼命杀出重围,逃回唐朝。孙佺和周以悌被李大酺送到突厥,被突厥默啜可汗杀害。
这场失败,本来完全可以避免。如果孙佺听从乌可利的建议,慎重选择更好的时机出兵,如果孙佺勇敢一些,不临阵退缩,如果孙佺不擅自与敌人进行和谈,而是固守待援,唐军都不会以如此耻辱的方式全军覆没。

后突厥的毗伽可汗碑
此战更加巩固了奚、契丹与突厥的联盟,他们多次联合袭扰边关,形势十分严峻。
薛讷伐奚,第二次全军覆没两年后,开元二年七月,老将薛讷也急了,因而失去理智,强烈要求讨贼。
宰相姚崇、将军杜宾客都反对,因为盛夏出兵,必将重蹈孙佺覆辙。但薛讷认为,此时出奇兵,既能够出其不意,也能减轻后勤压力,因为草原上到处都是肥羊,吃就完了,没有压力。
唐玄宗的经验仍然不足,他认可薛讷的主张,于是出兵六万,由薛讷统领。
唐军与突厥、奚、契丹联军在滦河遭遇,考虑这个位置,敌军主力应当还是奚人。但是,因为长期的内乱,唐军内部很不团结,都不听薛讷指挥。又一次全军覆没,但各位将军都逃出来了。

粤剧樊梨花归唐,历史上没有薛丁山,只有薛讷
铁腕治军,唐朝重塑战斗力连续两次全军覆没,促使唐玄宗开始整顿军纪,重建战斗力。为此,唐玄宗严肃追究责任,不听指挥的定州刺史崔道宣、大将李思敬等八人被处以极刑,薛讷免职,只有杜宾客免于处罚。

带领古代中国走上巅峰的男人,唐玄宗
效果立竿见影!
过了几天,十万吐蕃入侵甘肃,唐玄宗命薛讷以平民身份率杜宾客等人御敌,唐玄宗坐镇后方,甚至准备亲自上阵。于是,全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在武阶大破吐蕃,歼敌数万,取得了唐朝立国以来对吐蕃最大的胜利。
薛讷又被任命为凉州镇军大总管、朔方行军大总管,杜宾客为副,主持对突厥工作,利用突厥的天灾人祸,分化瓦解、文攻武卫,重创突厥。开元四年,后突厥默啜可汗死于内乱,突厥分崩离析。
解决了突厥这个主要敌人,奚和契丹也就没脾气了。奚人首领李大酺、契丹首领李失活先后投降唐朝,唐朝在奚区重设饶乐都督府,在契丹重设松漠都督府。开元五年,唐朝重建营州都督府,失去二十年的营州被收复了。
然后,盛唐就如期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