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是青海省历史上强大的地方政权,读作吐浴浑。
从公元4世纪初到7世纪中后期,吐谷浑统治除西宁、海东以外的青海省大部,外加甘肃省甘南州。
胡无百年之运,而吐谷浑立国这么久,可以说创造了奇迹。在青藏高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十几代人胼手胝足,艰苦创业,才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同时,吐谷浑饱经磨难,几次在亡国灭种的边缘挣扎,但都顽强的生存下来。
吐谷浑之所以如此顽强,与青藏高原艰苦的生存环境有关。大美青海的高寒气候,穷山恶水,是吐谷浑最强有力的辅助,一次又一次的逼退了不能适应的外敌。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有一个敌人比吐谷浑人更加能适应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那吐谷浑就无计可施了。吐谷浑最终正是栽在这样一群人手里。
吐谷浑本是辽西鲜卑慕容部的一个分支,首领叫慕容吐谷浑,他率部离开辽西,取道内蒙古,一直走到了青海。当时正是西晋永嘉之乱后不久,大约是4世纪一十年代。
其实,这是鲜卑人3到4世纪大迁徙的一个部分。三国时期,邓艾贪图一时之利,将数万鲜卑人迁徙到宁夏西海固,充实边境,防备蜀汉。此举带动一大批鲜卑人数十年不间断的向黄土高原西部山地迁徙。吐谷浑的迁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鲜卑人后来开创了南凉、西秦和吐谷浑三大强权。

魏晋时期,大量鲜卑人进入六盘山周边黄土高原山区
十六国前期的吐谷浑:艰苦创业公元4世纪,是吐谷浑的创业起步阶段,约相当于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到东晋末年,为期八十年,在位的首领包括,慕容吐谷浑、吐延、叶延、辟奚、视连,都是父子相继,辟奚也叫碎奚。
从辽西出发时,慕容吐谷浑所部只有一千七百家,人口不到一万,沿途有所损耗,也有补充,到达青海的鲜卑总人口,最多也就一两万。扎根青海后,鲜卑人征服了本地众多羌人,可能还有一部分月氏胡人,最后融合成同一个部族。后来叶延引经据典,采用祖父的名字,从慕容氏改为吐谷浑氏,从此这个群体被称为吐谷浑。
吐谷浑的创业过程充满艰辛。
一方面,羌人的反抗很激烈,吐谷浑付出了惨痛代价,二代首领吐延就是被羌人所杀。吐谷浑一边武力镇压,一边也争取到青海东南部的白兰羌作为最可靠的盟友,恩威并施,最终实现了羌人和鲜卑人的融合。另一方面,鲜卑统治阶级并不团结,内斗十分激烈,多次危及国本,甚至有一次惨烈流血事件,吐谷浑王辟奚的三个弟弟被杀。
虽然困难很大,但吐谷浑成功扎根青海。他们借鉴中原先进文化,联系游牧部落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一个基于贵族血缘关系、类似于分封制的部落联盟体制。吐谷浑王依靠主体部落和源源不断输入的汉人,总揽全局;各下属游牧部落,则由王室成员分领。
辟奚与中原的前秦建立联系,被苻坚封为安远将军。淝水之战后,前秦土崩瓦解,视连又与兰州附近的西秦建立联系,被乞伏乾归封为白兰王。
总之,经过艰苦奋斗,吐谷浑实现了有效的原始资本积累。

十六国前期的地图,但这个图片其实是错误的,当时还没有柔然
此后,吐谷浑陷入一个十分痛苦的恶性循环,始终逃不出轮回之苦。往往是,吐谷浑好不容易强大起来,却在与周边敌人进行激烈竞争中一败涂地,输掉裤衩,可又死里逃生,然后二次创业,又强大起来,又一败涂地,又死里逃生,不断重复,恶性循环。
十六国后期的吐谷浑:黄粱一梦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四分五裂,吐谷浑也蠢蠢欲动。吐谷浑首领视罴宣称:“寡人承五祖之休烈,控弦之士二万,方欲扫氛秦陇,清彼凉沙,然后饮马泾渭”。这份对外宣言还比较保守,停留在争霸西北的层面。视罴真正的理想是:秣马厉兵,争衡中国!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视罴僻处青海,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实力相比西北群雄还是偏弱。
西秦乞伏乾归出兵青海,吐谷浑竟被打的满地找牙,视罴仓皇逃跑,不久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三。
他的弟弟乌纥堤继位,仍然不敌西秦,仍然死伤惨重,于是也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五。
视罴的儿子树洛干继位,虽然年仅十六,但励精图治,实力有所恢复。小有所成的树洛干,自认为兵强马壮,但很快又遭到现实毒打,被西秦乞伏炽磐打败,又连年被西秦扫荡,吐谷浑遭遇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受挫的树洛干也英年早逝,享年二十四。

十六国后期的地图,吐谷浑在青海,西秦在甘肃,柔然尚未抵达漠北征服高车
树洛干的弟弟阿豺继位后,情况大为好转,因为西秦内部撕裂了。
阿豺年轻有为,巩固青海,兼并氐羌,拓地千里。吐谷浑的势力范围不再局限于青海和甘南,已经突破到川西,占领了九寨沟。最难能可贵的是,阿豺拥有卓越的政治视野。一方面,吐谷浑第一次与中原王朝取得联系,被南朝宋册封为浇河公。另一方面,阿豺大力维护统治阶级的团结,临死前,他给子弟们上了一堂课,让他们折断一支箭,他们做到了,又让他们折断十九支箭,他们就做不到了,然后阿豺说:“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社稷可固”。

一支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阿豺同母异父的弟弟慕璝继位后,形势更加乐观,全面好转。
西秦已经全面衰落,慕璝痛打落水狗,不断蚕食。西秦后被大夏赫连定灭亡,而慕璝又灭了大夏,生擒赫连定。通过这些胜利,吐谷浑获利颇丰,占领了西宁和兰州周边大片土地,并接收了原西秦和大夏统治的人口,其中包括大量汉人精英,特别是一批当年被大夏俘虏的南朝汉人。
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朝秦暮楚慕璝所处的大环境,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南北朝时代来临了,吐谷浑没有争霸天下的可能了。
权衡之后,慕璝选择南北通吃,向南朝和北朝都称臣纳贡,争取利益最大化。南朝宋封他为陇西公,北魏随即封为西秦王,南朝宋马上跟进,晋升陇西王。后来他的弟弟慕利延嗣位,南朝封河南王,北朝封西平王。

南北朝初期形势,吐谷浑在青海
但是,吐谷浑两头敲诈的策略,带来高收益,也伴随高风险。南北双方实力相当,大动干戈的时候并不多,平时主要是互相对峙和试探。这就导致,夹在南北之间的骑墙派,更容易成为出气目标。因此,吐谷浑再次遭遇巨大挫折。
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后,占据西宁和兰州的吐谷浑成为下一个目标。而吐谷浑内部,阿豺和慕璝时代的团结如昙花一现,慕利延与他的侄子们又自相残杀。北魏抓住机会,两度出兵,夺取兰州和西宁,进军青海,横扫吐谷浑。吐谷浑死伤惨重,慕利延被迫逃往新疆于阗,一年后才得以返回,不久死去。
树洛干的儿子拾寅继位。吐谷浑仍然两头称臣,但更加倾向于南朝。北魏强烈不满,文成帝和献文帝连续三次出兵青海,虽然在军事上没有太多建树,但在经济上对吐谷浑进行了残酷绞杀,包括掠夺牲畜、抢夺粮食。吐谷浑陷入严重饥荒,被迫再次向北魏纳贡。

吐谷浑壁画,舞马,史书记载,吐谷浑曾像南朝宋和南朝梁进贡善舞马
北魏也见好就收。吐谷浑可以休养生息了。
从拾寅后期到曾孙伏连筹,近八十年,是吐谷浑最安宁的阶段。
南北朝的局面发生了巨变,南朝内乱不断,连续改朝换代,从宋到齐再到梁;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爆发各种叛乱,北魏瓦解;而南北之间的战争规模与频率也大大增加,西到川陕甘,中间湖北河南,东到安徽江苏,全线开火。吐谷浑赢得了喘息之机。
这八十年吐谷浑的首领世系,各种记载互相矛盾。鉴于这一时期吐谷浑与南朝政治经济往来更密切,但与北魏孝文帝关系紧张、几乎断交,综合分析《魏书》《南齐书》《梁书》的记载,可以判断,南朝史书更准确。这段时间的吐谷浑首领应该有四位,分别是拾寅、度易侯、休留成和伏连筹,都是父死子继。

北魏与南朝齐对峙
经过休养生息,元气恢复后,吐谷浑开始新一轮扩张。从拾寅开始,吐谷浑连续进攻陇南宕昌羌;至伏连筹达到鼎盛,外并戎狄,塞表之中,号为强富。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吐谷浑的疆域十分辽阔,除西宁、海东之外的青海大部,甘南州,四川九寨沟,新疆罗布泊周边,包括鄯善、且末等国,都是吐谷浑的国土。伏连筹还曾攻入凉州。

吐谷浑都城伏俟城遗址,位于青海湖西,青海共和县
伏连筹死后,儿子夸吕继位。《梁书》称为呵罗真,应当是异译,《隋书》称为吕夸,估计写错了。
在夸吕的前半生,北魏和南朝梁先后崩溃,西魏-北周、东魏-北齐、南朝陈对峙。南朝失去了四川,吐谷浑与南朝失联。
对于北朝,夸吕选择远交近攻。他与东魏-北齐交好,双方联姻,不亦乐乎,但需要绕道漠北,通过柔然联系。而近处的西魏-北周,吐谷浑与之交恶,特别是到了50年代以后,刀兵相见。
远交近攻是个好策略,但属于高端局,吐谷浑玩不起。愤怒的西魏-北周多次进攻吐谷浑,有一次甚至是皇太子亲征。而且,北周还联合漠北新兴的突厥共同进攻吐谷浑。吐谷浑死伤惨重,北周夺取了甘南和九寨沟,分别设立洮州和扶州。北周进攻吐谷浑,目的就是抢劫吐谷浑的珍宝、牲畜和人口,突厥也是明火执仗的抢劫。

南北朝后期地图,吐谷浑与南朝的联系被切断,失去了扶州
隋唐时期的吐谷浑:灰飞烟灭夸吕在位的时间长达六十多年。581年,隋朝建立,夸吕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那就是,持续数百年的大分裂彻底结束,国家重归统一。

古帝王图之隋文帝
在隋朝统一中国之前,夸吕没有看清天下大势,竟敢多次袭扰川甘青三省的弘州、旭州、汶州和廓州,甚至杀害了旭州刺史皮子信。隋文帝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废弃弘州,派元谐远征青海,扶持移兹裒、树归兄弟为河南王,分化瓦解吐谷浑。
在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夸吕才看清天下大势,大惧,不敢为寇。不久夸吕死去。
他的儿子伏继位后,请求和亲,隋文帝将光化公主嫁给伏。伏不久死于内乱,其弟伏允继位,并娶了光化公主。此后吐谷浑恢复姓慕容氏,故称慕容伏允。

古帝王图之隋炀帝
从慕容伏允开始,吐谷浑将要经历的战争,出现了质变,他要面对大一统帝国,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灭国之战。
隋炀帝授意新疆东北部的铁勒人,从西路进攻青海,慕容伏允向东逃到西宁附近;隋朝大军从东线夹击。吐谷浑惨败,慕容伏允仅以身免,逃往党项。隋朝吞并吐谷浑,新设四个郡,分别是青海的河源郡和西海郡,新疆的鄯善郡和且末郡。
遗憾的是,不到十年,隋朝灭亡。慕容伏允趁乱复国。

卫公李靖
隋末唐初,慕容伏允多次袭扰边疆郡县,到了贞观年间,仍不收敛,年老昏聩,怙恶不悛,屡教不改,最后发展到扣押唐朝使臣。
自作孽不可活!
贞观九年,唐太宗命李靖率军大破吐谷浑。唐军从青海湖畔杀到黄河源头,荡平柴达木,血染罗布泊,一直杀到新疆且末。慕容伏允惶恐自杀,吐谷浑投降。
但是,唐太宗保留了吐谷浑,唐朝册立慕容伏允与隋光化公主的儿子慕容顺为可汗。但慕容顺不久被杀,其子慕容诺曷钵被拥立为可汗。唐太宗册封诺曷钵为乌地也拔勒豆可汗,并将弘化公主下嫁给他。

唐军进军路线
经过隋唐的系列征伐,吐谷浑元气大伤,国将不国。
最终灭亡吐谷浑的,是青藏高原更深处悄然崛起的吐蕃。在7世纪60年代,唐高宗将战略重点放在朝鲜半岛与西域,在青藏高原方向没有投射足够的力量。吐蕃抓住时机,灭亡了吐谷浑,当时是龙朔三年,也就是663年。
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带领数千帐族人投奔唐朝,被安置于凉州。
直到咸亨元年,也就是670年,唐军才出兵青藏高原。名将薛仁贵率军出征,吐蕃大将论钦陵迎战。结果,唐军惨败于大非川。
吐谷浑复国的希望彻底破灭!

步辇图局部,中间的吐蕃人是禄东赞,灭吐谷浑之战就是他指挥的,论钦陵是他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