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处理冷门知识仍有短板,浪得虚名,还是任重道远

龙历史豹鸡 2025-03-12 05:43:11

Deepseek是否掌握冷门知识?

我找了一首明朝古诗,调戏Deepseek,观察其反应。结果令人无语,大失所望。

这首诗出自明朝任费信的《星槎胜览》一书,描写的是非洲卜剌哇国的风土人情。卜剌哇国位于今日索马里,就是现代的巴拉韦。

诗曰:卜剌邦濒海,无田种稻禾。树枝投入沼,咸水皆为鹾。自古瓜茄乏,从来葱蒜多。异香兼异兽,感与一吟哦。

我问Deepseek是否知道这首诗,什么意思,写的怎么样。

然后,Deepseek就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Deepseek说,未能在现有古籍文献中找到完全对应的原文及作者信息,也就是说,Deepseek不知道这首诗。子曰,不知为不知。可是,Deepseek虽然不知道,但仍然强行解释,解释的一塌糊涂。

它说,卜剌邦可能是虚构的地方。这还不算什么,毕竟它不知道。

接着,它把诗歌分成四部分,分别是地理环境与生计、作物与饮食特点、物产与风物、情感表达。这样的分解,还说的过去。

但是,它给每一句诗都强行匹配了一句宋朝诗人的诗,包括洪咨夔、舒岳祥、张耒、赵蕃,并进行强行类比,认为非常相似。其实,完全没有任何相似性,风马牛不相及,驴唇不对马嘴。

接着,它从写实与地域性、对比与张力、文化意蕴等维度,对诗的艺术特色进行点评。看题目与框架,也说的过去。但是,具体内容,就令人无法直视,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它甚至说,这首诗与苏辙在一首诗中对民间经济的关注相呼应。这都哪跟哪?

而且,Deepseek斗胆指出了这首诗还有局限性,在文学性上稍显平淡,缺乏更深层的情感升华或哲思。连这首诗是什么都不知道,竟敢如此大放厥词,这脸皮有多厚。

最后,Deepseek给出总结,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滨海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图景,兼具纪实性与地域特色,但文学深度稍显不足,若需进一步考证其出处或作者,可结合地方志或宋代边疆诗歌文献进行查证。

完全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然后,我对它说,我都被它气笑了。

结果,它还以为我跟它开玩笑,嬉皮笑脸的打哈哈。它竟然说,这首诗的画风像小学生瞎编的打油诗,卜剌哇听起来像外星人占领的渔村,诗中句子像超市促销广告!

它进而判断,这首诗是现代人仿古戏作,诗中的异兽可能是吐槽满地流窜的流浪猫狗!还意犹未尽的说,诗的最大魅力就是让人边念边笑,进而建议把这首诗中的内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完全无语了!

不过,Deepseek也不是一无是处。它判断出,这首诗或许描述的是古代中国使臣眼中的异域风情,类似《瀛涯胜览》。这很厉害了!《瀛涯胜览》与这首诗的真正出处《星槎胜览》都是明朝作品,作者分别是马欢和费信,他们是同事,都是郑和团队的成员。

看到这里,我略感欣慰,提示Deepseek,这首诗是明朝的,而且豆包能准确判断出来。

但是Deepseek接下来的表现令人失望!它说,这首诗与明朝人王叔承的一首诗有关联,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一通。

最后,它得出结论,这首诗与王叔承的特点相符,但无直接证据证明是王叔承写的。当然没有直接证据,因为根本就不是他写的!

满怀失望的我,最后提示它,让它查查《星槎胜览》,并嘲讽它完全不靠谱。

结果!它直接给我来了一句: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什么玩意!

但是,与Deepseek不同,豆包非常强大。令人惊喜的是,豆包一下子就锁定了诗的出处,并且准确的解释了每一句诗的含义,而且客观公正的评价了这首诗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水平。

0 阅读:10
龙历史豹鸡

龙历史豹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