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周扒皮”的高玉宝,害周家后人被戳着脊梁骨骂,谁对谁错

癸妹聊历史 2023-05-20 09:39:45

中国文学史上繁星璀璨,许多典型形象令人难以忘怀,而“周扒皮”则是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代名词,用来形容那些品德败坏、剥削劳动人民的恶棍。当一个人被冠以周扒皮的名声时,他的形象便被扭曲为一个最为邪恶的角色。

然而,这个传说中的剥削者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呢?高玉宝,作为“周扒皮”形象的创作者,可能并没有想到,他笔下的这个角色会让周家后人一代又一代饱受谴责。而事实上,到底是高玉宝的创作过于夸张,还是周家后人的抱怨无理呢?

故事中的周扒皮是一个残忍、贪婪、狡猾的地主,他不仅剥削着劳动人民的血汗,还时常欺压着弱小的百姓。而在当地,人们对这个形象的厌恶已经深入骨髓,成为了一种共同的情感。就这样,周扒皮的形象在民间传唱,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高玉宝,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无疑将这个角色通过文学作品进一步夸大了其邪恶特质。而周家后人因此饱受指责,或许有些冤屈。然而,故事背后的核心价值观仍然是值得肯定的: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人们应当铭记这一历史教训,以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高玉宝

高玉宝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他的家庭虽然贫穷,但是却很幸福。家里有兄弟姐妹七人,虽然生活条件十分困苦,但他们都很团结,互相帮助,渡过了一个个艰难的日子。

高玉宝从小就想要上学,但家里实在没钱供他上学。他只好在家里帮忙干活,但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学会读书写字。每次看到别人写字,他都十分羡慕,他想要像他们一样能够读书写字。

后来,高玉宝长大了,21岁那年,他毅然决定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这一决定,让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了。

虽然他在军中的训练任务很重,但他始终不忘自己的梦想,他想要学会读书写字。但是,他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文化水平非常低,他甚至不认得几个字。

在训练中,他被安排成为了一名通讯员。这对于高玉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作为通讯员,他需要传达信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他几乎是一个文盲。

因为缺乏文化知识,他的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甚至被人轻视和排斥。但他没有因此沮丧,相反,他拥有一颗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希望通过识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开始了艰苦的学习之旅,每天早早地起床,去向所有见到的人请教。尽管经常受到别人的嘲笑和鄙视。但他不在乎,他坚信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掌握知识。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军队的司令员,他迫不及待地向司令员请教一个他不认识字。但是他不懂军礼,也不知道该如何和这位高官交流,再加上求学心急,竟然直接向长官走去。这引起了身边警卫员的注意,他们以为他有什么恶意,立刻把他拦了下来。他感到很委屈,因为他只是想请教一些知识,却被误解成了坏人。

听了高玉宝的诉求,长官耐心的为他解答了疑惑,还让警卫向他道了歉,临走前还不忘鼓励高玉宝,有了这次的肯定,高玉宝学习起来更起劲了,短短几个月,他就从目不识丁的文盲,变成了会读会写的小知识分子。

起初,他的字迹歪歪扭扭,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渐渐地,他的字迹越来越工整,读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就这样,他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有了这个基础,高玉宝决定开始动笔写作。他觉得自己的生活经历非常独特,于是便决定以此为题材。他希望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

开始写作的时候,高玉宝遇到了很多困难。他苦思冥想地构思情节,煞费苦心地描绘角色。他时而陷入深思,时而泪流满面。然而,这些都没有让他放弃。他坚信只要用心去写,总会有人喜欢自己的作品。

写书使得周家被骂

高玉宝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那颗坚定不移的文学梦想之心从未熄灭过。

尽管没有受过正规的文学教育,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每天,他一边忙于谋生,一边抓紧时间用自己那独特的方式写小说。他的手稿上到处都是拼音和错别字,但这些并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热爱。

然而,他很清楚自己在文学方面的差距。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挑战自己。他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手稿,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许多个深夜,他从梦中惊醒,拿起笔,在手稿上涂抹、删改,直到他觉得自己达到了满意的程度。

终于,他完成了自己的小说,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虚心向业内人士请教,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建议。带着手稿,高玉宝走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找到了每一个能够帮助他的人。

他把自己的手稿递给他们,然后谦虚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每次得到新的建议,他都会欣然接受,并在手稿上做出相应的修改。这个过程历时很久,但他的毅力和执着最终让他的小说得以出版。

这本小说的出版不仅是高玉宝个人梦想的实现,也为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典型的文学形象——“周扒皮”。这个形象跳出了纸上,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一部分。

周扒皮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劳动人民心中最仇视的压迫者代表。周扒皮几乎成为了当时许多人生活中无法忽视的阴影,他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生活的艰辛和不公。

这个时代的人们,读过周扒皮故事的,纷纷愤怒不已,都在想象自己是被剥削者,痛苦地与周扒皮斗争。这种情绪逐渐演变为对周姓家族的仇恨,尤其是那些曾经在周家做过工的人,更是恨之入骨。

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有人开始寻找周扒皮的原型,他们认定高玉宝曾经在一户姓周的家庭做工,而这家族正是周扒皮的来源。于是,愤怒的民众开始将这户周家人视为眼中钉,把他们当成了发泄仇恨的对象。这种仇恨不仅仅停留在那个时代,甚至传给了这户周家的后代,让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家的一位年轻后人,他成为了一名记者,决心揭开真相,还他们家族一个公道。他为了证明家族的清白,开始挖掘家族的历史,甚至质疑书中的描述。这场争论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开始关注这场关于真实与虚构、现实与小说的辩论。

正义与仇恨交织在一起,周家的后人和那些仍抱有仇恨情绪的人争论不休,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这场争论愈演愈烈,成为了一个无法平息的风波。

高玉宝的小说《周扒皮》源于他的亲身经历,但也融入了虚构的元素。在创作过程中,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回忆勾画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还请教了许多知识渊博的朋友,对原稿进行了反复润色和修改,使得作品在历史的底蕴和艺术的表现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完成初稿后,高玉宝并未满足于此,他拜访了许多前辈,虚心请教,希望能从他们的建议中学到更多。在经过多次修改、润色之后,这部作品终于呈现出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在这个过程中,整体的作品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得作品更加立体、丰满。

例如,周扒皮这一角色,就集合了当时许多压迫者的特点,从而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虽然不能简单地将周家人与周扒皮划等号,但周扒皮这一典型形象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压迫者的特征。

在一次深入采访中,著名作家高玉宝老先生谈起了他笔下周扒皮这一角色的创作灵感。他强调,尽管有人认为这一角色可能是基于现实中某个周姓家族的原型,但他再三澄清,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依赖于现实中的某个人物。

这次采访中,高玉宝老先生表现得非常真诚,让人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位作家的职业操守。他对于那些质疑他笔下人物原型的人表示谅解,但坚决否认了他们的猜测。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周家及其后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高玉宝老先生这次的澄清无疑为他们挽回了颜面和声誉。

这场采访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一个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探索和坚持。高玉宝老先生的坦诚和深思熟虑,使人们不禁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更加深厚的敬意。而周家的后人,也因为这次澄清得以重新走出阴影,继续谱写他们家族的新篇章。

0 阅读:147
评论列表
  • 2023-05-20 18:55

    怎么能把文学作品与历史等同呢?

癸妹聊历史

简介:传递有趣的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