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石普法|涉疫情保险合同,购买需谨慎

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 2022-12-16 17:00:45
基本案情

2021年7月30日,扬州市开发区某经营部(以下简称某经营部)通过网络签单方式,在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某保险支公司)投保了复兴保二代保险,保险险种包括经营场所内因人员感染甲乙丙类传染病导致的歇业营业中断损失。某经营部作为投保受益人,投保场所为扬州某家居生活广场,收费确认时间为2021年7月30日,保险期间自2021年8月2日零时至2022年8月1日24时止。2021年8月4日,扬州市政府部门公布8月3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包含扬州某家居生活广场上班的病例,该广场遂按政府要求采取封闭管理和消杀措施,导致某经营部营业中断。

后某经营部向某保险支公司申请理赔,某保险支公司以疫情发生时间早于保单生效之日,不符合保险理赔条件为由拒绝,遂引发纠纷。

法院认为

邗江法院一审认为,营业中断险的主要作用在于对被保险人因疫情中断营业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偿。根据保险条款约定,触发理赔的前提是被投保营业场所内确诊发生传染病案例,政府要求营业场所封闭或隔离,现有证据表明某经营部经营场所内最早确诊病例的时间为2021年8月3日,并因政府部门要求被封控管理导致某经营部营业中断至次月,该事实符合双方保险合同中约定的理赔条件,某保险支公司理应承担保险责任。

据此,邗江法院于2022年3月22日作出 (2022)苏1003民初2066号民事判决,某保险支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某经营部保险赔偿金86400元。判决后,双方当事人未上诉,一审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律师观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通过停工停产、居家隔离等方式,有效阻断了疫情的传播,但也对企业的经营、个人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此,保险公司推出了“营业中断险”、“疫情隔离津贴险”、“新冠确诊险”等多种保险。律师在此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保险虽好,但不可随意购买。不同保险的理赔条件不同,购买相关保险时一定要看清楚保险合同,明确理赔条件。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