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文 /林鸿东
“东大帽山 其形端圆,广袤十余里,上有巨石,如阶九级。(在同禾里六都)——明弘治黄仲昭撰《八闽通志》
“圣泉 在长兴里一、二、三都白云山上。宋绍兴中乡人因山为岩,忽一童子披缁衣,蓬首危坐石上,有泉涌出,所坐石下尤清甘可饮”。(在县北)—— 明弘治黄仲昭撰《八闽通志》
东大帽山 云城东三十五里,其形端圆,广袤十余里,如大帽然。上有巨石如阶九级,亦与南安为界,故两见之。—— 明万历《泉州府志》
东大帽山 去县东三十里。其形端圆,广袤十余里,如大帽然。上有大石如阶九级,下有大帽岩,自然岩室方高丈余,镌石佛其上。有龙潭焉。山之阳曰白云山清水岩,宋时建,以祀昭应慈济大师。建祀时,有童子衣缁坐险石上,谓人曰:“岩成之后,当名龙归。”忽不见。寻有甘泉涌于所坐石下,人名“圣泉”。又有去城西南八十里,形如冠帽,名“西大帽山”。——清康熙朱奇珍《大同志》
“圣泉 在白云山之上。宋绍兴三十一年,乡人因山为岩,忽有童子衣缁蓬首坐险石上,泉遂自石涌出,清甘可食”。—— 清康熙朱奇珍《大同志》
清水岩寺 在东大帽之阳白云山,宋绍兴三十一年建,以祀昭应慈济大师。——清光绪吴堂撰《同安县志》
东大帽山 距厅治十里,广袤十余里,形若大帽。上有巨石如阶,九级下有岩,天成石室,镌石佛其中,又有龙潭山之阳,曰白云山清水岩,宋绍兴三十一年建,以祀昭应慈济大师。建时有童子衣缁坐险石上,谓人曰:“岩成之后,当名龙归”,忽不见。寻有甘泉涌于石下,遂名“圣泉”。—— 清光绪黄家鼎撰《马巷厅志》
清水岩寺 在东大帽之阳白云山,宋绍兴三十一年建,以祀昭应慈济大师。——清光绪黄家鼎撰《马巷厅志》
距县东三十里有东大帽山, 广袤十余里, 形若大帽, 上有巨石如阶九级, 下有岩, 天成厂室, 镌石佛其中。又有龙潭山之阳曰白云山清水岩,宋绍兴三十一年建, 以祀昭应慈济大师。建时有童子衣缁坐险石上, 谓人曰:“岩成之后, 当名 ‘龙归’”, 忽不见。寻有甘泉涌于石下, 遂名圣泉。” ——中华民国吴锡璜撰《同安县志》最近,我一直在寻找翔安区的“古白云山”。
之所以要加个“古”字,是因为,它现在消失了!为什么要寻找它,因为它隐藏着“大宋古清水岩遗址所在地“的秘密!古清水岩修建于宋绍兴三十一年,也就是1161年。清水祖师陈普足1083年开始修建安溪清水岩,一直到1093年才修建完。陈普足圆寂时间是1101年。大帽山清水岩的修建时间与安溪(那时安溪还叫清溪)清水岩的修建时间隔了不到七十年,算是很接近的。村尾人传说陈普足曾在大帽山呆过,据《清水岩志》记载波,陈普足在圆寂前,曾云游福建各地,在大帽山呆过也是有可能的。
让人奇怪的是,这个古白云山一直都是云里雾里。从清初以来的地方志表述中,我们可以大致得悉,古白云山在东大帽山之阳,也就是东大帽山山头南面,而古清水岩寺,就在古白云山上。这让人不由联想到曾溪水库南侧的白云飞山。
白云飞山距大帽山山头不远,位置刚好是东大帽山以南。白云飞山半山腰有座出米岩,出米岩与古清水岩之间,有着诸多的吻合之处。如明末蔡献臣写过一篇《重募龙归岩竣工疏》直接指出:“龙归岩者,即邑东出米岩也”,这与文献中“岩成之后,当名‘龙归’”的表述吻合。其次,我在清光绪《马巷厅志》的“马巷厅舆图”中找到了白云山的字眼,其与出米岩皆标识于大帽山之南。再者,我在出米岩见到了与文献记载极为吻合的“圣泉”,而安溪清水岩恰好也有出米岩与圣泉。加之前述的白云飞山位于大帽山的山之阳,且白云飞与白云山仅差一字。诸多吻合之处,让人怀疑,白云飞会不会就是白云山?
然而,今天,我看到《八闽通志》中记载:“圣泉 在长兴里一、二、三都白云山上”。我们知道,《八闽通志》是明初的,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使得白云飞说变得扑朔迷离。
为了深入了解长兴里一、二、三都的情况,我调取一些同安志书,了解到长兴里一二三都的范围为“出东桥至安岭、 安炉、 军仓、 金柄、罗田等乡, 在县东十里。宋为长兴里, 统于永丰乡。”在清代与民国,三个都并为一都,共有十七保:峰寮保、梨山保、安岭保、辜东保、锡园保、北头保、后珑保、辜宅保、杜田保、嘉塘保、后萧保、寨仔保、行村保、金柄保、荷炉保、竹坝保、罗田保,我们熟识的大帽山甘露寺,便属于长兴里杜田保。看来,大帽山一带至少曾有大片山地原来是属于长兴里的。
据“在长兴里一、二、三都白云山上”一句分析,白云山与东大帽山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可能,一是白云山只是东大帽山的南部山头。所以《马巷厅志》里的“东大帽山 距厅治十里,广袤十余里,形若大帽。上有巨石如阶九级,下有岩,天成石室,镌石佛其中,又有龙潭山之阳,曰白云山清水岩,宋绍兴三十一年建,以祀昭应慈济大师”一句,可断为“东大帽山 距厅治十里,广袤十余里,形若大帽。上有巨石,如阶九级;下有岩,天成石室,镌石佛其中;又有龙潭。山之阳,曰白云山。清水岩,宋绍兴三十一年建,以祀昭应慈济大师”。二是白云山是东大帽山的古名。可断句为“东大帽山 距厅治十里,广袤十余里,形若大帽。上有巨石,如阶九级;下有岩,天成石室,镌石佛其中;又有龙潭,山之阳。曰白云山。清水岩,宋绍兴三十一年建,以祀昭应慈济大师”。
古清水岩要么是出米岩,要么是大帽岩。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出米岩更有依据一些,除非考古发现,或其它新的发现,能出现对大帽岩有利的证据。
“马巷厅舆图”中的白云山字眼
明末蔡献臣作品
清光绪吴堂撰《同安县志》
明万历《泉州府志》
出米岩的圣泉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