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国平安正式披露了2023年年报,营收9138亿元比2022年的8804亿元增长了3.8%,扭转了已经连续两年下降的趋势。净利润856.7亿元比2022年的1110亿元下降了22.83%,这一水平与2017年890.9亿元接近。数据披露之后股价直接跳空下跌,上周五以下跌3.5%收盘。在披露年报之后公司很快召开了业绩发布会,在发布会上高管回应了多个有关的问题。
首先他们认为造成业绩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一次性的,主要是资管业务出现了较大的损失。2023年沪深300指数下跌11%,恒生指数下跌14%,这对整个金融行业包括保险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但相信资本市场的下跌已经筑底。其次一次性的利润下跌是由于信用风险。平安承担信用风险的板块如银行的零售、陆金所的零售信贷和小微企业信贷,在过去一两年挑战蛮大,但从内部观测的前瞻性指标来看,整个风险已经筑底并且有向好的因素。出于对公司审慎经营的信心,中国平安副总经理付欣认为这些在未来不会产生更多的影响。整体而言,她对平安未来三年(2024年-2026年)的健康增长有信心,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有信心。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说:“公司当前的PB(市净率)、PE(市盈率)估值都很低,是金子总会发光,公司股价总会回归价值。”
2023年已经执行了10派9.3元的分配方案,2023年年度分红计划10派15元,两次合计2023年为10派24.3元,也就是每股分红达到了2.43元。这一分红比例达到了2023年每股收益4.84元的一半以上,同时以现在A股40元左右的股价推算,年度股息率也达到了6%左右,应该说已经很高了。同时每股净资产已经高达49.3691元,市净率约为0.8倍左右。市盈率也不到9倍,净资产收益率9.7%。如果仅凭这些数据来进行评估,很容易得出与公司高管相同的结论,股价严重低估。虽然公司高管对未来充满信心,可是资本市场却非常不给面子,周五A股下跌了3.5%,港股下跌了5.77%。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分歧呢?
对于金融企业的价值评估,根本就不能用市净率与市盈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因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属于典型的负债经营模式,储户和保户存放于金融机构的资金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负债。金融企业利用这些负债对外进行投资,这些负债越大金融企业用于经营的资本就越大,可能产生的收益就越好。由于杠杆作用的存在,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很容易达到净资产的数倍以上,因此这些常用的分析指标是不适用的。
中国平安多年以来呈现高速成长状态,很多投资机构都是把这家公司当作成长股在投资的。2015到2020年是股价上涨最为迅猛的阶段,复权计算涨幅接近9倍。而2015年到2020年的营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净利润则最低增长15%最高增长42%。正是基于对未来增长的良好预期才引得大批机构蜂拥而入,股价也连创新高。2020年10月股价达到最高点后持续下跌,目前已经跌幅过半,什么原因?营收和净利润出现较大规模滑坡。2023年营收比最高峰的1.218万亿减少超过20%,净利润比最高峰的1494亿元减少超过40%,戴维斯双击变戴维斯双杀,机构怎么会不跑?
虽然看上去2023年年报数据还说的过去,但是3季度末盈利已经达到了875.8亿元,全年盈利856.7亿元,实际上4季度是亏损了19.1亿元,关于这一点公司高管仅仅一句资本市场因素带过是说不过去的。对比2023年和2022年业务构成数据,会发现寿险和健康险业务收入从5847亿元下降到3865亿元,而这一业务是中国平安多年以来发展最重要的,出现如此规模的下降投资者不可能不担心。
同时寿险和健康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毛利率水平都比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即便剔除股市下跌造成资产管理业务毛利率下降因素的影响,寿险和健康险业务毛利率下滑接近5%,财产保险业务毛利率下降接近4%,这都会加剧投资者的担忧。
至于股价方面,虽然公司高管表示已经低估,同时去年也执行过回购和高管等增持股份的计划,但是对于股价似乎没有太大的支撑。事实上公司内部对股票价值的判断也很容易过高,例如当初平安银行的高管就宣称要珍惜14元以下的平安银行,那个时候也同样是不错的分红,良好的业绩,高管的增持等行动叠加,可是股价依旧无情的滑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就是因为股价上涨的时候机构是出于高成长来买进的,此时是用增长率对标市盈率。现在增长率变成负数,投资机构的预期显然会降低。虽然公司正在用分红等方式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可是这些号称长期投资的机构又有几个是真的以分红为目的做长期投资的呢?2020年底股价最高峰的时候有1937个基金持有14.37亿股,2023年年底只有418个基金持有9.89亿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中国平安股价谈不上贵和便宜,机构们不在乎贵,他们只在乎股价能不能继续涨,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