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坏过吕布,投靠谁就杀谁,成三国大恶人,为何却受后人香火供奉

翻译古事 2025-02-21 08:02:54

当提及吕布的时候,大家脑海里肯定会立刻浮现出他那段被称作“三姓家奴”的过往经历。

在东汉末年的那段历史时期啊,有这么一个人,大家都普遍认为他是最为“忘恩负义”的呢。就因为一些在旁人看来或许算不上什么天大的事儿,他居然就狠心地背叛了那个对他有恩的人。

要知道,吕布的恩人其实也算不上是品行端正的好人啦。即便如此呢,吕布针对其恩人的那种行为,依旧是不被提倡的。毕竟,不管恩人本身情况如何,以那样的做法去对待有恩于自己的人,总归是不太合适的呢。

吕布确实做出了几件毫无底线的事儿。不过呢,要是把他称作“东汉末年第一恶人”,这可就有点过于抬举他啦。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在那个时期,其实还有其他人比他更坏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这么一个人,按照常理来说,可能会遭到百姓的指责才对。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他不但没有受到百姓的任何指责,反倒还被百姓们十分敬重地送进了寺庙里呢。并且,从那之后,他就一直在寺庙中,接受着人们虔诚奉上的香火供奉。

大家可能会疑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有啊,那个被称作“第一恶人”的人到底是谁呢?他又都做出了哪些恶劣的行径、干了哪些坏事呢?

陶谦的老乡

不管是在正史记载里,还是在演义故事当中,徐州牧陶谦露面的频次都不算少呢。在他治理并统领徐州的那段时期,手底下可是汇聚了不少有本事的人哦。就说刘备吧,当时也在他的帐下效力,而且担任的是谋士这一角色。

很遗憾的是,陶谦年纪已经非常大了。在面对一些极为重要的决策情况时,他就表现得有点糊涂啦,常常会作出好些错误的抉择呢。

在陶谦刚刚出任徐州牧之时,他的那些同乡好友们便纷纷赶来投奔于他。这里面有个人名叫笮融,他和陶谦一样,都是来自丹阳郡的。如此一来,他们二人也算得上是关系比较亲密的老乡啦。

要说这笮融啊,可并非寻常之人呢。他前来的时候,可不是孤身一人哦,而是带了一支队伍,这队伍人数有好几百呢。要知道,对于刚刚上任的陶谦而言,笮融带来的这支队伍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就这样,笮融获得了陶谦的重用,摇身一变,成了下邳这块地方的老大。说来也巧,当时陶谦那边正处于人手紧缺的状况呢。陶谦心里琢磨着,笮融这人是很有才能的,让他就单单管理一个地方,那可真是大材小用了。于是呢,陶谦又给笮融安排了一个很不错的差事。

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管理漕运的那些官职,向来都是特别热门的呢。为啥会这么热门?主要就是因为处在这类职位上,能得到的“油水”可不少,也就是能从中捞到挺多钱的,所以很多人都盯着这些官职呢。

话说有这么一种情况,在当时呢,要是一个人负责掌管一个郡的漕运事务,那所获得的钱财多到这辈子都花不完呢。而陶谦呢,他可真是大方,一下子就把三个郡的漕运事宜全都交给笮融来掌管了。这个笮融啊,本身就是个贪得无厌的官员,面对这么大的权力和机会,他立马就借着职务所带来的便利条件,从中为自己谋取了数额特别巨大的一笔钱财。

笮融手里有着一笔数额极为庞大的钱财,多到什么程度呢?就算是让他自己去花这些钱,哪怕花上一辈子的时间那也是花不完的呢。不过,笮融脑袋一转,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不错的主意,那就是让大家伙儿来帮着他把这些钱给花出去……

佛教金主

在东汉末年那个时期,佛教的发展状况可不像咱们现在看到的这般兴盛呢。不过呢,佛教其实早在西汉末年的时候就已经传入中国啦。

笮融究竟是从何处接触到佛教的,无人知晓;而他又为何会对佛教这般痴迷,同样让人摸不着头脑。总之,他就仿佛魔怔了一样,就此开启了自己那疯狂的“礼佛”人生历程。

笮融在负责漕运事务期间,所收获的可不止是金钱,同时还获取了大量的各类物资呢。而他随后就利用这些得来的物资干了好几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用来铸造佛像。一尊尊佛像在他的安排下被精心铸造出来,那可都是耗费了不少物资的。并且,他还着手修建寺庙,一座座寺庙在他的操持下逐渐落成,为佛教活动提供了专门的场所。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地招揽信徒,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人们来信奉佛教。就这样,在笮融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下,佛教在当地得以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啦。

话说在笮融处于其人生的巅峰阶段时,下邳这个地方可是聚集了数量多达上万的信徒呢。这些信徒,全部都是来自当地的普通老百姓,而且,不仅仅局限于下邳本地,就连临近郡县的一些百姓也纷纷被吸引而来,加入到了这庞大的信徒群体之中。

当时有这样一种情况,百姓们其实压根就不清楚“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对其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然而呢,即便如此,他们却还是非常乐意去追随笮融这个人,而且还心甘情愿地成为所谓的“佛教徒”呢。

要知道,只要是跟着笮融,那就能够有充足的饭菜来吃。也就是说,跟在笮融身边,就不用担心没饭吃,饭菜方面是完全足够供应的呢。

东汉末年啊,那可是个天下大乱的时期。要知道,要是老百姓都能过上安稳舒心的好日子,又怎么会发生像“黄巾之乱”那样的动荡局面呢?就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之下,有个叫笮融的人,他瞅准了这个时机,利用当时社会的这种不安定状况,使出各种手段,把好多老百姓都招揽到自己手底下,让百姓们纷纷聚集到了他的麾下。

当佛祖生日来临之际,笮融便会操办一场极为盛大的“浴佛会”。

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那就是打算沿着道路摆设宴席。只见那酒席一桌接着一桌,排出去绵延竟达几十里之长。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是路过此地的人,都能够尽情地饱餐一顿。而且啊,因为这件事声势浩大,还有许多人是听闻了消息后特意慕名赶来的呢。就单单这一次的“浴佛会”,所花费的钱财数额巨大,竟然要达到上亿钱之多。

大家想想看,就算是东汉时期的朝廷,它又能够举办得了几次像这样的“盛会”呢?毕竟举办这样的活动,那得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条件都得具备才行呢,所以对于东汉朝廷来说,要多次举办这种“盛会”,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真的是很难得有机会举办那么几次。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问,笮融做这些事情究竟有啥用处呢?难道他是真心诚意地在礼佛吗?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笮融一心想着要让百姓都能站在他这一边给予支持。要知道,在那兵荒马乱的战乱年代,百姓可就意味着资源呢。毕竟,手底下有人那才算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就好比即便有着像周瑜、孔明那般卓越的才能,可要是没有足够数量的士兵,那些非凡的才能也是没办法充分施展出来的。

在笮融的观念当中,那些普通百姓在他看来就如同是自己手下的士兵一般呢。要是碰到了那种形势严峻、必须要有所应对的关键时刻,笮融便会毫不迟疑地让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冲到前面去,用他们的身躯来为自己抵挡汹涌而来的敌军呢。

要知道,笮融可是坐拥着极为丰厚的钱财呢。他还举办那种规模盛大的“佛会”,如此情形,按常理来讲,肯定会有人心里眼馋。毕竟那么多钱财摆在那儿,谁能不心动呢?然而奇怪的是,居然就没有人敢去欺负笮融。这是为啥呢?其实原因就在于笮融手里掌控着众多的百姓。俗话说得好,“一个百姓嘛,相对来说那是最好对付的,可要是一群百姓聚在一起,那可就最不好对付啦”,所以那些人即便眼馋笮融的钱财,也只能干看着,不敢轻举妄动呢。

在东汉末年那个时期,战乱的情况是接连不断的。不过呢,这打来打去的其实都属于内战范畴哦。在这些战争当中,各方势力都有一个比较一致的情况,那就是没人愿意去杀害普通百姓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呢,从良心的角度来讲,要是对无辜百姓下手,那自己心里这道坎儿可就过不去;另一方面呢,要是做出这种杀害百姓的行为,那毫无疑问就会失去民众的支持,民心可就没了,这对自身势力的发展那可是极为不利的呢。

事情是这样的,笮融啊,他把那些仅仅只是渴望能吃上一顿饱饭的普通百姓给利用起来了,让这些百姓站在前面,把他们当成了阻挡别人进攻的挡箭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靠着这样的手段,居然还真的成功地抵挡住了众人发起的攻势呢。

要知道,世间之事大多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但往往也会存在例外的情况。就像在当时,有那么一个人的突然到来,可着实是让笮融一下子就慌了神儿,完全没了平日里的状态呢……

一路逃,一路杀

在公元193年的时候,曹操率领着军队朝着徐州进发,准备展开进攻。这事儿还得往前说一说呢,之前公孙瓒曾带兵去攻打兖州,而当时的陶谦呢,是站在了公孙瓒这边,给他当帮手来着。可即便有陶谦帮忙,那一场战斗最终也没能成功地把曹操给打败。

在当时那个局势下,曹操的势力又再度发展壮大起来了呢。要知道,他手底下可是汇聚了一大批精兵强将,实力不容小觑。这种情况下,曹操心里肯定是憋着一股劲儿的,他势必要向那些曾经与他有过矛盾冲突的势力展开报复行动啦。而在众多势力当中,曹操第一个要找去复仇的对象呢,就是陶谦啦。为啥是陶谦?因为这陶谦在之前的一些事情当中,那可是扮演了为虎作伥的角色,所以就首当其冲地成了曹操要对付的目标咯。

那么为什么会说曹操大军的到来使得笮融惊慌失措了呢?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曹操大军那可是声势浩大,兵强马壮的,一旦到来,所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而笮融呢,面对这样强大的一支军队逼近,心里自然就没了底,慌了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啦。所以才会有说曹操大军的到来让笮融慌了神这样的说法。

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曹操发起了第二次对徐州的进攻行动,而且那攻势很猛呢,眼瞅着马上就要打到下邳这个地方啦。这时候有个叫笮融的人,一看到这情形,心里就慌了,赶忙着手收拾自己的各种东西,准备撒腿就跑呢。您还别说,他在逃跑的当口儿,可没把那些一直被他当成“挡箭牌”的东西给落下,还惦记着一并带走呢。

没过多久,笮融就率领着士兵以及众多百姓抵达了广陵郡。这广陵郡的太守是赵昱,他心里清楚笮融和陶谦之间的关系挺不错的,所以就盘算着要去讨好讨好笮融呢。

他一心想要表达出对笮融的那份尊敬之意,于是做出了一个举动,那就是亲自前往城外去迎接笮融。当笮融到来之时,他更是以接待身份极为尊贵的客人所该用的礼仪,来好好地招待了笮融,方方面面都尽显对笮融的敬重之情。

那么笮融是如何行事的呢?要知道广陵郡物资极为丰饶,而笮融呢,他瞅准了这个情况。后来,趁着赵昱喝醉酒,毫无防备之际,笮融竟然狠下心来,将赵昱杀害了。

话说赵昱不幸被杀之后啊,那笮融呢,就开始指挥着手下的一帮人,对广陵郡展开了大肆的劫掠行动,把广陵郡里能搜刮的都搜刮了个遍,几乎是洗劫得一干二净。做完这些之后呢,笮融心里也清楚此地不宜久留了,于是便带着手下的人朝着扬州的方向逃窜而去啦。

在那个时候,扬州有一座秣陵城,负责镇守此地的是薛礼。值得一提的是,这薛礼曾经还在陶谦的手底下当过差呢。

有这么两位老同事,他们因为某些缘故正在逃亡在外。当这两人一见面的时候啊,那股热情劲儿一下子就上来了,就好像许久未见的老友重逢一般。随后呢,这其中名叫笮融的和另一位叫薛礼的,便自然而然地联合到了一块儿。

然而,没过多久呢,笮融就把目光又投向了薛礼所率领的军队。巧的是,在这个时候,薛礼刚被孙策给打败了,走投无路之下,薛礼便跑来向笮融寻求帮助。可没想到啊,笮融竟借着这个机会,把薛礼给害死了,让薛礼去见了佛祖。之后呢,笮融就顺势将薛礼的军队给收编到了自己麾下。

在这之后,笮融又跑去拜见扬州的那位老大刘繇了。他心里其实是盘算着要把刘繇给杀掉的,可又有所顾虑,毕竟刘繇的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要是真动手杀了他,后续的情况可就不好把控喽。

在那种情况下,他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做别的打算。经过考虑,他主动提出申请,希望能够去辅佐刘繇手下的朱皓。要知道,在当时,朱皓担任的是豫章太守这一职务呢。

笮融曾经有过两次害人的行径,可即便如此,刘繇却依旧认为笮融是没那个胆量在自己密切注视的情况下挑起事端、制造混乱的。

然而,刘繇怎么也没有料到,笮融竟然真的动手把朱皓给杀害了,随后,笮融便自己将豫章这块地方给占据了下来。

刘繇心里那叫一个又悔又恨。想当初,可是他亲自把笮融派到朱皓身边去的。哪能想到,就因为这一安排,最后竟然导致朱皓因此丢掉了性命。这事儿可把刘繇给气坏了,他哪能就这么算了呢,于是立刻就整顿兵马,向着豫章进发,要去好好收拾笮融,为朱皓讨个公道。

话说那笮融,在慌乱之中仓皇地开始逃窜。他一路狂奔,最后逃进了山里,本想着能在山里暂避风头。可谁能想到呢,山上有放哨的村民,其中一位村民发现了他,手起刀落,就这么一刀下去,直接把笮融给杀了。

就这样,笮融那充满恶行的一生终于是走到了尽头。要知道,这笮融平日里那可真是作恶多端,干下的坏事数都数不过来。而要是把吕布和笮融放在一块儿比一比的话,就会发现吕布的那些行径跟笮融比起来,那可真就是小巫见大巫啦,笮融的恶劣程度远远超过了吕布呢。

笮融这个人啊,可着实干了不少坏事呢。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还有些人把他当成是推广佛教的善人。他们不仅在寺庙里给他塑了像,还号召大家都来参拜他,好让他能享受人间的香火供奉。可实际上呢,就他做的那些坏事,他哪配得上这样的待遇,真的是太不应该了,实在是有些不配享有这些。

0 阅读:12
翻译古事

翻译古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