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3bcdaced5c817fc5d333167211283b8.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5b04c0e9b177f4dbd325f8b7ebc8f5.png)
第一部分明确指出估值修复牛,即低估值引领的挽救中国资本市场进而挽救经济修复牛已经开始了。
虽然人们可能对此感到麻木和晕乎,但这一观点的逻辑是清晰的。
第二部分的逻辑是,市场的出路在于低估值,因此我们的投资方向应该是寻找低估值。在低估值中,银行是估值修复的主力军。这并不是因为我个人是银行的持有者,而是基于逻辑和道理的考量。
中国资本市场即将迎来一种纠错牛,其选股原则是找到最低估值的资产。
“谁最低估谁最牛”
领军板块应该是对指数影响最大且估值幅度最低的板块。这一逻辑指导着我们的投资决策。
01
银行扛大旗
谁最低估谁最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5adccba524b996c666de9f9a3e246e.png)
当前A股市场的一些主要行业的估值情况如下:
银行业:市盈率为5.3倍,远低于全A市场的平均水平。建筑装饰:市盈率为9.4倍,也低于全A市场的平均水平。煤炭:市盈率为11.4倍,略低于全A市场的平均水平。石油石化:市盈率为13.6倍,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综合来看,这些行业的市盈率均低于全A市场的平均水平,特别是银行业,其市盈率尤其低,符合估值修复的逻辑。
中美行业指数估值对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26852add800c0bff81c56930c42d00.png)
对比中国和美国的一些主要行业的市盈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的银行业市盈率为5.3倍,而美国的银行业市盈率为15倍。因此,中国的银行业相对于美国来说被大幅低估。对于石油石化行业,中国和美国的市盈率已经差不多了,表明这个行业在两个国家的估值水平相对接近。行业市值对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39007d4a4d3dfc1d3b5dee4c1f1ad85.png)
在A股市场中,几个大的行业的市值占比情况如下:
银行业市值占比为12.8%,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石油石化行业市值占比为5.7%。非银金融行业市值占比为6.1%。这三个行业的市值占比合计接近25%,几乎是全市场的四分之一。而这三个行业又都处于相对低估的状态。这表明,在整个A股市场中,这些行业的市值占比较大,但它们的估值相对较低。
行业周期态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de062d5c940bb58ab3a84ee85c085e7.png)
通过分析这些行业的运行周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银行业处于一个上升周期,其基本面持续向好。煤炭和石油石化行业属于周期行业,其周期与产品价格相关。目前这两个行业可能处于见顶回落的周期。非银金融行业正处于摆脱困难的周期。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银行业的估值低,市值占比高,且基本面处于上升周期,因此在接下来的低估值纠错牛市中,银行业是牛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a1a15ad2c2641c50f5b00c46216f3e1.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36602be2a31d0ff4b3b88a7b12c7c0.png)
领军板块应该具备估值纠错牛的内在逻辑特征,而银行业恰好符合这些特点,因此被认为是估值纠错牛的代表。在这一逻辑确定后,我们可以观察现象来更深入地理解和确认这一逻辑。
举例来说,中国石油的股价在过去三年涨了180%,从7倍市盈率涨到13倍市盈率。这种大幅涨幅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引起广泛关注,但我们却没有看到关于中国石油的大量报道或研究报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f565657210e7ee80698f925ef5f427.png)
通过讨论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让大家了解更深层次的信息。例如,我们来看一下国有大型银行在过去23年中的表现。六大国有银行的股价涨幅已经接近50%,市盈率从23年1月的4.2倍涨至今天的5.6倍。即使在业绩增长了六七八个百分点的情况下,股价也上涨了四五十个百分点,但却很少有人讨论这一点。当然,并非完全没有人讨论,但讨论的内容往往十分有趣,稍后我会告诉你他们在讨论什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30dc77e541a74b683b06a86b56f51b3.png)
注意啊,这个股票中国海油在过去两年的涨幅达到了200%,这是一个世界级的上涨。
你看,这个股票竟然在两年内涨了两倍,其业绩增长非常强劲,但市盈率却没有变化。因此,这个股票甚至可能还会继续上涨,但我不是在推荐这个股票,只是想说明一下这个逻辑。但是要注意,这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让我们来看一下。
这种现象非常强劲,正是估值纠错牛已经兴起的体现。一方面,他必须是估值纠错牛,另一方面,这种估值纠错牛已经发生了。你们觉得发生了吗?发生了!涨了两倍对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5ff0641455a06a4e971b4a3ad9b5c9.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720dff6d05ecc22c6b04bc09ab3ff3.png)
第一个问题就是,所有这些股票都是万亿级别的大型股票,在短短一两年内涨幅达到了一倍甚至两倍。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大规模的涨幅是从哪里来的?谁在购买这些股票?我们是否应该追问这个问题呢?
毕竟,这些股票虽然是国有股,不是流通的,但它们在市场中仍然拥有相当大的份额,甚至是市场中最大的几家公司之一。这么大规模的股票,在短短一两年内翻倍,其中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谁在购买这些国家队的股票?国家队为什么要购买这些股票?之前为什么不购买,而现在却开始购买了呢?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我们应该深入探讨。
关于国家队的问题,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一些正确的讨论。理直气壮地践行价值规律,表现出对市场的自信。比如,拉升中石油、中海油等股票,在某一天突然涨停,就是在践行价值规律。这种理直气壮的做法肯定是源自于观念的转变。过去的观念是不应该花钱购买指数,但现在看来这个观念可能是错误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家破人亡。
因此,必须改变这种观念,政府必须介入,进行购买。这是金融常识,甚至是自行车修理工都能理解的道理,但在证监系统工作了五六年的领导却不懂。这样的情况让人着急,令人牙疼。
我亲身经历过1998年香港恒生指数保卫战,当时我正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负责电脑清算工作。当时香港面临着索罗斯代表的西方财团的压力,他们试图打压香港市场。在这种困境下,香港政府决定出手干预市场,最终取得了成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5e2b738b7b80baf33b8b63cc2d4a747.jpg)
这次干预的资金最终形成了一个基金,名为盈富基金,盈利近千亿,全部分给了香港市民,作为福利。这就是金融强国的关键之一,金融人才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但是,从2021年至今,我们需要引出几个问题。
董宝珍北京见面会(第三部分)
✦
未完待续
✦
低估救中国 银行扛大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8fd262aed9780b8e0da4d65d4e466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936d2444a00ccfb72e0dcdcf4330a5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c9c22f53222d83ce06a3e6ece19e4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f4e64bf0792e982c54e49e588ec825.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87ebc3e356cdc63021414468082652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c5d0fa1e3e75e54e64b6d874187e0ed.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24d356ed6474e809a9cd480c4764ec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781a00b1d57e1e9261f51aadfd0bd8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