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的AI逐渐出现泡沫了。
就说小米吧。
小米汽车造型绝对吸睛,而且据我所知,小米供应链的品控较好。要不是京牌难摇,我现在已提到车了
但问题是,小米股价真的合理吗?
小米汽车是2023年底发布的。当时小米市值4000亿。
随后,在小米汽车销量超预期、Q3手机业务超预期、AI和中国资产重估等轮番加持下,小米市值已经来到了1.12万亿。
很多人讲增量是小米汽车。这里可以和其他新势力做个对比。
看销量,理想、小鹏、蔚来和赛力斯2024年分别为50万(2025年目标65万)、28万(25万辆)、22万(44万)、42万(50万左右)。
看单车均价,4者分别为30~35万、25万、35万、40万。
4家公司的市值分别为2100亿、1200亿、700亿和2000亿。
总体来说,中国汽车新势力的市值基本能跟销量、均价对标上。
理想和赛力斯的销量和均价断层式领先,并实现了盈利。市值也接近,在2000亿。
小鹏和蔚来,销量和均价靠后,且尚未盈利,市值在1000亿左右。
其中,蔚来商业模式目前最让人看不懂,导致市值最低
再来看小米。
小米汽车2024年销量为13.5万,2025年目标为30万。小米汽车均价20~25万。
和其他新势力相比,这个体量是明显靠后的,和小鹏和蔚来在一个级别。
如果不考虑雷军等因素,单纯对标其他新势力,小米汽车的合理估值大概率落在新势力市值700~2000亿的下缘。
当然,考虑雷军后,估值应该往上提。我看了3季度财报,小米汽车的毛利已经做到17%,这在新势力属于一流水平,绝对体现了雷军的供应链整合水平。
但无论如何,雷军也是人,不能把他神话了。大家都在一个销量级别,就没有太多高低之别。
更何况蔚小理和问界,哪个不是身怀绝技?哪个不是从弹林枪雨中一路厮杀出来的?从韧性、到能力再到经验,可不一定亚于雷军。
5年前,大部分人都等着看新势力的笑话。可就是这些新势力,我命由我不由天,一路战斗到今天。在中高端和BBA、日系乃至特斯拉都足以一战,搬走了人们心中的成见,也改变了中国汽车格局
现在很多人动辄就是小米汽车未来几百亿利润、动辄就看的是预期,这点显然是有问题的。搞得其他新势力都在吃干饭似的。
综合而言,小米汽车板块的市值最多也就落在中国汽车新势力的市值分布(700~2000亿)中上缘。乐观在1500亿左右,最多到2000亿。
再来看小米除汽车外的其他业务。
在汽车发布前,小米核心业务是手机和IoT(物联网),以下简称手机等原有业务。
在小米汽车发布前的2023年,小米同比增速不到10%。而到了2024年,小米同比增速来到了惊人的30%。这也是很多投资者看好的地方。
不过,扣除掉汽车业务增量,手机等原有业务同比增速其实在20%左右。
这个速度看上去也不慢。但别忘了,这可是建立在2022~2023年低基数的基础上。2022~2023年的大部分时候,小米其实是负增长的。
如果和2021年对比,小米手机等原有业务的增速并不高,仅为0~5%。
事实上,2021年3季度,小米手机等原有业务收入为781亿,而2024年3季度为825亿。3年年化增速为1.5%。
2021年3季度,小米手机等原有业务收入为856亿,而2024年4季度为828亿。3年时间甚至是负增长。
这么看的话,小米的实际增速远没市场想象的乐观。
但这里咱不管,直接按照乐观情景来估值。
假设小米汽车发布后,小米形成了内部协同效应;假设小米品牌未来足以对标苹果,实现品牌溢价;假设小米给股东的回报能提高到苹果水平。或者直接点,假设雷军就是中国的乔布斯
这样,咱给予小米手机等原有业务苹果级别的估值。
过去20年,苹果公司估值PE如下。
最高是2007年,当时美股大牛市,苹果再次发明了手机,智能手机几乎是纯增量市场,公司营收增速稳定在30%+。
即使就这样,市场最高也就给了苹果公司50倍PE。
次高是2021年和现在,智能手机已是存量红海市场,苹果公司的营收增速也陷入停滞,年化增速不超过5%。
但因为苹果手机溢价率高,护城河高,再叠加牛市因素,市场给苹果手机的估值PE最高为40倍。
现在的小米手机等业务,最多也就对标当下的苹果,估值给到40倍近乎是上限了。
哪怕你认为AI重塑了手机等智能设备,而小米就是重塑AI手机的天选之人,现在的小米就是20年前的苹果,小米的估值最多可以给到50倍。
按照相对更高的非国际公认准则利润,小米手机等原业务2024年的利润在240亿左右。假设2025年乐观增长10%~20%,则2025年利润在264~288亿。
现在可以来算下小米总市值了。
在乐观情境下,小米的市值约为264*40+1500=1.2万亿。
在非常乐观情景下,小米的市值可以上到288*50+2000=1.6万亿。
而小米今天的市值已经来到了1.13万亿,逼近各种乐观假设下的市值。向上空间仅有6%。
再往上涨,也不能说没有空间,但需要非常乐观,需要非常强力的假设。难度很大。
以点见面,不得不说,在A股AI股高企后,港股的部分AI概念股也到了比较高的位置。
也不能说股价就会跌,但是性价比大概率是下降的,股价波动的可能性在增加。
其实,今天AI开始向教育、医疗、通信等环节扩散, 也能看出市场有所变心。要开始注意做AI主题股的风险了。
最后,如有得罪米粉,还请见谅。
好的产品,和好的股价是两回事。中间有很多层的映射。
就好像,你要是带瓶茅台找我喝酒,我会很高兴。总有人说年轻人不喝白酒了,但这些年茅台依然供不应求。成本100块,出厂价1000块,市场上能卖2000多。
但茅台股价就是另一回事了。
今天就酱,报下格指2.18,投资机会A+。想要买基金组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你的点赞和分享,是我更文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