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人)
南北朝时期,有位武将,名字叫做王僧辩。
这个王僧辩,祖上是乌丸人。
乌丸,也叫做乌桓,是中国古代位于北方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
这个乌桓和鲜卑人的关系很近,在学术意义上来讲都属于是东胡,不仅如此,乌桓人绝大多数还都使用鲜卑语。
所以,从鲜卑人建立北魏之后,王僧辩就一直在北魏朝廷里任职下级军官。
日子过得波澜不惊,生活也只能算作是勉强应付。
作为武将,王僧辩当然想要一战成名,扬名立万,成为战场上的顶流和天花板,然而他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人生在世,想要怎样怎样是一回事儿,而究竟能不能办到,则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自从当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把都城从平城,也就是山西大同搬到了洛阳之后,当年为了防御柔然人而设置的北方六镇就开始衰落起来。
平城不再是都城,那么它们拱卫皇权的使命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而随着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全面实施,当年这些依仗军功自傲的武将们的政治地位,也开始一落千丈。
北魏时人都说,南方战乱,所以论发展,还是北地比较好。
王僧辩相信这种说法,尽管前途光明他看不见,道路宽阔他走不完,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北魏朝廷里干了很多年。
(王神念 形象)
直到,王僧辩的父亲王神念从北魏叛逃到了南朝。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七·梁纪三》:(天监七年)春,正月,魏颍川太守王神念来奔。
父亲王神念,官职较大,时任颍川郡太守。
颍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颍川这个地方从秦朝设立之初,就一直是一个人口基数很大,工商业也十分繁荣的地方。
北魏能把这么一个要地交到王神念的手上,足见对他还是比较看重的。
所以,王神念在公元508年正月毫无预兆的率众叛逃南朝,实在是让人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所有的百思不得其解,最终都会得到合理的解释。
王神念的出逃,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王神念在北魏朝廷里混了这么多年,能混上个太守的职务,多半是因为王神念有一个与之交好的后台,这个后台就是北魏的任城王元澄。
当时的北魏皇帝,是宣武帝元恪,而这个元澄则是北魏皇室,从族谱上来讲,还是皇帝的长辈。
宣武帝元恪也算是一个基本合格的帝王,但他却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那就是猜忌皇室宗族,生怕北魏皇室中有人惦记他的皇位。
这个惦记皇位,不仅仅包括皇帝觉察到哪些人在密谋,哪些人要谋反,更包括哪些人的表现非常不错。
(北魏宣武帝元恪 形象)
在皇帝面前的功劳和政绩比皇帝还大的人,也统统会被皇帝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
而任城王元澄平时的表现,那就很不错,这位仁兄在战场上有军功,在坊间也有好名,更有如将领王神念这种拥趸者,所以很快引起了宣武帝的怀疑。
这位年轻的北魏帝王没有因此杀掉元澄,但却在方方面面限制了元澄的发展空间,解除他的兵权,迁徙他的封地,降低他的职务。
有关王神念前半生的记载,大多出现在《魏书·元澄传》中:
《魏书·元澄传》:于是遣统军傅竖眼、王神念等进次大岘、东关、九山、淮凌,皆分部诸将,倍道据之;总勒大众,络绎相接。而神念克其关要、颍川二城,斩衍军主费尼。
当年在元澄的统领下,王神念曾经长期在南北一线战场上作战,替北魏朝廷拿下了不少城池,乃至于他自己所担任太守的颍川,都是他攻城略地的硕果。
元澄作为王神念的老领导,俩人无疑是有感情的,更在政治环境中实现了攻守同盟。
为北魏奉献一生的元澄仓皇倒台,在王神念看来,难念有些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意味。
他知道,宣武帝早晚会制裁到自己的身上,与其被动挨收拾,还不如另谋出路,所以,他很快引兵南下,投诚了南朝南梁政权。
(王僧辩 形象)
王神念叛逃南梁,儿子王僧辩当然也在队伍之中。
王氏父子到了南梁之后受到了朝廷的热烈欢迎,王神念被梁武帝萧衍委任职务,王僧辩也成为了梁武帝的儿子湘东王萧绎的常侍。
可以说,王僧辩由北魏至南梁的将近三十年时间里,他的政治生涯是在萧绎的带领下度过的,随着萧绎职位的不断变更而变更,最终成为了竟陵太守,治所是在今天的湖北省潜江市。
王僧辩至南梁马上三十年之际(差一年三十年),南梁朝廷发生了一场极为严重的叛乱。
这三十年间,南朝看似天平无事,但隐有祸端,而北朝北魏自孝文帝改革不过六十三年就走向了分裂,一分为二,成了西魏和东魏。
东魏有一员悍将,名曰侯景,如当年王神念一样倒戈投诚了南朝南梁武帝的麾下。
梁武帝对侯景十分重用,侯景希望借梁武帝的力量清算曾经的老东家东魏,但是很显然,他的希望落空了。
晚年的梁武帝已经失去了逐鹿天下的野心,而是时常和东西魏保持暧昧不清的外交关系,侯景唯恐哪一天南梁和东魏交好,老皇帝再把自己送回东魏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领兵叛乱,攻占了南梁的都城建康。
京师内乱,封地在湖北的湘东王萧绎相当着急上火,他立刻派出王僧辩率领军队开拔建康救援,可惜星夜驰援,还是晚了一步。
(侯景之乱)
建康失守,梁武帝更是被侯景软禁,不给吃来不给喝,堂堂帝王,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祀牺牲代面素,庙不血食语不惧。
饿台城应始悟,荷荷那得金仙护。
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写下的一首名为《梁武帝》的古诗,如今读来,不甚感慨。
昔年梁武帝曾四次到同泰寺出家,时常斋戒沐浴,为求所谓修行之道而不思饮食,那时他恐怕不会料到,自己会和战国时的赵武灵王落得一个结局。
侯景暂时取胜,但毕竟不能长久,很快就被由王僧辩和另外一位叫做陈霸先的南梁骁将联手击败,侯景身死,南梁随即光复。
这时,湘东王萧绎抓住时机,在湖北江陵复国称帝,称为梁元帝。
然而,梁武帝子嗣众多,想要做皇帝的人,不止萧绎一个。
萧绎同父异母的弟弟武陵王萧纪也在蜀中公布了自己即位为南梁帝王的消息。
南朝四百八十寺,可无论多少楼台烟雨中,都是容不得两个皇帝的,因而萧绎立刻举兵征讨萧纪,在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后,终于将自己的这位弟弟拉下皇座,送上西天。
想来,如果不是兄弟阋墙,萧绎和萧纪能联起手来的话,未必不能抵挡住后来北朝西魏大军的入侵。
眼见南梁内乱,和南梁毗邻的西魏自然不甘寂寞,立刻派兵攻下了江陵,梁元帝萧绎被俘身死,江陵南梁政权名存实亡。
(江陵焚书)
萧绎是个知识分子,多年来注意保护古籍,收集图书,加之南梁素来注重文教,因而那时江陵城中有藏书十四万卷左右。
城破前一夜,梁元帝自知困龙难出,便将这十四万藏书付之一炬,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烈火熊熊,梁元帝还自叹道: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梁元帝一死,南梁唯二的两位握有兵权的人物,陈霸先和王僧辩的意见也发生了分歧。
《陈书·本纪第一·高祖上》:乃登岸结坛,刑牲盟约。
当年他们联手抵抗侯景之时,曾经拜了把子,称兄道弟,也算是战时知己,绝代双骄,然而权力的形变,却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陈霸先在建康拥立了梁元帝萧绎的儿子萧方智为新帝,而王僧辩则拥立了梁武帝萧衍的侄子萧渊明为新帝。
在后人看来,王僧辩其实是没有理由和陈霸先唱反调的,他拥立萧渊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当时受到了北朝的压力。
北朝的东魏,已经演变成了北齐。
而当时的萧渊明,其实并非自由身,而是北齐的俘虏。
北齐希望王僧辩可以拥立萧渊明,因为萧渊明只不过是一个傀儡,如果这个由北齐控制的傀儡可以称帝,那么南梁就会沦为北齐的附属。
王僧辩当然拒绝,但他没有能力抵挡北齐的军队,只能在这种胁迫之下和陈霸先背道而驰。
说是背道而驰,其实陈霸先和他走的,也是一条路,只不过,路由人走,要多年后才能见分晓。
(陈武帝陈霸先 画像)
不过,陈霸先志在一统天下,而王僧辩则更像是一个在乱世中随风摇摆的人。
没有父亲王神念当年的叛逃,自己也许会在北朝安度余生。
没有侯景的作乱,自己可能会踏踏实实的做萧绎的幕僚。
而如果不是傲据自持的梁元帝兵败江陵,那么自己也会在江陵安度晚年。
如今,昔日好友难免兵戎相见。
他被反目成仇的陈霸先领兵击败,一朝被俘,遭到杀害。
王僧辩死后不过两年,陈霸先就取南梁而代之,建立了南陈。
有意思的是,王僧辩有个儿子,叫做王颁,离开南朝,效命北朝,历仕北周和隋,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时发动了攻灭南陈的战役,王颁也参与其中,且功劳巨大。
南陈灭亡之后,王颁仰天痛哭,不能自已,随行的军士问他:
你随军灭陈,如今功成,却如此伤心,一定是因为你没能手刃杀害你父的仇人陈霸先。
这帮人越说越起劲,越说越动容,干脆掘开了陈霸先的坟墓。
最后,王颁“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
彼此英雄各有名,石头高卧拟争衡。
当时堪笑王僧辩,待欲将心托圣明。
空荡荡的墓穴再不见一代帝王的尸身,只剩下耳边的寒风烈烈空响,诉说着这一段南北朝的纷乱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