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岐沟关之战,无疑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宋辽双方都是第一名将展开对决,曹彬(谥号武惠)不敌耶律休哥(封号宋国王)。无论是谋略,还是临阵的勇气与决心,耶律休哥都甩开曹彬几条街。
986年,宋太宗得知契丹主少国疑,决定分兵三路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同时洗刷幽州之战耻辱。曹彬,东路军主帅,麾下兵马10万,是雍熙北伐的主力所在。
曹彬出征后,连战连捷,攻克涿州。耶律休哥兵力不多,萧太后还没准备好,故而没有跟曹彬正面厮杀,而是采取袭扰方式,袭击宋军粮食运输线。袭击运输线是耶律休哥的拿手好戏,且契丹骑兵机动性强,故而宋军很快就遇到困境。
耶律休哥不给宋军交战机会,而是专门袭扰运输队,曹彬的十万大军在涿州陷入了粮荒。曹彬无奈,只好把军队带回雄州,取得补给。宋太宗得知后,急忙派人去劝告:“前方打仗,岂能主帅回来打通粮道,没有这道理。”
“车神”宋太宗武力值不行,但基本军事常识还是有,大敌当前主帅回来打通粮道,一旦被契丹袭击,后果不堪设想。宋太宗让曹彬赶紧停下来,在白沟河驻扎就行,不要冒险。
曹彬为人持重,无奈约束不了部下。得知中路田重进、西路潘美进展顺利,宋军所向披靡,已经杀到了云州,东路将士很恼火。东路是主力,居然不打仗,不能立功,将士不服气,要求继续北上。
东路将士的盲动情绪,曹彬无法控制,只能携带50天粮食,再次进攻涿州。耶律休哥兵力依然不够,却不断袭击宋军分队,把走散的宋军全部击杀。
宋军以步兵为主,面对耶律休哥的袭击,只能下令宋军以方阵形式前进,并在方阵两侧挖掘壕沟,阻止契丹骑兵进攻。不久,萧太后亲征,主力距离耶律休哥不到30里,契丹士气旺盛。
有萧太后坐镇,主力就在后面,耶律休哥果断出击,亲率精锐骑兵进攻宋军方阵的同时,派一支精锐骑兵2千人去袭击宋军辎重部队。此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又有契丹袭击,宋军很快就断粮了。
曹彬为了打通粮道,再次撤军,被耶律休哥乘势掩杀,一直撤退到岐沟关。撤退途中,耶律休哥专门在宋军做饭时进攻,而契丹则吃着牛肉干充饥,故而宋军在体力上吃不消,很快就萎靡不振,士气低迷。
危难之际,曹彬作为主帅,居然连夜逃到,跟着十几位亲兵渡过拒马河,把主力抛弃在后面。没了主帅,宋军慌成一团,契丹在凌晨时刻进攻,宋军顿时阵脚大乱,任人宰割,全军溃败,溺水、阵亡数万。
东路惨败,雍熙北伐已经没啥意义,西路、中路也只能撤兵,结果西路前锋杨业在陈家谷口陷入契丹重围,全军覆没,却成就了“杨家将”的名声。凭借击败曹彬十万大军的战绩,耶律休哥册封“宋国王”,萧太后为他举行“再生礼”。
曹彬、耶律休哥都是各自阵营第一名将,但无论智慧、勇气,宋国王都远超曹武惠,压根就不是一个档次。纵观岐沟关之战,曹彬指挥无方,临阵逃走,谈不上智慧,也缺乏战斗的勇气,故而让宋军损失惨重。
耶律休哥,契丹兵力稀少,尚未动员完成,则以袭扰为主,截断敌军粮道,尽量避免决战,时刻保持对东路军的压力。一旦萧太后亲征,主力在后方,则果断下令本部兵马出击,抓住大雨天宋军士气低迷的时刻,而不是等到主力云集。
智慧、勇气方面,耶律休哥比曹彬强太多,为何呢?清朝第三代礼亲王昭梿评价岐沟关之战:曹彬为了避免宋太宗猜忌,不想攻取幽州,故意战败。礼亲王的评价站不住脚,就算不想赢得胜利,为何非要葬送数万将士生命呢?有序撤退不就完了吗?
曹彬打不赢耶律休哥,是一种必然。曹彬为何崛起,靠什么呢?不是强大的军事能力,而是不滥杀,为人低调,符合皇帝需要。曹彬唯一挂帅的战斗,就是灭南唐之战,对手太弱,体现不出曹彬的能力,他缺乏历练。
灭南唐之战,曹彬都是跟着王全斌、符彦卿、刘廷让战斗,当监军而已。夺取江南之战,曹彬也只是赵匡胤的传声筒,亲临一线指挥战斗是潘美、李汉琼这些猛将。攻入金陵之前,为了避免士兵劫掠,曹彬是以“装病”来感化,而不是用威望震慑,故而雍熙北伐时被士兵要挟,不能约束部下。
耶律休哥就不一样,从幽州之战、瓦桥关之战、君子馆之战,几乎都是压着宋军主力打,无论是指挥艺术还是胆量都非同一般。例如,幽州之战,耶律休哥打垮了宋太宗主力,自己身受重伤。耶律休哥不能骑马,却不放弃追击,他让士兵把自己放在车上,把宋太宗打成车神,还射中宋太宗。
曹彬能打赢有利条件下的顺风局面,但没有逆风翻盘的本事。再则,曹彬也不具备亲自上阵搏斗的能力,不能亲自冲锋陷阵,这点也不如耶律休哥。曹彬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滥杀”,后来忽必烈还让伯颜学习他,以此平定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