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三五开始,国家高铁的建设的任务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成渝经济圈作为整个西部地区的龙头,自然也是高铁建设的集中地。
西渝高铁、渝昆高铁、成渝中线、成达万高铁等线路相继落地开工,这些项目动辄投资数百亿,将极大改变西部地区的交通状况。

其实这几年西部还有一条高铁,推进力度同样也很大,关键是这条高铁并未进入国家规划。
成巴安高铁,规划连接四川成都与陕西安康,全长约56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预计1216亿元。旨在形成西成高铁复线(现有时速250公里西成高铁运力不足),优化西部高铁网络。
目前项目已纳入四川、陕西省级规划(如《四川省“十四五”规划》),但尚未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或五年计划。
四川与陕西联合成立工作组,多次向国家发改委、国铁集团争取纳入规划,并启动前期论证,但尚未启动国家层面的预可研审查。
虽然国家层面尚未支持,但是四川和陕西两省的推进力度丝毫不减,可以说是在强势推进中。
四川省将项目列入省级重点规划,并联合巴中、达州等市赴陕西协调,推动形成“成渝北向新通道”。强调成巴安高铁对川东北革命老区(如巴中、通江)的脱贫带动作用,预计通过高铁吸引投资并促进旅游业。

陕西省同样表达出浓厚的兴趣,支持项目与西渝高铁(在建)衔接,利用安康西站预留接口,强化西安对西南的辐射力。与四川达成共识,联合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但省内资金与优先级分配仍存争议,导致安康段进展缓慢。
尤其是四川省更急迫,在2023年就完成巴中至安康段预可研编制,线路方案明确(巴中东站至安康西站,全长226.47公里)。
从国家层面来看,四川的出川通道已经比较齐备,成都与西宁、兰州、上海等方向的高铁都在建设中,所以认为成巴安当下建设的必要性不强。
但是从四川的角度来看则非常必要。
1、老区振兴:直接服务川陕革命老区(巴中、万源等),通过客流与物流提速推动产业升级,预计带动沿线GDP年均增长2%-3%。
2、区域协同:形成成都至郑州、武汉的“最短高铁通道”,缩短成都至西安至3小时,促进成渝与关中平原城市群联动。
3、路网优化: 作为西成高铁二通道,缓解既有线路压力,并与西渝、郑渝高铁衔接,完善“八纵八横”京昆通道。

不过即便四川推进力度很大,但是铁路规划建设属于国家事权,由国家层面主导实施,所以成巴安高铁的第一要务是要争取纳入国家规划。
同时四川也可以提前启动前期推进,这可以节约时间。项目若能在“十五五”期间纳入国家规划并开工,预计2030年前后建成。这对于成都,尤其是巴中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