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多吃含叶酸的食物,或能保护肾脏,远离肾衰竭

行平双 2025-04-01 10:06:44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年版)》

《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5年3月刊

一只大熊猫的离世,揭开了肾脏健康的“隐形杀手”

2025年3月,一则令人心碎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大熊猫“优优”因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不幸离世。

这只27岁的“高龄”国宝,曾在生命最后几个月中接受精心治疗,顽强抵抗病魔,但最终仍未能挽回逐渐衰竭的肾功能。

“优优”的离世是动物园的一次重大损失,更让人们重新审视一个在生活中常被忽视的健康问题:慢性肾脏病。慢性肾病并非罕见病。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我国也不例外。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年版)》指出,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且大多数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

这也让肾脏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常常等到病情发展至中晚期,才被发现。

而正当人们对肾病感到无力时,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我们带来了希望:一种看似普通的营养素——叶酸,或许正是保护肾脏的一把“钥匙”。

叶酸:从“孕妇专属”到“全民护肾素”

提到叶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孕妇保健。但叶酸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B9,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至关重要。

它参与DNA合成和细胞分裂,还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大学的营养流行病学团队在一项长达10年的追踪研究中发现,叶酸摄入充足的中老年人群,其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降低了约30%。

这一发现为肾病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了全新思路。

为什么叶酸能保护肾脏?

降低有害物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氨基酸,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损伤的重要风险因子。

研究显示,叶酸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Hcy浓度,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的损伤,改善肾脏的血流灌注和代谢功能。

减轻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

慢性肾病的发生与炎症和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叶酸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自由基对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的损伤,延缓肾功能的下降。

辅助预防肾性贫血

肾脏在健康状态下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红细胞生成。但在慢性肾病中,这一功能减弱,容易引发贫血。

叶酸作为造血过程中的关键营养素,能间接缓解这一问题,减轻肾脏负担。

吃叶酸=吃补药?这几个常见误区要避开!

叶酸虽好,但补充方式不当,往往适得其反。以下几个误区,很多人都不自觉地“中招”了:

误区一:只有孕妇才需要补叶酸?

这是最常见的理解误区。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饮酒者,乃至熬夜族、外卖族,都是叶酸缺乏的高风险人群。

根据《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数据显示,我国有近40%的成年人叶酸摄入不足,尤其是农村和北方冬季绿叶蔬菜摄入量低的地区,更为严重。

误区二:保健品吃得越多越好?

不少人为了“快速补充”,选择高剂量叶酸片,忽略了饮食的重要性,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过量的合成叶酸可能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甚至与某些癌症风险升高相关。

北京大学营养学教授李华提醒:“补充叶酸,应以食物为主,保健品为辅,切忌盲目过量。”

误区三:所有蔬菜都能补叶酸?

叶酸虽然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但其稳定性较差,易受水溶性、高温和储存时间影响。深绿色叶菜如菠菜、苋菜、芦笋、甘蓝等,含量较高,但若长时间浸泡或煮沸,会造成高达50%以上的叶酸流失。

最佳的烹饪方式是“急火快炒”或“焯水凉拌”,既保留营养,又减少损失。

餐桌上的“护肾明星”:这些食物比药管用

想要保护肾脏,不一定非得依赖药物。合理的饮食结构,就是最天然的“护肾药方”。

绿叶蔬菜:如菠菜、苋菜、油菜、芥蓝等,富含天然叶酸及多种抗氧化物质。建议每日摄入300~500克,搭配少量植物油凉拌或清炒,效果最佳。

富含维C的水果:如猕猴桃、草莓、柑橘等,能补充叶酸,还能增强免疫力,改善微循环。

豆类与全谷物:黄豆、黑豆、绿豆、糙米、燕麦等,富含植物蛋白、B族维生素和纤维素,还能稳定血糖、改善肾小球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肾病患者在饮食上需个性化管理,尤其要限制钾、磷摄入。

香蕉、土豆虽然富含叶酸,但钾含量高,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摄入。

从中医到现代医学:护肾的新思路

肾病的防治并非现代医学的“专利”。

中医早在千年前就有“肾为先天之本”的论述,强调肾脏对生命力的重要性。

近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研究表明,经典方剂“桃核承气汤”中的苦杏仁苷和大黄酸成分,具有激活肾脏细胞自噬、减轻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有望成为辅助治疗慢性肾病的天然药物。

而现代医学方面,2025年《中华肾脏病杂志》刊登的一项多中心临床实验显示,早期肾病患者每日补充400微克叶酸,12周后其尿蛋白水平平均下降20%,肾功能恶化的风险降低达35%。

这再次印证了叶酸在肾病营养干预中的巨大潜力。

护肾无小事:这些生活习惯正在“偷走”你的肾功能

高盐饮食:一包辣条的钠含量就超过一整天推荐摄入量,长期摄入高盐食物会显著增加肾脏负担。

迷信老火汤:许多人认为浓汤营养丰富,实则其中嘌呤、磷、钠含量极高,是慢性肾病的“加速器”。

滥用保健品与补剂:市面上流行的蛋白粉、钙片、减肥药等,若摄入不当,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引发药物性肾炎。

忽视体检与早期信号:夜尿频繁、水肿、乏力等都是肾功能减弱的信号,切勿忽视。

结语:每天一把青菜,让肾脏“年轻10岁”

肾脏的衰老从30岁就悄然开始。肾病并不遥远,它可能悄悄潜伏在生活的角落里。

与其等到肌酐升高、夜尿频繁时再“亡羊补牢”,不如从今天起,科学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将叶酸等关键营养素真正“吃进身体里”。

正如“优优”的饲养员在告别信中写道:“生命的脆弱让我们更懂得珍惜。”

我们无法让时间倒流,但可以用行动守护健康——一碗青菜、一份豆类、一点改变,就能为肾脏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 阅读:55

猜你喜欢

行平双

行平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