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自我提升,外汇交易者一定要搞明白这些外汇理论

越越谈趣事 2024-10-02 10:00:36

做外汇交易,这些外汇理论需要我们了解清楚,理解其中的逻辑,才能减少我们在交易中出错。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PPP)说明汇率取决于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意思是两种货币的兑换率应当相等于一揽子商品和服务在两个国家的价格水平比例。假如一组商品在两个国家有不同价格,并假设没有运输成本的情况下,交易商就可以透过一买一卖套取利润。请看以下例子: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公式为:汇率=国家甲的商品物价/国家乙的商品物价

假如一罐可乐的成本在美国为1美元,在日本为100日元。根据PPP,汇率=美国的可乐成本/日本的可乐成本=1:100

如现时汇率为1:110,高于根据PPP所得出的汇率,那么日元就被称为低估通货,而美元则被称为高估通货。交易商可在日本以100日元买入货品,运送到美国后以1美元卖出。把所得美元以现时汇价兑回日元,可获得110日元,于是便无风险地套取了10日元的利润。因此日元的需求将急剧上升,最终推使其升值;而美元需求下降,推动其贬值。PPP推断美元兑汇率将逐渐走向1:100水平。

投资者必须注意,PPP并非基于单一商品,而是基于一揽子商品和服务。商品服务的组合模式随不同分析人士的喜好而定。现时普遍使用的组合包括消费者商品和服务、公共服务、技术性商品和工程规划。

由于PPP可以把两个国家的GDP转变为相同的货币单位,所以它可用于比较两个国家经济的第一步。PPP一般只适用于长线预测(3~5年),而对于预测短期汇市的走势并无一定作用。

汇兑心理说

这一学说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法国学者阿夫达里昂提出的,背景是在1924~1926年间法国国际收支均为顺差,但法郎的对外汇率反而下降,从而引起物价上涨的反常情况下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和决定依据的是人们各自对外汇的效用所做的主观评价。该主观评价又是依据使用外币的边际效用做出的。不同的主观评价产生了外汇的供应与需求,供求双方通过市场达成均衡,均衡点就是外汇汇率。当均衡被打破时,汇率又将会随着人们对外汇主观评价的变化达到新的均衡。

这一理论是从主观心理评价的角度来探讨一国货币汇率的升降关系,把主观评价的变化同客观事实的变动结合起来考察汇率,直到目前该学说都有相当的市场,但是把汇兑心理的变动当做影响与决定汇率的依据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缺乏说服力。

资产市场说

资本市场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成为汇率理论的主流。与传统的理论相比,汇率的资本市场说更强调了资本流动在汇率决定理论中的作用,汇率被看做是资产的价格,由资产的供求决定。它较之传统理论的突破在于将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结合起来进行汇率决定的分析。

资产市场理论弥补了利率平价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些缺陷。该理论认为,资本流入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如购买该国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会增加该国货币的需求量。并认为投放于投资产品(如股票、债券)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进出口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货币兑换量。这解释了20世纪90年代的货币现象,即日本股市和日元同时下跌,而美元和美国股市同时获利,与根据利率平价理论预测的结论恰恰相反。

在资产市场理论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流入投资产品市场的净资金量,它比利率、商品间的相对价格更重要,直接影响货币需求,带动货币的买卖。金融资产贸易的迅速膨胀使分析者以新的视角来审视货币。跨国金融资产交易催生的外汇交易份额,已远远高于商品和服务贸易产生的货币交易额,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生产率等经济变量已不再是货币变动全部的驱动因素,因此货币与资产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关联越来越高。

各种汇率决定理论都有其优点,但也都有不足。一种理论只能针对汇率决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详尽的阐述。同一种理论在不同时期的解释能力也是不同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全能的汇率决定理论。但是已有的汇率决定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替代的,它们一起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汇率决定理论体系。

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指出汇率和利率之间应该有套利的机会。它的意思是,一种货币的升值或贬值,都应该会随着利率的改变而被抵消。比方说,如果美元利率比日元利率高,那么根据利率平价理论,美元兑日元应该会下跌。这是由于持有日元要付出利息,所以投资者便需要通过汇率下跌(美元兑日元相对贬值)来得到相应的补偿。但是,自1990年以来,尽管美元利率比日元利率高,美元兑日元却升值了,所以利率平价理论被否定。其中一个理由是,投资者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息收入,而把资金转移到高息的货币,因此使该高息货币升值。这种买卖策略被称为套息交易。

套息买卖(carry trade)是一个在外汇市场中十分常见的利率套利策略,很多投资银行和大型对冲基金也会运用。市场参与者在不同国家的利差中取得利益,同时希望在货币的升跌中获利。套息买卖是透过卖出或借出一种利率较低的货币,并运用该笔资金买入或借入另一种利率较高的货币,从而赚取息差的策略。最普遍用于套息买卖的货币组合为纽元兑日元、澳元兑日元、英镑兑日元和英镑兑瑞郎。为了降低个别货币的影响和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幅所带来的风险,投资机构通常都会买入多组货币组合(例如同时买入以上4种货币组合,而并非单一买入一种)。

假设澳元的利率为4.75%,而瑞郎的利率为0.25%。在这种情况下,套息买卖投资者便会买入澳元而沽出瑞郎。再假设澳元兑瑞郎的利率不变,他便可以赚取4.5%(4.75%减去0.25%)的利率差额回报。

为什么套息买卖有效

套息买卖能发挥效用,是由于国与国之间持续的资金流动。高利率优势是其中一个吸引外资的方法。如果国家的经济向好(正增长、高生产力、低失业率或收入增加等),便有能力让投资者获得更大回报。

投资者通常会投资高回报率的国家,而利率会使回报率大大提升。如果所有的投资者都做出同样的决定,即同时买入拥有高利率回报的货币,那么该国便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如果在瑞士的投资者持有瑞郎,而他的银行户口给予瑞郎0.25%年利率。同时,在澳洲的银行提供4.75%年利率给澳元户口持有者。由于持有澳元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在瑞士的投资者会把他的瑞郎存款兑成利率较高的澳元。这样,将等同于沽出瑞郎,并买入澳元。这项交易即称为套息买卖。当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都使用此策略时,资金便会相继流出瑞士,而流入澳洲的资金将使澳元升值。

何时才是套息买卖的理想时机

虽然套息买卖为对冲基金带来了数以亿计美元的收入,但该策略并非必胜的。很多运用该策略的专业投资者亦告失手。以下是一些令该策略失败的原因,投资者需要多加注意:

投资时期不当。货币组合的汇率与其实质经济环境经常出现短暂的不平衡或颠倒。因此,若投资者误把套息买卖作为短线策略,会很容易招致损失。套息买卖是一个长期策略,投资期最少为6~12个月。这是因为长远的货币价值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环境。

错误运用杠杆。一般来说,利率之间的差异通常都很少,所以套息买卖投资者通常都会运用杠杆去增加利率回报。但是过度运用杠杆会令他们经不起短期的市场起伏,蒙受损失。

结构性转变因素。利息差异是一个鉴定投资组合资金走势的准确方法,但却有不少例外。从资金流量角度来看,由于低借贷成本有利于经商活动,低利率的国家往往会吸引外资借入该国的货币。由于该国货币需求大量增加,其货币将会大幅升值。这无疑和资金会流向高利率国家以赚取利差的理论相反,间接地使套息交易策略完全被废弃。例如美国股票市场发展成熟使得套息买卖很难应用于美元的买卖上。

风险环境。风险情绪是外汇市场的一个主要驱动器。套息买卖倾向在风险追求的环境中发展。换句话说,在风险追求的环境中,投资者在重整投资组合时都喜欢卖出低风险、高价值的资产而买入高风险、低价值的资产。庞大的经常账赤字会令某国货币贬值的风险上升,逼使该国加息以弥补这类风险。

利用套息买卖去争取高回报时,就必须承受这种较高的风险。它在风险趋避的环境中会较易使投资者亏损。在这些时候,高风险的货币─依靠套息买卖来赚取回报的货币─会倾向贬值。假如某国有经常账赤字,投资者或许会对该国的风险回报抱负面心态,并把资金投向风险较低的市场。当大部分投资者都选择风险趋避时,高息货币便会贬值,从而把利率的优势抵消,令套息买卖策略失效。

虽然套息买卖的风险很大,但如果能掌握分散投资的技巧和密切留意风险趋避的水平,回报仍可大大提高。举例来说,假如投资者认为高息国家经济环境不理想,并有货币大量贬值的可能性;又假设某低息国家经济正逐渐步入轨道,其货币将有升值的机会,在这两种情况下,投资者都不应该使用套息买卖策略。

目前利率平价理论主要研究国际货币市场上利差与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

现代国际收支学说是由美国学者阿尔盖在1981年提出的,该理论的特点是把国际收支的均衡条件应用于外汇供求流量分析,这一学说源于1861年英国经济学家葛逊提出的国际借贷说。葛逊认为,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当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外汇汇率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外汇汇率上升,而外汇的供求是由国际借贷引起的,国际借贷的产生又源于一国的外汇收入和支付。在该学说中,影响均衡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国内外的国民收入、国内价格水平、国内外利率以及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

从国民收入看,当本国国民收入增加时,进口会随之增加,国际收支就会出现赤字,从而导致外汇市场外汇需求大于供给,本币贬值;当外国国民收入增加时,本国出口增加,国际收支会出现盈余,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大于需求,外币贬值。

从国内价格水平看,当本国物价上涨或外国物价下降时,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本币贬值;反之亦然。

从利率看,当本国利率上升或外国利率下降时,国外资本流入增加,从而导致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或本币的需求大于供给,本币升值;反之亦然。这里主要指的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只有实际利率较高的国家才能吸引资金流入,使货币升值。央行调整的利率是名义利率。

从未来利率预期看,如果对未来外汇汇率看涨,人们就会大量买进外汇,外汇就会升值反之亦然。

国际收支说主要关注贸易商品和服务,运用供求分析将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因素纳入汇率的均衡分析,至今这一理论仍被人们广泛运用。但是该理论忽视了全球资本流动对汇率的重要影响。

0 阅读:19

越越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